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大意是说:对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谈局部刺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大的事业,不仅要牺牲局部的利益,甚至还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卧薪尝胆,经受折磨和考验。不能忍耐小的损失或挫折,不能忍受暂时的屈辱和痛苦,无法成就大事。 成功之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很多。能够忍,是重中之重。 吴起杀妻求将吴起是卫国人,少年时喜欢击剑,没有一技之长赖以维生。他妈妈责备他,于是他自己咬自己的手臂,都咬出血了。他离开母亲,并且说:「不为卿相,就不回卫国与母亲相见。」妈妈流着泪挽留他,他不回头,往鲁国而去,受教于曾子。他非常用功,日夜严诵。齐国大夫田居非常欣赏他,把爱女嫁给他。后来曾子知道他有老母在卫国,就说:「你出来留学六年,都不回去看看妈妈,好吗?」吴起告诉老师曾子:「我曾立誓,不为卿相,不入卫城。」于是曾子便厌恶他。 没多久,吴起的妈妈死了。吴起仰天,大哭三声。然后立刻抹去泪,继续读书。曾子很生气,责备他不奔母丧,是一个忘本之人,与之断绝师徒关系。吴起也很生气,于是弃儒学,改学兵法。三年学成,跑去鲁国,官拜大夫。吴起收入改善了,买了妾婢,过上「高级」的生活了。后来,齐国和鲁国交恶。鲁国要打赢,非用吴起不可。可是,鲁王竟然不用吴起。吴起打听之下,原来是因为妻子田氏是齐国人,有了这层嫌隙,鲁王不见用。 吴起知道了,便说:「要除去主上的嫌隙,还不简单!」他回家问妻子:「人娶太太是干甚么的?」田氏说:「有外有家,家道始立。所贵有妻,乃成家尔。」吴起问:「当先生的能够位为卿相,食禄万钟,功垂于竹帛,名留于千古,这个家不是很大吗?这不是当妻子所希望的吗?」田氏说:「是的!」吴起便道出原委,告诉太太田氏:「我如果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见鲁王,他的顾虑就没有了,我的功名可期。」田氏吓坏了,还来不及回答,吴起手一起,妻子头已落地! 百里奚相秦再往前一点点。有一个人叫百里奚,虞国人,三十几岁了,和太太杜氏生有一子。他想出游,可是顾及妻子无依无靠,恋恋不舍。杜氏告诉他:「男儿志在四方,你还是壮年,不出去壮游一番,找个仕路,和妻子相守以穷困吗?我能搞定自己,你去吧,不要挂念我!」妻子把家中仅有的一只小母鸡给杀了,做一顿饭,给百里奚饱餐一顿。临别,夫妻相拥,太太抱着儿子说:「富贵无相忘也!」 百里奚离家去了,当了一阵子乞丐。蹇叔是他的知音,如同鲍叔牙之于管仲。蹇叔与之深谈,说了一句:「以你的才能,竟然这么穷困,岂非命乎?」他告诉百里奚:「丈夫不可轻失身于人。」百里奚被当成陪嫁的奴隶,后来逃跑,被野人发现他很会养牛。于是百里奚便帮人养起牛来,后来被楚王派去养牛。 属于你的时代一定会到来。秦王用五张黑羊皮替他赎身,后来当上秦国的重臣,他向秦王推荐蹇叔,两人齐心襄助秦穆公的称霸之业。 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后来靠纺织度日,又遇饥荒,只能带着儿子逃难。百里奚相秦,妻子远远望之,不敢相认,便去相府找份洗衣服的工作。某一天,百里奚坐在堂上,乐工们在下边唱歌。杜氏要乐工们给他一个弹琴唱歌的机会。想不到,杜氏唱的歌,其声凄怨,大家都倾耳相听。百里奚来了,杜氏低眉敛袖,扬声而歌。夫妻终于相认,相拥而哭! 吴起和百里奚负经世之才,都想成功。吴起刻薄寡恩,杀妻求将。百里奚还算有点良心,虽然没有主动寻妻以共富贵,但是当妻子找上门来相认,他没有像汉朝的朱买臣一样,给来个马前泼水。 这有一个后话。吴起献田氏头颅于鲁穆公。穆公惨然不乐,说了句:「将军休矣!」后来,穆公告诉公仪休:「吴起杀妻求将,残忍至极,其心不可测也。」公仪休说:「吴起不爱妻子,爱功名,君若弃之不用,必定反被齐所用。」 吴起在兵法家中占一席之地,曹操说他:「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句践以忍而复国谈到忍,不得不说说越王句践的故事。他不听范蠡和文种的建议,敛兵坚守,卑词谢罪,结果大败于吴国。后来句践听文种之计,贿赂吴国重臣伯噽,用计深矣。子胥力谏吴王,阐明吴越比邻,不可两立,难以共存。他要吴王灭越,以报先王之仇。不料,吴王夫差不相信,没杀了句践。 句践为了活下来,以一国之君被幽禁,放下尊严,尝夫差的大便,且面不改色。书上说句践「手取其粪,跪而尝之」,夫差说,虽然是太子和忠臣,也没办法这样尝我的大便。子胥劝他:「句践下尝大王之粪,上食大王之心。」可惜,吴王还是看表面,断定越王是仁君。 句践以小事大,乖乖地被软禁,瘫痪吴王夫差的戒心,博取他的信任,最后虎口余生。句践归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文种的破吴七策,更是经典之作,尤其是献西施给吴王于姑苏台上,荒淫敌人,让吴王自断臂膀,砍了公孙与子胥。又趁他与齐争霸,乘隙而入,终于报了大仇。 句践是另一个败部复活,最后成功的例子。越王后代,代代称霸,不就是当年越王忍辱之功。不过,以个人的角度,我不欣赏句践,正如我不喜欢吴起!因为,他们的价值观有缺陷,虽然成功,可是生命是有很大的亏欠的,不够圆满。 范蠡告诉文种,句践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安乐,劝他快跑。等句践复国成功,范蠡便离开了句践。遗憾的是,文种觉悟稍差,于是最后和韩信一样,兔死狗烹,自我了断!这两人可谓忠臣,但是句践不是贤君! 范蠡潇洒地绝尘而去,传说他带着西施,去做他的陶朱公,行商赚大钱。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