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两家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

 air1605 2019-02-24

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

 

未来,苏宁易购将会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化购物体验。

 

这个消息一出,引起了行业内外的瞩目。

 

我们来理一理其中的关系。

 
 

对于苏宁易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大胆激进的举措。

 

苏宁易购过去几年,一直在新零售发展方向着力,但毕竟是线上发家,始终少了些厚实的力量,例如实体经济的支撑。

 

而传统实体经济缺少的互联网影响力,刚好苏宁易购又有。

跟有着传统口碑的万达百货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苏宁易购从苏宁云商走过来,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零售经验和成熟全面的体系口碑,同时又有IBM合作开发的新型网站平台,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起来,建立更好的新零售体系。

 

从2011年开始,苏宁易购救已经开始强化线上店铺与实体店面的同步发展,不断地利用线下扩展来扩大自身市场份额。

 

2018年开年,董事长张近东提出“场景互联网零售”,并表示要全力冲刺2020年交易规模四万亿、线下两万店和全渠道高于互联网转型期两倍增速的目标。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苏宁易购在全国内新门店数量已经高达8000多家。据称,今年苏宁线下门店的数量目标为15000家。

 

除了门店数量上的激进,还有多维度的发展。

 

苏宁易购在过去一两年里孵化出“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零售云”、“苏宁小店”等多个针对不同受众不同市场的门店品牌。

 

苏宁不光把眼光放在了线下,还有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白天到黑夜的全覆盖。苏宁力图打造一个全业态的线下门店布局。

 

诚然,这样的冒进背后是有着各大互联网公司对线下门店的抢占压力。但不可否认,苏宁这一次的出手,成功匹配了自身资源,对未来发展的格局规划也是有好处的。

 

但这样的合作,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所有大胆冒进的举措,背后都是有着极大风险的。

 

来仔细想想,如果照上面所说,线下门店有着这么高的利润,万达为什么不自己留着规划呢?或者,两者联手合作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一下子就撒手给了别人呢?

 

理由只有一个,万达在这些门店里获得的利润远不如抛售给苏宁的高。

 

根据网络数据显示,万达百货这37家门店大都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市中心或老城区,会员数量超400万人。

 

看似肥沃的一片土地,底下却顽石遍布。

 

出于早前物业划分的原因,这些百货门店多位于万达广场不太好的位置,要么因为远离客流动线客流量较少,要么因为远离新发展区域更新脱节。

 

再加上,这几年电商、小区品牌等其他购物形态的发展和人们购物偏好习惯改变种种复杂的影响。万达百货在万达诸多产业中,一直饰演着拖后腿的角色,2015年“一年关店56家门店”的事件一度成为百货行业里的警示。

 

所以,这些万达百货门店在行内人士看来,资产价值并没有太高。

能不能重燃生机,还得看苏宁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拉动这些老机器。

 

此次撒手,也是万达转型的一个小节点。

 

万达作为一个传统的房地产企业,一度想要往“轻资产”方向发展,例如金融。

 

而途径,也只能是整合线下资源反哺线上,所以万达忍痛抛售了海外地产项目、文旅项目、百年人寿保险多项资产来获得自由资金,保证现金流需要。

 

王健林曾经表示,“金融集团成立是万达的一件大事,我对金融集团有很大期许,认为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就是这一板块。”

 

然而,之前的环境似乎并不适合一举发展金融,万达屡屡受挫,多个新项目都未见起色。

 

目前看来,万达依然想要“碰碰运气”。

未来会如何,还要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