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20日,由徐峥、王传君等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累计票房已经高达27.25亿,成功跻身中国电影总票房榜的前五名。 回顾中国电影总票房榜的前五名,除了星爷的《美人鱼》,《战狼2》、《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以及新上榜的《我不是药神》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从不同的社会角度入口,直面惨淡的现实,刻画出人性的探索与道德的拷问的同时,又用戏剧化的张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才发现,好像好久没有看过这么直直戳向人心的作品了。 不光电影,电视剧也有这样的趋势,从魔幻修仙类古装宫廷类的电视剧频频受挫,到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婚姻剧《我的前半生》、职场剧《猎场》频频上热搜,人们的取向似乎已经回到了相对日常的当下,即便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依然有不少剧组不死心地想要打造虚幻的世界,但迷药风头过去,再硬生生挤上市场,只会损失更多。 即便是砸了7.5亿资源、预期30亿票房、上有刘嘉玲张家辉下有吴磊加持的魔幻大剧《阿修罗》在上映短短3天后,匆匆忙忙地发了一纸通告后便撤档。 于此同时,同档期的《我不是药神》正人满为患,这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多少有些联想。 难道,魔幻大旗已经不敌现实大风了?制作公司喂了观众好几年的迷幻药,终于不管用了? 为什么好端端的,不痒不痛的迷幻药不想吃了,反而想要试试酸辣并驱的东西? 不说荧屏新风口的转变,其他行业的风口也在悄悄地变动。 餐饮业里,说到迎合客户,海底捞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海底捞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着“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细致贴心、优质周到的服务,颇受顾客的赞誉。 进到海底捞,一坐下来,就有服务员送上果盘,并细心询问要求习惯送上围裙、手套、发圈、手机套等等;要是你一个人去,会有服务员带来一只大玩偶熊放在你的对面陪你进餐;要是你自带了食材,服务员也可以帮你清洗加工;要是你说想要包饺子,服务员也会陪你一起包…… 但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模式,不是每个商家都可以应用的,因为这种服务模式的背后有着系统的工资体系、完整的福利保障以及宽松的权限设置所支撑着的。 在大家都以为海底捞就这样占领火锅市场的时候,海底捞自己先出现了问题。 由于管理过分偏重迎合客户,在卫生管理却出现了大漏洞。先是出现了“在麻酱蘸料中发现苍蝇”,后有“海底捞劲松店食品安全靠贿赂”,还有被压下的“曾经因老鼠停业整改”。 在这样的负面新闻下,即便是上市,也不知道能否撑过去。 反而,很多“限制型”餐厅开始火起来。 限定菜单,限量供应,限定人数等等的条件,看起来一点都照顾客户,但反而“虐”得客户非常开心。 就拿太二酸菜鱼来说,有着条条框框的原则,不接待4人以上的顾客,不接受拼桌,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打烊。 除了这些,太二还有很多“不人性”的规矩:不能选择辣度、不提供婴儿椅、不提供外卖、不加盟、不打折等等。 但太二就像读书时候那个拽拽的叛逆少年,他总有办法吸引住我们的目光。 这些条条框框的规矩,既能帮太二控制住优质的就餐环境保证优质的服务态度,更能精准地筛选出目标客户。从而,在短短两年间,太二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了近四十家分店。 一味地迎合客户,到最后只会顾此失彼。 还不如精准地在市场里打捞出优质客户,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魅力。 过去几年,手机行业发展迅速,有些品牌追求用户体验,有些品牌追求自我发展。 追求用户体验无疑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市场反馈说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就好了。 但市场为什么会反馈出这些信息呢? 因为永远有人走在前面,引领着大众客户。它们选择突破自己,追求自我发展,想做最优质的产品。 就如苹果手机,它一直保持着自己原则,将产品做到了极致,它的成果大家都看得到。 平庸的企业,永远只懂迎合客户。 但客户的口味是非常容易变动的,于是,平庸的商家只好跟在客户屁股后面跑,吃力不讨好。 优秀的企业,懂得如何选择市场、引导客户。 未来市场的赢家宝座,是属于这些优秀企业的。 |
|
来自: air1605 > 《公众号:企业家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