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黄帝内经》7-阴阳别论2

 钢铁虾f1y83lb9 2019-02-24
​第7篇 阴阳别论
一、三阳之病
1、简单概念: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合。比如治疗脸部中风,治疗后发现眼睛合不起来,这是阳明经气还不够;眼睛可以眨眨,就是少阳不对,女孩子抛媚眼眨一下就是少阳很好,眼睛闭不起来,太阳症。
同样,依此类推,太阳主外,所以皮肤上的毛孔会开,会合,打开是太阳,能够合起来是阳明。当病邪在表,外在的风邪一进来的时候,一定是在太阳。全身最大的太阳经从脚一路整个到背,到眼睛的睛明穴。所以太阳受病的时候,一定在后背上部的地方,人会去抗,人的体力跟外在的病邪抗争的时候,就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这是太阳的病在表。
2、如果说太阳病没有办法治,病进入身体有两个选择:一个进入少阳,一个会进入阳明。
如果进到阳明,就不会再进了,到此为止。阳明是热症,就是不现寒症,所以看到的都是热症。如果看到太阳发热,阳明也发热,可是太阳有寒热,阳明没有寒热,只有热症,所以阳明呢它可以很久都不会有事,因为它不会传经,到此为止,这是一条路。
那第二条路,如果不幸,没有进入阳明,跑到少阳里面,少阳是枢纽,主开,结果开门进去往右转到阳明,它左转进去,就会进入人的阴经,就会有阴症的出现,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3、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第二个阳,即阳明,发在心脾,心脾主血,有不得隐曲,就是得到这个病不好讲,比如男人精子比较少了,女人的月经停滞不前,这是贫血的一种现象。因为二阳讲的是阳明,是肠胃,肠胃消化了食物以后没有办法把食物消化成血,这个时候病人会有血虚的现象,如果再传经的时候,因为这个人血不够,就会风消,人就会日益消瘦下来,再传为息贲,就是要很用力的去吸,呼吸要用脖子、肩膀去帮助,息贲,是很危险的。贫血到后来就是这个样子。
4、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㾓。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那第三个阳, 外面的阳,就是太阳。
太阳为病发寒热。
下会有臃肿,因为太阳经本身是在体外的,人的背上都是寒的,所以太阳是寒水。人的肾里水的源头是肺,肺是肾之母,是金,金主燥,肺里的水一直往下漏,进入肾脏,金生水,到了肺里以后,从肺里到了肾脏以后再气化干净的水会进入后面的膀胱经,一路上去到脑部去,养分会进入骨髓、脑部,来滋润脑筋,增长记忆,津液会进入经脉。残渣的水再从肾脏 再进入膀胱,所以,从肾脏到膀胱的时候其实已经气化过一次了。跟制酒第一次蒸馏出来的酒是好的,第二次就是二锅头了,没有第一锅蒸馏得好。
那第二次是在到了膀胱以后,膀胱里面的尿液,因为膀胱靠着小肠,再气化一次,气化出来的好的蒸汽的水回到肝脏,用水去生木,膀胱的水,去生肝脏的木,顺带帮着清理一下肝木,残渣从小便排出来。
在气化的状态之下,膀胱像气球一样,热气往上升,膀胱可容纳 400CC ,足够睡一晚上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上厕所。如果年老气衰,晚上常起来上厕所,膀胱容量变小了,就是因为没有气化。
如果老先生晚上要上八次厕所,诊断就是小肠冷,下焦寒,开热药,这是秉天之纪、地之理,所以说中医的观念很重要。西医不管天之季,地之理,一看是膀胱括约肌松驰,主张开刀。开了刀还是很冷,开刀跟寒热没有关系的,不要开刀,灸还要好一点。
如果说三阳有病变,膀胱经里的寒水平常是等在那边,保持体温,外面冷,里面热,不然体温就丧失掉了,寒水如果遇到病邪时,寒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底下的时候,水比较重,就沉在下面,所以下腿、脚会出问题。我们常人要保持脚热。
人运动时太阳主开,汗水排出来,新的水马上补位,一直在交换,一直在交换,不会停在那里不动。表如果受伤,遇到外面病邪来的时候,太阳本来是开,如果一受伤,太阳就是不开了,不开后水堵在里面,汗水出不来,停滞久了以后就会生疮、肌肉、抽筋这种现象。
传为索泽就是皮肤变得很粗糙,女孩子皮肤想要很细腻,就要常常保持汗出来,让新汗换旧汗,反之,汗水不出去,皮肤就越来越粗,因为没有新陈代谢,汗水出来才是真正的清洁到毛孔里面,而不是从外面清洁进去。流汗有时节,不能冬天一直在流汗,而夏天不流汗。要按照四时的节气来流汗。
5、一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中级是膀胱的募穴,中级上一寸关元。当膀胱经出问题的时候,经脉的力量不大肠子就会下坠。
一阳就是讲少阳。胆汁里面水分的源头是膀胱,膀胱里面的水分之所以会进入肝脏,是因为小肠很热,小肠很热,所以把肝脏清理出来之后,胆汁就出来了,胆汁等于是肝脏的代谢物。
心脏产生的波动,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包好像是心脏的外膜,把心脏包住了,心包和心脏的中间有很多清的水,真水在这个地方,心脏在波动的时候产生的动能,会影响到心包,心包跟胆有一条经络连到,所以胆汁会喷射到十二指肠那边,心脏扑通一声胆汁就出来一下,胆汁的速度跟心脏的速度是一样的。
少阳一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因为胆汁排泄的过多或多少就会影响到泻,如果影响到其他的地方,第一个影响到心脏,因为心跟它是连到的。
三、治胆石、鼓阳钩脉
其传为隔,如果少阳问题胆结石堵到了,会吞不下去东西。了解这个过程,去胆结石就很简单了,一是找一个药进入少阳,把胆汁打开来,疏解开来,第二是加强心脏搏动的力量,再加一下化湿的药,胆汁就排出来了。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阳是阳明,一阴是厥阴。厥阴在胃和肝中间这个地方,肝脏主惊骇,肾脏是恐,发病的时候,所谓怒伤肝,怒能伤肝,而本身肝脏发病的时候不是发怒,而是发惊骇的。
背痛善噫善欠,这是一些表症,叫做风吹,因为肝是风脏。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二阴一阳,就是少阴跟少阳同时发病的时候,病人肚子容易胀,少阴是肾脏和心包,少阳是胆和三焦,腹胀后心满,只要跟胆有关系,大部分都会影响到心脏。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三阳三阴发热,太阳和太阴合并的时候,就是太阳症,病人会半身瘫痪,半身肌肉萎缩,的现象。
四肢不举,中医认为四肢属阳,身体是阴。四肢从内在来说是脾脏在管,脾主肌肉,四肢有很多肌肉,那现在有问题了,肌肉就萎缩了,四肢就没有力量了。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脉:寸这边是阳,本来这是九分呢,现在可能两分、三分,就是一个圆圆的鼓在这边,然后一摸上去那个东西顶上来,这样鼓在上面,脉像就是鼓到的,平常摸手上的脉是横的,鼓脉就是你摸上去这样顶到就是鼓。
洪脉:心脏的正脉。
钩脉:那鼓一阳是钩脉,是心脏的脉,就是摸到一个鼓脉。
毛脉:鼓一阴曰毛,如果只有一个,在寸部的阳线,称为毛脉,是肺脉。细细像根毛一样的,毛是浮在表面上,很轻微的,摸上去中间一条硬硬的,旁边是平的,就是毛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