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150年前的海派绘画何以吸引那么多的年轻人?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2-24

刘海粟美术馆的“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开幕至今,已经成为沪上热展之一,这些创作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书画作品,吸引的不仅是一般爱好者,更有大量的80后、90后、00后年轻观众前往参观,并为开当时风气之先的艺术作品所打动,乐意充当展览的志愿者,究竟是丰富博大的海派文化中哪一点触动了现代人的心思?

图说:张大千《芙蓉彩蝶》 官方图

在网络上一段全部取材自展览作品的视频广受年轻人追捧,其中王一亭转着眼睛,吴昌硕斜眼歪头,飞禽走兽随着音乐声欢呼雀跃,金鱼游动,仕女和尚都纷纷弹琴点头,海派画家沈心海作品《爵禄班尊图》中怕掉帽子的仙人,捂着花帽摇头晃脑。“我这朵可是限量版哦!”一位手扶红花沾沾自喜的大帅哥,来自海派画家黄淡如绘、王蕴章题的《四相簪花图》……

“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欣赏思维、传播模式结合起来,与观众产生互动是展览策划的重点。” 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也是本展览的策展人靳文艺说。创意视频、展厅现场与作品相对应的上海大事记时间轴线,让生涩的史料信息变得方便阅读,成为普及海派知识的科普图表。以年轻人的理解方式和传播模式去呈现,便是本次展览解决“沟通”问题的办法。

第一次担任展览讲解员的志愿者曹婧就读中学高一,她告诉记者,海派绘画之所以能吸引见多识广、时髦好动的年轻一代观众眼球,与其内容通俗易懂,又有着“金玉满堂”“吉祥富贵”“麻姑献寿”“天宫赐福”这样美好寓意的因素密不可分。遇到观众中有很多年轻家长带着小朋友到刘海粟美术馆来参观时,曹婧就会重点讲解吴昌硕、任伯年等等知名度颇高的艺术家作品,“讲解的时候还不能用专业术语,要多讲讲画面背后的故事。”曹婧说。

图说:任熏《麻姑献寿》 官方图

刚刚三十出头的吕涵斌已经是一位资深的艺术展览志愿者,据他的观察,年轻人对这个展览感兴趣的,恰恰在于展览本身对于上海文化源头的追溯。“海派究竟是什么,上海为什么那么精彩?”这些问题都能在展览中找到一些线索。

同样,了解一些画家故事让处于人生奋斗时期的年轻人感到很“励志”,比如,展厅中吴昌硕几代家传的一块砖砚,能说明作为画家,他曾经经济拮据到什么程度。吴昌硕还在老家湖州安吉时,因为学画需要买个砚台,但实在没钱,只能想办法将房子墙砖敲下来,自己用刀磨出了一款《泰始钟形砖砚》。

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张大千来到上海“试水”,“拜码头”拜到以书法见长的李瑞清门下。之后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张大千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画展上一鸣惊人,作品售罄。在沪首战告捷,张大千由此奠定了职业画家的道路和信心。

“海派无派”,多年前,程十发先生的定义至今看来仍然影响深远。海派绘画在发韧之初,推陈出新,完全不为传统画坛陈规所束缚,海派画家多源自民间,但海派画家反映普通大众们现实的审美需求,反映大众对于生活的憧憬的作品,最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反过来市场也哺育了海派画家生活化世俗化的风格,走出了一条与主流精英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民间来,到雅俗共赏,海派绘画中体现的多元化与创新精神,才是年轻人想了解,想拥有的能力。(新民晚报 记者 徐翌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