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浦艺蕴 | 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

 cxag 2019-02-22



童涵春堂创始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公元一七八三年),素以地道药材、遵法炮制、修合务精、精制饮片而享誉海内外。


2010年,童涵春堂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充分挖掘国药元素,传承国药文化,创新国药特色,建成了上海中医药行业第一家集名贵地道药材、养生商旅文、科普宣传基地、史料文物汇集一体的“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


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坐落在豫园老城厢,整体建筑为仿明清古典传统庭院式建筑,殿堂内外楹联牌匾巧对比比皆是,大堂设有“药王堂”孙思邈坐像,有江南庭园式百草园林,一楼是参茸滋补品、中药精制饮片展示营销区,二楼是中西药品、医疗器械、保健营养品展示营销区,三楼为博物馆正馆展示区和童涵春堂名医馆。


踏进大门迎面就是挂号台,右手边是一间间的名中医诊室,室内的仿古建筑古色古香,每间房门口挂有一对木刻对联,讲述着中药的历史,左手边是按传统中药店格局设置的中药饮片配方柜。柜上陈列着童涵春堂的品牌产品——中药精制饮片供人们购买。


在饮片柜的边上有二扇红漆大门,在门的上方有1783四个字,表示了童涵春堂的创始年号。门的两边放着用中英文表示的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铭牌。门的两边是两只木雕的大象。


进门来到博物馆的序馆,首先可以看到童涵春堂在创建百年后商店建筑模型,从模型中我们可看出老店地处上海老城宝带门瓮城内方浜北岸边上,建筑呈三开间五井深,前为店堂,后为管理和工场及库房。模型背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国画黄浦江边的上海城。


在中间圆形橱窗内陈列着在历史上中药曾经使用的珍稀药材,“犀牛角、广角、麝香、牛黄、马宝、猴枣”,部分药材由于世界珍稀动物保护已不再使用。


序馆另一边陈列了“神农、李时珍、孙思邈的三座塑像,介绍了中医药的简单发展史,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从人类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可治病的植物,到药皇孙思邈,从药至医著书《黄帝内经》,被百姓尊为药皇,再至明代李时珍通过实践,写下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本草纲目》,发展至今中医药成为了中国的国宝和特有的文化遗产。他在人类发展、民族繁衍和经济繁荣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博物馆的核心区域分为四个部分,它们的名称也正是童涵春堂的企业精神,“童叟无欺、涵和理中、春生万物、堂堂正正”。



童涵春堂的创始人童善长是浙江宁波人,世代在宁波当地经商,在30几岁后童善长离开宁波来上海谋发展,先在十六铺里咸瓜街开设了恒泰药行,经营他在宁波从事多年的药材生意。不久他想在批发业务同时开设药店业务,适逢在宝带门瓮城内的竺涵春堂国药号经营不善想出售药店。此时童善长就以债主身份盘下了药店,他赏识涵春二字就保留了,加上童姓改为童涵春堂国药号。当时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创始人童善长38岁……

那么后来呢?童涵春堂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辉煌,小伙伴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哟~


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通过陈列中国药学概况、天然原生植物(贵细药材)、原始切药工具、典故碑文、药物标本、名家中药书画、塑(雕)像、数码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体现童涵春堂二百三十余年传承的“丸散膏丹炮制器具、传统炮制工艺、老药品、老药方、老广告、老照片、老史料、老格斗、老牌匾等1257件原汁原味中医药行业发展史、珍藏经典物品”。


地址:上海豫园新路20号3楼(豫园商城内)

开放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13:00-16:00 全年免费开放(每周一、五闭馆养护) 

票价:免费

交通:11、930、64、801、66、929、926、126路公交和地铁10号线均可到达



(来源:黄浦最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