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宅风水为何能福荫后人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2-23

风水一词,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或以迷信一笑置之,或以迷信之心一概信之。然而,知其原理者寥寥。那么阴宅风水真能庇荫后人吗,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就是“气”,人得“气”而生,天地得“气”而能生化万物。“气”可以用现代知识理解为能量,而“葬”就是选天地生气充足之处。《葬书》内篇云,“葬者,乘生气也。五行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可见,葬地选择,就是要找寻生气充足之处。

接下来有人可能会问,生气能理解,可为什么白骨能庇荫后人?与生气又有什么关系呢?《葬经》又云:“人受骸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就是说,气是因为互相感应,才对人有影响的。而葬地之灵气对什么样的目标才能互相感应呢?自己祖上总不能随便找个外人就感应吧,可见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定位才行。父精母血同一元气,同气相应,福荫后人,这个定位不难理解。那么抱养之人可以吗?僧道与弟子间没有血缘关系也可以福荫弟子,这要如何理解?这说明逝者在“驾驭”山川灵气时,目标定位功能并非全是因为“同气相应”。那么定位功能是什么呢?吾家师传诀言:

“后母却荫前母儿,前母亦荫后母子。只缘受恩与受养,如同所生并同气。以此言之在继承,只与香火无衰替。”

什么意思呢?就是后母庇荫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是因为受恩受养,死后香火不断,彼此心气相系的原因。由此可知,逝者庇荫是靠“心气相系”来定位目标的。葬经又云:“因其心所寄,遂与之感通,以致福于将来也。是知人心通乎气,而气通乎天。以人心之灵合山川之灵,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非葬骨也,乃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灵,亦人心自灵耳”。这段可以看出,福荫目标的定位功能,是人心。即人心的交感之力。”山川有灵气而没有主,以人心为主。就是生者之心与逝者之心情义相通,自能相互交感,从而福荫后世。可以理解为逝者把所葬之地的山川灵气当工具,作用在后人身上。而山川灵气能量有好与坏,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有了吉凶。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用自来水作个比喻,要把水安全输送到目标用户饮用,需要有三个条件:

1.管子里有水,(水即“山川灵气”。)

2.要与目标用户建立连接,即是(心与之交感)。

3.管子里的水必须是干净的可饮用水,不能是污水或是硫酸。即是(葬地之气的吉凶)。

这样三个条件满足,自来水自然就可以送达目标用户饮用了。

而有些人死了后,葬在凶地没见出祸事,葬吉地的也未见发福,此多是情义已失,心气未能交感,风水灵气不能为用,所以祸福都没有了。

既然风水是气的相互作用,逝者对生者会有影响,那么同理,生者也会对逝者有影响。各种扫墓香火祭祀活动,过年过节烧纸钱,诵经超度等等仪式里,生者的心里念着逝者时,能量也产生相互交感,使逝者受益。逝者受益后,又再反馈给后人受益,如是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

在我们中华传统传承里,堂屋通常要供香火,并书“天地君亲师位”六字。这天地君亲的“天地”二字可以理解为天地之灵气,人心系之,可与之交感,从而受益于天地之灵气。“君亲”即是君王与逝去的亲人,香火祭祀不断,心常记念,就能与祖上亲人之气相互交感流通,建立起连接,祖上风水之灵气方能福泽后代。这才是香火尽孝的真正含义。

因此,阴宅风水的庇荫原理就是能量相互交感流动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