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挖掘庞大眼科市场,BBC报道全球首例干性AMD基因治疗患者丨医麦猛爆料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23


2019年2月21日/医麦客 eMedClub/--来自英国牛津的珍妮特·奥斯本告诉BBC新闻:“我发现用左眼识别人脸很困难,因为我的中央视力模糊了— —如果这种治疗能阻止情况恶化,那将会非常神奇。”

近日,现年80岁的奥斯本成为全球首名接受基因治疗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她患有与干性AMD相关的地理萎缩(GA),导致左眼中央视力模糊。

珍妮特·奥斯本希望,如果治疗起效,她将继续园艺工作(图片来源:FERGUS WALSH)

干性AMD是全球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2020年全球将有1.96亿人患有这种疾病,而已经有将近1100万人患有严重的视力丧失。在英国,它影响了大约60万人。

为了防止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进一步退化,被称为GT005的候选药物被注射到患者眼部。

该项试验由John Radcliffe医院的牛津大学眼科学教授Robert MacLaren在NIHR牛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进行,该研究中心由总部位于英国的Gyroscope Therapeutics赞助。

虽然其他基因治疗先驱公司首先涉足罕见眼科疾病,并且已经取得临床成功。但如果该药物在试验中证明其价值,Gyroscope将可以开辟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

上个月,Robert MacLaren教授在牛津眼科医院领导开展了治疗手术。他告诉BBC新闻:“尽早进行基因治疗以保护可能失明患者的视力,这将是眼科的巨大突破,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这一点。”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Oxford)

什么是AMD?

AMD是发达国家中导致老年人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仅西方世界就有超过3500万人受到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发病率显着增加,70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超过10%出现AMD症状。

它表现为视野中心(黄斑)的进行性和衰弱性视力丧失。随着疾病进展为萎缩形式,也称为地理萎缩(GA),患者越来越难以识别面部、驾驶、阅读或执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它还可能导致对比度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可以改变颜色的显示方式。

正常视野与AMD的对比(图片来源:Gyroscope)

AMD有两种类型: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新生血管性或渗出性)。大多数受影响的人,包括所有受试者,都患有所谓的干性AMD,其中视力逐渐下降。在10-20%的个体中,进展为湿性AMD,导致视力快速下降,但如果迅速发现则可以治疗。

目前,抗VEGF治疗已经显著改善由视网膜中异常血管生长引起的湿性AMD,成为护理标准。然而,尚无针对干性AMD的批准疗法。

此外,大多数基因治疗公司也都集中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AMD)的研发。

作用机制

基因治疗AMD(图片来源:BBC)

该治疗手术包括分离视网膜并注射含有病毒的溶液。该病毒含有一种修饰的DNA序列,可以感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局部调节补体的活性。

补体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一系列可溶性蛋白质组成,旨在通过激活称为膜攻击复合物(MAC)的细胞杀伤因子来抵抗体内外来入侵物,但在干性AMD中,这些蛋白质过度活跃并开始攻击健康的视网膜细胞

来自剑桥大学Sir Peter Lachman表示:“我们现在对补体系统与AMD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好的了解,恢复补体系统的平衡可能是干性AMD的潜在治疗方法。”

眼科基因治疗,大有可为

2017年12月19日,FDA批准了全球首款在体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这在基因治疗领域创造了历史。Luxturna由Spark Therapeutics研发,用于治疗Leber先天性黑蒙2型(LCA2)的患者,这是一种由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导致出生时视力严重受损,然后缓慢进行性视网膜光感受器变性。

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目前约有25种眼科疾病基因疗法处于I期、II期或III期,其适应证包括IRD,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和LCA,以及AMD和葡萄膜黑色素瘤。

NightStar公司用于治疗无脉络膜症的AAV2-REP1最接近潜在的批准,并且是唯一进入III期的治疗方法。NSR-REP1(AAV2-REP1)是含有重组人互补DNA的AAV2载体,在眼中产生REP1。预计第三阶段研究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140名患者的全球招募。

目前处于I期、II期或III期的25种眼科基因疗法(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