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信人称呼需因人而异用“知照语”:现今邮件为了表达尊敬,惯常使用“尊敬的某某”,这其实是西方书信的格式,一封传统中国书信则是以“知照语”开头的。所谓“知照语”即指对对方的称呼,根据收信人身份的不同,知照语都有诸多讲究。对方是一般尊长,就要在其姓名背后加上“尊前”、“尊鉴”;对方是师长,则须加上“函丈”、“丈前”等;一般平辈则用“大鉴”、“台鉴”;女性则多用“青鉴”。如果实在不知对方身份性别“大鉴”则比较保险。 2、邮件正文凡提及对方的事由都须“挪抬”表示尊敬:在一封香港文人的邮件当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空格”或者没写完的“字行”,这可不是电脑打开格式的错误,而是中国传统书信礼仪里,为了表达对收信人的尊敬,邮件正文凡提及对方的语句,都必须在敬语后空一格(称为挪抬)再继续书写,比如现在惯常用的“敬请察收”,传统格式应为“敬乞察收”,或者在“敬乞”之后另起一行写“察收”。 3、邮件末尾必须添加“请候语”和“安好语”:现代人写邮件,通常在正文结束后直接署名,稍微有心的则加上“此致祝好”,这在中国传统书信礼仪里其实都是“大忌”。一般而言,在邮件正文结束后需要紧跟上“请候语”,通常有“敬请”、“敬颂”、“顺颂”、“恭请”等。“请候语”之后需另起一行顶格写“安好语”,这也和收信人身份有很大关系,一般长辈用“福安”、“尊安”,师长用“教安”,学生则用“学祺”,中年以下未婚女性用“芳安”等,如果不知对方身份,“大安”则比较万能。“请候语”和“安好语”写完后,才能落款写信人姓名,最后还得在姓名背后加上“谨启”二字以表谦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