分享

关于集体备课的思考

 江山携手 2019-02-22

人人懂备课、人人会备课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看似简单的问题,其中却有很多文章要做。目前,在教学领域,偏离《课程标准》的备课几乎普遍存在,将备课单纯地视为写教案的现象也很大程度地存在,结果“写教案”成了“备课”的代名词。且先不说教案怎样写,就说“备课怎么备”、“备什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在内的很多教师还不甚了了,实际上很多教师备课在备教材、知识点、考试点、重点和难点,很少备《课程标准》、备教学目标、备方法、备过程等,这样的备课行为肯定是不完全、不系统、支离破碎、零打碎敲的,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高效课堂教学的生成。目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了备课要进行“八备”,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备课过程被扭曲和被异化的问题。各个学校在这个问题上,要“老生”继续“长谈”,稳稳抓住课堂教学的起步环节,深入分析和研究,认真抓好落实。

至于教师集体备课,这是先进发达地区或者是城市规模较大学校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备课方式只适合于规模较大的学校。我县曾在全县范围内倡导并推行了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但是从整体上看,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不掌握,集体备课究竟“怎么备”、“备什么”,思路不清,缺乏指导。有的甚至是邯郸学步,搞成了统一教案。二是集体备课搞了“一刀切”。不是全县所有学校都适合进行集体备课,即使在同一所学校也不一定所有学科都适合进行集体备课。这项工作,各个学校要对集体备课采取积极的态度,因地制宜搞好备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