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坛两大情种:纳兰性德与仓央嘉措

 lj0279 2019-02-24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清朝的文学并不是以诗歌为最重。况且诗歌到了清代,已经发展到了瓶颈,传统汉族士大夫们的生活情趣已经无法再将诗歌的意境向更广阔更新鲜的维度去扩展。于是,两个生活在相同时代,确都是少数民族血脉的伟大诗人,出人意料而又 自然的将华夏诗歌注入了新鲜血液,留下了很多美妙的诗句。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和仓央嘉措(1683年03月01日-1706年11月15日)前后脚的出现在中国诗歌史上,纳兰性德稍大,两个人一生从未谋面,却相互呼应般的东成西就,一个在东方宫廷内外,皇帝身边,写下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的爱不能爱。一个人在西边的庙宇之中,香阁之上,写下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爱不能爱。


      爱不能爱,终究还是爱了。两个旷世未有的情种,两个天下无双的才子,各分了当时才气的五斗,各参透了爱情的十分。一个人放着大好的前程不去追求,因为心爱的女人离世,一醉一咏三叹,日日哀怨英年早逝,一个人成了转世灵通仍然凡心未断,做着纵情声色的叛逆,桀骜不驯的傀儡,也年纪轻轻死在了政治斗争当中。

       

       两个难逃命运的人,怀揣着同一种不避世俗的深情。在一生的寻觅与伤怀中,留给我们一篇篇绝世情话。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取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二人比翼连理,可因为卢氏的早亡,纳兰性德一生都沉沦于此,写下了很多有名的悼亡词,本词就是之一: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如果一切能回到最初的起点,一切是不是能换个样子?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此词上阙描写了饱受积雪摧残的寒柳,下阙写了一位遭到不幸的人凄楚的心境。借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柔弱姿态,暗咏在皇宫重压之下的恋人。写柳更写人。委婉含蓄,自然浑脱,立意新颖,意境幽远。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出生在农奴家庭,15岁时被选定为转世灵童,成了西藏地区的宗教领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政治傀儡。按照藏传佛教的规定,仓央嘉措终身不能娶妻。从农奴到王的身份转变,仓央嘉措失去的是对爱情的权利,但是他的一生都是向往爱情,不愿受身份羁绊。可终其一生的纵情声色,却也挣扎不开命运的阻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