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吐下泻的中医分型

 沉舟u4i0f9xna2 2019-02-24

上吐下泻在中医上可分为:

暑湿吐泻:发病较急,卒然吐泻交作,腹部绞痛,吐物酸腐,泻下黄水样便,或带粘液,其气秽臭,烦热口渴,胸脘痞闷。或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多滑数。

寒湿吐泻:呕吐清水,泻下清稀,不甚秽臭。腹部疼痛。喜热喜按,脘腹胀满,口淡不渴,小便清而量少。舌苔白腻,脉多濡缓。

虚寒吐泻:上吐下泻,腹痛欲暖。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恶寒踡卧,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胀满厌食,口淡不渴,舌质淡白,舌苔白,脉细或沉迟。

食滞吐泻:呕吐酸腐。腹痛胀满,嗳气厌食,多见先吐后泻,泻下粪便酸臭,泻后痛减,稍缓又痛。舌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时疫霍乱吐泻:起病急骤,剧烈呕吐腹泻,呕吐呈喷射状,倾口而出,大便初如泥浆,继呈米泔水样便,无粪臭,多无明显腹痛,口干而渴,双眼凹陷,皮肤苍白,冷汗如雨,口唇及爪甲青紫,小腿抽掣,脉浮或细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