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后卫到边翼卫:边卫的50年进化史

 恋珠 2019-02-23

2016年9月24日(北京时间9月25日)的酋长球场,阿森纳3-0大胜切尔西。尽管球队遭遇崩盘惨败,但蓝军主帅孔蒂在那场比赛中做出了一个可能决定本赛季英超冠军归属的调整——将阵型从四后卫变为三后卫。切尔西的球员很快地适应了这个阵型,并在惨败枪手后迅速止跌,收获了一波13连胜的小高潮。

这个大胆的改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孔蒂也因为自己的果断和出色的调整能力获得了很多专家和球迷的赞赏。虽然欧洲足坛一直不排斥新阵型的出现,但是当时也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打法的激进。

考虑到孔蒂在意大利国家队和尤文图斯都摆出过三后卫阵型,他将这一阵型带到英超用在切尔西身上也算是不出意料。然而这对于英国足球可是一件创造历史的大事——如果切尔西能够夺冠,他们将是50年以来英国足球史上第一支依靠三后卫捧得联赛冠军的球队。

上一次用三后卫夺冠的球队还要追溯到WM阵型在英格兰足坛流行的时候。1962-63赛季,传奇教练哈利-卡特里克为埃弗顿排出了以布莱恩-勒博恩居中拖后,米克-梅根、亚力克斯-帕克或者乔治-汤姆森担任左右边后卫分居两侧的三后卫阵型。太妃糖依靠着这一阵型所向披靡,并最终夺得了联赛的冠军。

但在这之后,像比尔-香克利和唐-里维这样更加提倡防守的谨慎派教练开始在中卫身前放置一个位置靠后的中场球员,这样的阵型使他们的球队防守更加稳固,踢得也更有章法。但这种“有章法”足球的两支代表球队——比尔-香克利执教的利物浦和唐-里维带领的利兹联却在1965年的足总杯决赛踢出了一场相当无聊的比赛。《镜报》的专栏作家彼得-威尔森曾发文痛斥道:“如果这是足球的未来,那我宁愿足球没有未来。球员被不断灌输如果想在世界杯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忘记个人英雄主义,将场上所有的灵感变为不知疲倦的来回奔跑,将原本飘逸潇洒的天才变成在泥泞中和对方球员不死不休的工兵。”

然而现代足球的洪流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三后卫变四后卫正是这一变革的基石。不仅依靠三后卫取得辉煌的卡特里克接受了这一潮流,甚至在1966-67赛季就连一向最为保守的曼联主帅马特-巴斯比都开始采用4-2-4阵型,让诺比-斯蒂尔斯搭档比尔-福克斯组成四后卫中的双中卫组合。虽然压迫正在逐渐风靡现代足坛,但现代足球阵型的基础却是早年的四后卫打下的。而在那时,从三后卫到四后卫的变革,意味着边后卫功能和职责的彻底变化。

94年世界杯后,名帅杰克-查尔顿曾发表言论,认为从战术角度上来说,边后卫是球场上最重要的角色。虽然这一言论被认为有点夸张,但是纵览过去50年,从加里-伯恩到丹尼-罗斯,保罗-利尼到维克托-摩西,足坛战术的演变史几乎可以被称作一部边后卫进化史。

1. 边路的解放

从19世纪70年代到1925年,几乎所有的球队都用的是2-3-5的阵型。但在1925年关于越位的规则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改变——原来进攻球员需要比三个防守队员更远离球门,但是新规则规定只需要两名防守球员比进攻球员更靠近球门,进攻球员就不越位。这一规则的变更使所有球队的防守策略都随之改变,大部分主教练选择让一名中场球员后撤以形成三后卫。但是这样一来,剩下的两名中场将面临着非常强的压力。所以,让之前的两名内锋回撤,分担中场球员的压力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将之做的最彻底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当属时任阿森纳主帅赫伯特-查普曼。他首创了3-2-2-3,也就是所谓的WM阵型,并用这一阵型率领阿森纳统治了整个30年代,而WM阵型也在英国足坛流行了长达30年之久。

(图)早期的经典WM阵型

这一新阵型很快风靡了整个欧洲大陆,然后传到了南美。匈牙利教练达利-科什纳为了避难来到巴西,并在1937年被南美劲旅弗拉门戈聘为主教练。然而,被他挤下台的前任弗拉维奥-科斯塔并没有离开球队,反而做起了他的助理教练图谋东山再起。科斯塔利用匈牙利教练不懂葡萄牙语的弱点架空了他,并在第二年成功地抢回了主帅位置。弗拉维奥-科斯塔虽然对科什纳试图将WM阵型移植到弗拉门戈的努力不以为然,但他也看到了这一阵型的潜力。于是经过一定的调整,科斯塔开发出了一套被后世称为“对角线”的阵型:将WM阵型的方形中场略微倾斜,左内锋前移注重进攻,右内锋略微后退参与防守,反之亦然。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角线”阵型的菱形中场倾斜幅度逐渐加大,基本已经演变成了4-2-4。匈牙利队就曾用4-2-4在世界足坛大放光芒,不过他们更喜欢让中锋(彼得-帕洛塔斯或内德尔-希代古提)回撤拿球,而让内锋压上进攻;同时一名翼卫逐渐后撤,变成了中后卫。匈牙利教头贝拉-古特曼的整个生涯都在推广他的4-2-4,不过直到1955年他开始执教圣保罗,这一阵型才获得了成功。

(图)拥有希代古提、普斯卡什的匈牙利曾在欧洲所向披靡

在当时的巴西足坛,区域防守的发明对阵型的演变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它也是足球战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般认为区域防守是由巴西人泽泽-莫雷拉首创的。在区域防守诞生之前,所有的球员只是简单地记下他们需要防守的对手球员的号码——左后卫盯住对手的右边锋,右翼卫防守对方的左内锋;但自从区域防守开始流行之后,防守球员只需要记住自己的责任区域,并盯住任意一个进入他防守区域的对方球员就可以了。这一防守方式的改变给了球员们离开自己固定位置的自由,因为防守球员知道即使他离开了,也会有队友帮他补上身后的空缺。

巴西人在1958年赢得世界杯时使用的就是区域防守版的4-2-4阵型。不过当时绝大部分媒体和球迷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在当届比赛中大放异彩的、当年只有17岁的贝利身上,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革命性战术的意义。有了中后卫的补位,四后卫中的两个边后卫可以从后场插上,增强球队进攻的深度,同时给进攻增加一个新的角度。巴西的左后卫尼尔顿-桑托斯就因为他大幅度的插上被称为足坛第一个进攻型边后卫。

2. 四后卫的效果

1958年世界杯在英格兰的影响力超过之前的任何一届。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便捷,更多的教练和记者可以去到瑞典现场观战;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在1953和54年英格兰多次惨败给匈牙利,这给所有狂妄自大,认为英格兰足球从来不需要学习世界其他球队的人当头一棒。

四后卫的盛行对英格兰足球关于进攻的思路有很大的影响。除了像阿森纳主帅查普曼这样的少数派之后,英国足球一向推崇边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英国大部分球场在每年的的十一月到次年三月都会因为天气潮湿变为一片片泥泞的沼泽,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坚硬、没有那么泥泞的边路就成为了技术最能发挥出来的地方。

如果两支球队都用WM阵型互相攻守,那么进攻球队的中轴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进攻方如果从自己的左路发起进攻,左边锋将直面对方的右后卫;同时,防守方的中后卫必然要盯紧攻方的中锋,而左后卫也需要内收保护本方的中路,这就给进攻方的右边锋留下了相当大的空间。如果这时攻方能通过中轴将球快速转移到另一条边路,即使守方内收的左后卫迅速外扩,攻方的右边锋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拿球并且起速。对于一个前锋来说,起速状态下突破一个边后卫要比两人都站定了要容易的多。然而如果防守方是四后卫的话,无球侧的边后卫就不用内收协防而依旧在边路盯防对方的边锋。这样即使球突然被转到了这一边,攻方的边锋也没有时间和空间来从容拿球起速。

于是,边锋开始以斯坦利-马修斯为模板进化。阿尔夫-拉姆西更是通过让边锋吉米-利德贝特回撤,并将之改造成中场球员在伊普斯维奇大获成功。拉姆西执教英格兰国家队时更是将两边的边锋同时回撤,这一改变给他的球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边锋内收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边后卫职责的变化。边锋回撤后,边后卫将不再时时刻刻面临着防区有一名对方进攻球员常驻的压力,这使他们有时候可以放心地插上助攻了。这一改变造就了20世纪60年代进攻型边后卫的黄金时代:尼尔顿-桑托斯,阿根廷人西尔维奥-马尔佐利尼,意大利人贾琴托-法切蒂,英格兰人雷-威尔逊等人开始崭露头角,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边后卫的发展史之上。

3. 进攻的滋味

随着边锋逐渐回撤成为中场,边后卫开始频繁插上进攻,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边后卫已经成为了一个攻重于守的位置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让他们站在防守位置,而不干脆直接位置前提,变为中场直接和对位防守他的球员来个直接碰撞?

这个问题就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边翼卫诞生的基础,希罗-布拉泽维奇、瑟普-皮昂特克、卡洛斯-比拉尔多都声称自己是最早想出边翼卫概念的人。将边后卫前提变为边翼卫的好处不仅只有增强了侧翼的进攻:边翼卫可以包办传统4-4-2阵型中边后卫和边前卫的工作,这样一来,主教练就可以将另外两名球队放在别的位置。大部分教练选择将多出来的两名队员分别放在中场线和后防线上形成3-5-2,而正是3-5-2这一阵型让帮助马拉多纳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大放异彩并最终夺冠。

英格兰国家队在1990年世界杯上才姗姗来迟地使用了三中场的阵型。但不同于流行的3-5-2阵型,英国人坚持把两名边路球员放在后防线而非中场。于是,英格兰排上了边后卫保罗-帕克和斯图尔特-皮尔斯,用5-3-2的阵型征战了90年的世界杯。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三后卫体系逐渐被单前锋阵型所取代。尽管边后卫们曾怀念三后卫带来的自由,但那种自由还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一去不复返了。在新的4-2-3-1以及这一阵型的变形版本4-3-3里,具有创造力和冲击力的边路攻击手被推上了中前场,但是边后卫仍然可以根据时机来插上助攻 。

(图)拉姆早期就是逆足边后卫的代表

近十年来,逆足边锋已经成为了球场上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边后卫和边前卫的回归。如果一个左脚的边锋踢右路,他可以向对方的肋部内切,将外侧的空间让给他身后插上的边后卫。这就让对方的防守球员陷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一个是已经内切并且因为是逆足,可以用惯用脚直接射门的边锋,另外一个则是已经起速,随时可以下底传中的后插上边后卫。而这一搭配最好的例子就是令所有防守球员头疼的巴萨梅西+阿尔维斯组合;而在英超,利物浦的马内+克莱因组合也很有威力。

4. 边后卫的现状

执教西布罗姆维奇时的托尼-普利斯曾在后防线上排出四名中后卫来确保本方边路防守的稳固;上赛季逆袭夺冠的莱斯特边后卫丹尼-辛普森和克里斯蒂安-福克斯也几乎不怎么冒险压上;本赛季曼联做客安菲尔德挑战利物浦,红魔的两位边后卫安东尼-瓦伦西亚和戴利-布林德也几乎没有过过己方半场。但是这些都是个例,在现代足球中,边后卫基调还是以进攻为主。

2016年欧洲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阵西班牙的那场比赛,意大利主帅孔蒂就曾让他的两名翼卫马蒂亚-德希利奥和亚历山德罗-弗洛伦齐大幅度压上,以至于意大利的3-5-2阵型几乎变成了3-3-4。本赛季执掌曼城的瓜迪奥拉也是三后卫的忠实青睐者,他经常用斯特林、萨内或者诺利托出任边翼卫。而这几名出身边锋的球员几乎把曼城的阵型变成了3-2-4-1。

现代足球的边后卫进攻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我们好像又开始要面对上世纪90年代专家和球迷们面对的那个悖论——那时的五后卫阵型比四后卫阵型攻击力要强(至少当时英格兰人是这么认为的);而现在四后卫阵型要比三后卫更有攻击性,更激进。

利物浦的克莱因和米尔纳、热刺的丹尼-罗斯和凯尔-沃克、瓜帅手下诸多边路好手,其实都是以翼卫之名行中场之实。而如此激进的边路打法,也许就是本赛季英超成为历史上同期进球数最多赛季的原因吧。

本赛季的英超,最有效率的边后卫组合当属切尔西的维克托-摩西和马库斯-阿隆索。三后卫彻底解放了这两位切尔西翼卫,阿隆索本赛季贡献了4个进球和2个助攻,而摩西在数据方面也堪称亮眼。不仅如此,他俩的前压还激活了锋线上的阿扎尔和佩德罗,让两位边锋不用回撤拿球,也不需要拉边来为其他进攻球员制造空间,集中利用超强的盘带和突破能力攻击对方的中路。虽然本赛季摩西有时在防守端显得不那么靠谱——尤其是对阵热刺的比赛,他缺乏防空能力的缺点被放大了,但他在其他方面的优点让孔蒂愿意冒险。

无论切尔西的这两位边路好手被叫成边卫还是翼卫,“卫”这个专业名词好像已经有些过时,无法准确地描述他们的位置了。随着战术的不断革新,现在的边卫,马库斯-阿隆索和凯尔-沃克,已经和60年代的边后卫,比如埃弗顿的边卫梅根或者帕克,是完全不同类型的球员了。那些曾认为1965年那场足总杯决赛是美丽足球毁灭的球迷,恐怕万万不会想到,那场比赛反而是边后卫进化的第一步。

5. 五位进攻型边卫的始祖

尼尔顿-桑托斯(国家队:巴西;俱乐部:博塔弗戈)

作为1958年和1962年世界杯冠军,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芒的进攻型边后卫。因为对足球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他被人们称为“百科全书”。

西尔维奥-马尔佐利尼(国家队:阿根廷;俱乐部:费罗卡里尔,博卡青年)

博卡青年的防线中坚,随博卡获得五个冠军。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他是足坛第一个签下广告代言合同的球员,代言一款帆布鞋。

贾琴托-法切蒂(国家队:意大利;俱乐部:国际米兰)

两届欧洲冠军杯,四次联赛冠军和一届欧洲杯冠军得主。作为一名在职业生涯的629场比赛中打入75球的左后卫,他是最好的反驳“链式防守是一个纯粹的防守体系”论调的例子。

汤米-格美尔(国家队:苏格兰;俱乐部:凯尔特人,诺丁汉森林,邓迪联)

右脚左后卫。格美尔在两届欧冠决赛上都有进球:1967年在凯尔特人逆转战胜国际米兰的比赛中打入扳平一球;1970年在凯尔特人不敌费耶诺德的比赛中罚入一个点球。

鲁德-克罗尔(国家队:荷兰;俱乐部:阿贾克斯,温哥华白帽,那不勒斯,戛纳)

作为荷兰和阿贾克斯全攻全守体系中左后卫的代表人物,克罗尔获得了六次荷甲联赛冠军,两届欧洲冠军杯冠军(因为受伤错过1971年决赛),两届世界杯亚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