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肿瘤】天天说饮食有宜忌,怎么做?专家来告诉你 医学指导/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 文/余玲、陈壮忠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关心的莫过于怎么吃才能更好?那究竟该怎么吃呢?其实,对中医来说,饮食也需要辨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所谓辨证分型,即根据个人不同的症状、体征和脉象、舌象等归纳而得。不同的辨证类型,饮食适宜和忌口的范围有所不同。按照疾病的表现,中医大致有以下辨证类型。 即所谓“气滞”、“湿滞”、“湿热”、“热盛”,统称“实证”。所谓“虚证”,例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这些实证、虚证,也可合并间杂症,例如气滞兼有血瘀,或者虚证夹实证。这就需要医生下功夫,仔细辨别,从而选择更合适病人的药物和食物。 这些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各有不同适宜的食物,也各有其不适宜的食品。不适宜的食品,就需适当忌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忌口是相当个体化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例如一位肺癌病人,咳黄痰,口干,发热,舌质较一般人红,脉滑数。辨证类型当属热,主要为肺热。这时,适宜食物便是凉性的食品,如西瓜、绿豆、生梨之类;而忌口的食品,即是热性食品,像羊肉、狗肉之类。有不少人认为,肺癌病人吃补药总是好的。但从中医角度看,实证不能补。像这位病人,属于热证,也就是一种实证,不能补。补药中的红参、高丽参、野山参,都偏热,这不能应用,也应当忌口。 说了这个例子以后,以下就可以简单地讲讲不同辨证的忌口情况。
这是肺癌中常见的辨证类型,主要是胸胁部胀满不适,或是胸闷,有时是窜来窜去的“窜痛”。气滞的忌口范围,包括各种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能诱发气胀的食品、油腻或者油炸的食品等。病人应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饮食习惯也可以调整为少吃多餐。
此类型表现也有胸痛,但和上面的气滞不一样,不是走窜痛,而是固定在某一部位或某一区域的痛。痛的程度也不一样。血瘀的痛常较剧烈,有明显压痛,常拒绝别人触摸,而气滞痛常为隐痛。同时,常可见舌质黯,舌上有瘀斑。此类病人忌口包括各类油腻、油炸食品等,大致和气滞相同。而应吃些有活血作用的食品,如螃蟹、木耳、西红柿及山楂之类。
表现为胃口不好,消化差,有时上腹饱胀,或胸闷。主要表现在舌苔上,舌苔白腻,舌质不红。这时的忌口范围,是过甜和油腻的食品,吃了湿滞常更厉害,中医称之为“助湿”。此外,酒、茶也助湿,不宜多饮。凉性食品,像西瓜、绿豆,也不宜食用。
特点是既有湿滞的特点,还有“热”的征象。舌苔表现为黄而腻,舌质较红。脉象滑而快,叫“滑数”。症状可有多方面。在肺部,会有咳嗽、痰黄而稠。或有黄疸,或小便短而黄赤,或大便腥秽,或带脓血。女性可有带下,多色黄而腥,或阴道流血等。这时忌口的范围,除了上面湿滞中提到的外,还应忌热性和香燥的食品。例如鸡、羊肉、狗肉、胡椒、辣椒之类。
主要的症状是以发热为主。包括通常讲的癌性发热在内。病人怕热、多汗,有时也可以有些怕风、怕冷的情况,脉数而有力。这时,热性的食品都不相宜,而应食用偏凉性的食品为好。 这些都是常见的实证。一般来讲,实证忌补,以上各个辨证类型,不大适应进补品。 再看虚证。
常表现为乏力、没精神,大便或者溏薄,舌质较正常人为淡,脉软。应以补气的食品为主,而忌吃凉性的食品。
面色较苍白,中医有时称之为晄白。翻看眼皮,也较通常为淡。可以有贫血。舌质也较淡。也应以补气补血的食品为主。忌吃凉性的食品。
常表现为舌质红、绛,或者舌苔剥、花剥、舌面光红无苔。也常自感内热、口干、手足心热等。忌口的食品,包括热性、香燥的食品。应以滋阴的食品为主。
在癌肿病人中,这类虚证较为少见。如确系阳虚,忌食凉性的、滋阴的食品,而应以温阳的食品为主。 几种虚证、实证夹杂时,忌口的范围可以参照以上所说,加以调整。 但食品毕竟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少量吃一些忌口范围内的食品,一般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患者朋友如果对这些方面有不懂或者疑问的地方,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