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谷川俊太郎 [日本] 为你读诗:马頔 | 音乐人 于是我走在音乐中 没有人影 但广场上充满了生命 下面是深深的大海 树木那看不见的一生成为过去 罪恶因受到原谅的预感而战栗 王子和农奴的记忆混杂在一起 星星之卵布满天空 我通体透明 我的心情藏在桃色内脏深处 扩展到宇宙的边际 向着前方散落 然后我回来了 因为借着扩音器真空管的微光 寄居在那里的东西 知道那是我活着的证明 田原 译 选自《三万年前的星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注:该诗是诗集中十二首“少年”组诗第五首,原题 《走向音乐——少年5》。便于朗读未加副标题。 我把等待喜欢过了 / 像过去的偶人 ——谷川俊太郎 - 关于作者 - 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翻译家。二十一岁出版了处女诗集《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并凭借此诗集被称为昭和时期的宇宙诗人。“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写的主题。 我不迷恋音乐,但喜欢深藏其中 「留言区」:最令你动容的一句歌词 ﹀ ﹀ ﹀ 人不知所措地诞生 仿佛潺潺溪流一样清澈的此刻 爱着世界 ——《音乐》,谷川俊太郎 如果为诗人谷川俊太郎写关键词,“自由、少年和音乐”这三个词大概很契合他。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谈起这些,他说道:“写作的时候,我肯定是一个少年。”而自由对于他就像吃饱了饭的感觉,“我的一生已经饱尝了自由。” 音乐,在谷川身上的触动似乎略有不同。 谷川喜欢音乐。在他看来,巴赫的音乐会给人带来心灵的秩序性,罗马的音乐是把秩序破坏掉,而莫扎特是个天才。如果能把莫扎特音乐的每一章都写成诗,他说:“我现在死了都愿意。” 写作时,诗人从心中的那个少年身上寻找感性,以让希望、记忆和感觉从身体里喷射出来。但音乐的触角是反向的,这种感受是“广场上充满了生命”,但你在音乐的庇护中看不到人影。 亦如诗人所说:“一个人听音乐这种感受深入到灵魂深处,音乐不需要语言。” 不需要语言,是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在人群里,交谈或诉说。可是音乐响起时,一切静止了,世界的纷杂不再向你涌入。你可以把自己深藏在音符中,化作春日的一缕风,任思绪尽情游走也无妨。 被音乐围裹时,我们不知道生活是什么,会怎样,不想知道。那些落雨的日子、失落的瞬间、无眠的夜晚,我们只要走向无界的音乐,就会一点一点融化。 也因此,我们好像更爱这个世界了,这个热烈又温柔、仅能拥有一次的世界。这大概是音乐所给予我们最好的感受。 文 / 西 安 诗意生活态度 如何从孤独中提取快乐?谷川说:“人不受任何局限地听你喜欢听的音乐,看你喜欢的风景,写你最想写的作品,然后接触你喜欢的接触的人,这是最好的相处。”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音乐人David Lanz的作品Hymn - Evening Song,出自专辑Painting the Sun。音频歌曲剪辑自马頔的歌曲《南山南》。 ● ● ● ▎诗意的人 马頔 音乐人,独立民谣厂牌“麻油叶”创始人,代表作《南山南》《皆非》。2018年发布全新单曲《青年王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