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老马路会说话,故事是这样的 16

 舍得斋主 2019-02-23
            ■本报记者 黄玮

上海的马路纵横交错,或又旁逸斜出无数条弄堂,它们构筑了上海人传统的生活空间,构写了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马路,存储着上海这座城的记忆,成为值得今天的人们一再探究的文化符号。

聚焦一条条上海老马路,讲述其前世今生,厘清其命运脉络,由其来折射上海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是近年来“上海史”创作的一个重点。随着相关书籍的接连出版,愚园路、武康路、衡山路等百年老路,通过书写者们脚踏实地、兴致勃勃的探寻和解读,走出漫长的时光,走进读者的目光——马路以及马路上的建筑,并不是砖瓦堆砌的延伸,而是一种城市记忆的存在。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认为:“梳理马路记忆,是对城市历史的深沉回望。”《愚园路》《衡山路》《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等书籍,让读者看到——假如老马路会说话,故事是这样的。

阅读这一部部老马路“石头大书”的故事,就是阅读上海这座城市,阅读上海城市文化。

从愚园路上,到愚园路

从愚园路上,到愚园路,其实丈量的是从《愚园路上》到《愚园路》两本书之间的路程。

这路程即作者徐锦江创作两书的历程:“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愚园路为起点,尝试我的‘愚园路钩沉系列’,收集进以《愚园路上》为书名的散文随笔集,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了不辜负人们的期望,也为了给城市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我决定认认真真地做一本开放式的愚园路路史或路志。”一条愚园路,由散文随笔到路史式探究,两种表述间递进的是作者对一条马路情感与探究的双重深入。

愚园路全长2.7公里,被喻为花园弄堂博物馆。作者带领读者穿行其间,所遇见的是一条马路自身的传奇,也是一位愚园路原居民深深浅浅的乡愁。由第一人称叙述的这段愚园路路史,杂糅时代与个体、史料与情感、宏大与细节的丰富多样,沿着作者笔调深处“乡愁”的蜿蜒,构筑了一条属于作者以及现代都市人的“回家的路”。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看到,这段“回家的路”对上海城区历史的丰富作用,认为作者设计的“荡马路、穿弄堂、入堂奥、听故事、有感悟”五重方法颇具特色,并以新闻人的敏锐眼光、作家的细腻笔触,对愚园路进行了细致、独到而全面的梳理。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读到此书时,“打开了一重视野,发现上海人的历史叙述又往下降了一层,下降到马路、弄堂的社区层面”。“在此层面,我们看到了更加确凿的细节,以及饱含其中的沧桑变故,可以说是一种‘社区史’。”这与徐锦江所持“马路弄堂是上海人的血脉根系和乡愁”之说,共同构成了路史之所以值得探究的价值。

沧桑愚园路上,乡愁闪闪烁烁。那是砖瓦若有若无的呢喃,是梧桐树探出的新绿,是往昔记忆的不期而至……而当它们变成关于愚园路的两本书时,却又扎扎实实,让读者清晰可感。实现这一转化的是书中总结的“三文一野”,即通过文物、文献、文化老人和穿街走弄的田野调查,将缥缈的乡愁逐一落于实处,使之具备厚重的质感。

2018年,愚园路成路百年。《愚园路》百年纪念版面世,内容更为丰富,视角更为多元,特别是增补了许多专家、原住民补充的愚园路史料,实现了作者“众筹愚园路路史”的初衷。这样的路史书写方式,既是对现代人心灵“月光”的致意,也是对上海城市文化的保存。

从武康路,到衡山路

从武康路,到衡山路,这一路径所展示的,是中华书局“海上遗珍”系列丛书的出版轨迹。

该丛书由徐汇区文化局与中华书局合作编著,以历史悠久的老马路为线索,书写徐汇区历史建筑的沧桑变化,带领读者阅览城市的历史风貌。第一辑《武康路》于2017年首发,第二辑《衡山路》于2018年亮相。

从武康路,到衡山路,这两条百年老马路深藏着时光的故事,见证了上海近代历史的风云。书写者们以矗立其间的建筑为线索,钩沉布满岁月感的“上海故事”。《武康路》与《衡山路》两书的形式与风格一致,都是沿着门牌号的递进,娓娓讲述路上多处历史建筑里的沧桑往事。其中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考证,有对逸闻趣事的记述,也有对曾生活在此的文化名人的回忆。按照“海上遗珍”系列丛书“一年一路”的节奏,第三辑《复兴路》将于今年问世。

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说过,“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有情感的建筑,汇聚成一条条马路的“情感”。“海上遗珍”系列丛书,通过路上的建筑来讲述一条条马路的生平与情感,既是一种铭记,也是一种展望,独具匠心,也自成体系。正如中华书局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余佐赞所持的观点,“书写上海马路的书籍,是这几年出版的热点。但出版不是跟风,各家出版社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另辟蹊径,做出对读者有启发性的内容。”

参与《武康路》与《衡山路》两书写作的作家朱惜珍,对上海马路的历史颇有研究。在她眼中,上海的马路是解读这座城市的密码。“马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依旧保留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特殊符号,镶嵌着东西方两种文明互相包容的印记,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便是其中的典型。”武康路和衡山路作为“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的成员,显然具有值得人们记录与解读的价值、吸引人们探寻与阅读的魅力。

文字已经凝固了属于它们的故事、一种城市记忆的存在,而它们真实的命运仍在今天的都市烟火里,一路往前。

从石库门,到老马路

从石库门,到老马路,是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行走书系”的最初和最新。

“城市行走书系”旨在挖掘上海历史文化建筑,解读海派文化。它从“石库门”(首本为《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出发,一路经过《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教堂建筑地图》《上海外滩建筑地图》等,目前已“行”至第10本《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内容聚焦的便是上海马路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既反映了该丛书打量上海城市风貌视角的变化,也佐证了上海马路史创作已成为一个出版热点的现状。

如果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关于城市的诗意描述:“建筑引导人们去阅读,街区宜于漫步游憩,市民讲究诚信文明,城市散发着暖心的温度”来看,武康路无疑是样板之一。

这条马路既是建筑博物馆,也是今日生活的时尚“容器”。作者笔下的武康路,并不是一种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一个亲切的日常生活空间。有评论者写道,当我们读《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时,仿佛看到饱经沧桑的阳台,依稀听见绿荫丛中那些窗户后面回荡的琴声,听见客人来访时的门铃声,闻到花园里丁香的芬芳,触摸到墙面上那粗糙的拉毛粉刷或河卵石的肌理,望见冬天夜晚窗户中那一束温暖心灵的灯光……

因为,该书作者之一的乔争月是《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一书作者,也是武康路的居民。

而在成为《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一书作者之前,她首先是武康路建筑与故事兴致勃勃的追寻者——对武康路的历史建筑、城市空间特征、保护规划理念等进行梳理,对老上海英文报纸中关于福开森路(武康路原名)建筑和居民的报道进行搜寻。最后,在史料的基础上,再注入她作为居民在过去10年间对武康路的观察与感受,形成了此部路史个性化的笔调或特色。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书写的更是镌刻着历史的鲜活当下,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本书序言里所写:“这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让人们在这里休憩、嬉戏、约会、读书、聊天、闲坐、晒太阳、发呆。它能启发人们的创意,让人们更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城市。”

武康路走过浓重的历史,成为今天上海的“网红”马路,让读者从它的变化中看到——城市更新或发展如何定义了我们的生活美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