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弹手

 凡凡人人人 2019-02-23

Street Violin 来自南拳咏春 00:00 03:58

咏春拳中由下向上发力的手法,与抹手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弹手的手型与发力方法相比于其他手法比较单一,多用于拦截对方的直向攻击,或者攻击对方的下颚处。

抹手与弹手的差别

小念头中的弹手与抹手是组合手法,两种手法的共同点都是利用肩部发力,手臂打直,力达手腕,借助手腕下沉与上弹,用横向力改变对方的直向力。其区别于有以下几点。

一、抹手是从上向下发力,弹手是由下向上发力

二、抹手的力量要送到手腕掌根处,弹手是将力量送到手腕背侧。

三、抹手时指间是朝上指,弹手则是朝下指。

四、抹手掌心向下,在改变力的方向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对方的手臂,弹手手背朝上,只能用于改变方向,无法起到控制对方作用。

前弹手

弹手在使用中没有内外门之分,只要手的位置位于中下路的位置,对方从上面直线攻击时,即可使用弹手来改变对方攻击的路线,弹手在向上弹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手腕背部,手指全部指向地面,手背收紧,手臂伸直,配合中下路日字冲拳或者横掌、侧掌等手法,在破解对方直线攻击的同时打击对方胸腹部。弹手除破解对方的直向力外,还可以攻击对方下颚,手腕背部突出后,力量全部集中于此,加上手腕背部没有其他关节,突出后打击面很大,向上打击类似上勾拳,但是效果远不如勾拳威力强大,好处在于速度要快于上勾拳,击打下颚与弹开对方手臂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让手臂快速的回到中路中线位置,保护我方的中线,并非单纯为了打击或者破解对方的攻击。弹手的高度通常以对方攻击的高度为准,在练习时不能高于自己眼睛的高度,如果过高,同样造成中路空虚。

后弹手

与后抹手不同的是不能弹向自己的中线,如果向自己的中线弹手,首先会遮挡住自己的视线,其次自己的手臂有可能会打到自己的面部。后抹手需要与退马或者45度退马同时使用,这里与抹手相同,退马是为了化解掉对方大部分向前的冲击力,然后再使用弹手,才能完全的将对方的力向改变。退马弹手时接触点除了手腕背部外,更多的是用小臂来牵引对方的攻击手,将对方的攻击手引向自己的斜后方,从而带动对方重心,迫使对方失重,趁机攻击对方。

常犯错误

弹手的重点在于弹,使用中无论是用来化解对方的攻击,还是攻击对方,都是以手腕背部的打击为主体,如果在使用中有没直臂弹桥发力,弹手失去了速度,第一不能化解对方的直线攻击,同时失去快速补位的效果,在练习的初期,若是找不到向上弹的感觉,可以把手放在桌子上,然后手指同时向下按,突出手腕背部,借助桌子给与的反弹力向上弹手,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在不需要桌子也可以弹手后,手臂向上弹时,脚同时要向下蹬地,让上下形成对挣劲,避免向上弹手时自身身体失重,反而给了对方攻击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