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朋友们讨论,中国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皇帝都有谁?大家讨论的很激烈,众说纷纭最后也没有个结论。综合了很多种说法,带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第一位,秦始皇 秦始皇 查看了各类“千古一帝”的榜单,有的选出了四位皇帝,有的选出了三位皇帝。无论哪一种榜单,这“千古一帝”的榜首,都是秦始皇。明朝狂生李贽,曾喊出“孔子非圣”,但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却非常之高,他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中写道,“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这是历史上首次将秦始皇称之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击败了韩、魏、赵、齐、楚、燕六个国家,结束了六个国家分崩离析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实现了大一统。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取“三皇”“五帝”各一个字,将“皇帝”作为君王(自己)正式称号。他第一代皇帝,认为自己的大秦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后代依次相传,称作“二世”,“三世”...... 所以就自称为“始皇帝”。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又开始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发北疆,又建造了令人赞叹不已的大工程秦始皇陵,万里长城。他不仅在军事才有杰出才能,在文字上还做了统一,为后来的文明打下了基础,融合习俗和各个地方的文化,对中华民族两千年封建历史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排在首位,当之无愧。 第二位,汉武帝 汉武帝 也有人认为唐太宗排第二,综合各类榜单,把汉武帝拍第二的还是占多数。 秦皇汉武大家都听过吧,汉是秦的延续和发展,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皇帝。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西汉王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君主,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汉武帝在位时,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思想,强调皇权;上位后,征伐四方,纵横天下,开疆拓土;派遣张骞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扩张了中原王朝的版图,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评价的就是当时的汉朝,可见西汉的实力究竟有多强大。同时还重视教育,创办太学,改进刘邦的“察举制”,创举孝廉,完善“乐府”机制,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最终形成汉乐府,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称为千古一帝,也是当之无愧。 第三位,唐太宗和隋炀帝 这第三位之争就很激烈了,隋唐盛世,有的小伙伴们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有的说是隋炀帝,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暂且把他们都排在第三位吧。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太宗可谓是历史上文治武功第一人。李世民登基后,虚怀纳谏,耳熟能详的就是李世民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让老百姓国泰平安。李世民在位时,不仅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取得多次胜利,且在文化上推行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对外唐太宗开疆拓土,灭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足见其威信之高。 隋炀帝剧照 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有出色的政治才干、文学才能、和战略眼光。京杭大运河就是他修建的。历史学家钱文忠说,隋朝大运河的建造,功在隋朝,利在千秋。文化上,开创了科举制度。军事上讨琉求,三征高句丽。实际上完善科举制、开凿大运河都是遗惠后世千载的不朽功绩。隋炀帝的历史功绩也足以与唐太宗媲美,不可否认隋炀帝是一位优秀的帝王 但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不惜民力、急于求成的施政风格,令百姓苦不堪言,难以忍受,在他统治时期,百姓民不聊生,纷纷起义,最终推翻了隋王朝。 第四位,明太祖和康熙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他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制度,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史称洪武之治。 康熙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作为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六十一年间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还有人说刘邦和乾隆也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小伙伴们你觉得呢,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你心中的前三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