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人都是晚明老臣,为什么一个被台上神坛,一个却被踩进泥坑?

 昵称34668224 2019-02-24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

可以说,“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的美德。忠者,德之正也。从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于心为敬,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这里,说到“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袁崇焕和钱谦益。

袁崇焕和钱谦益都是晚明老臣,没准,两位朝中大员还在社交场合上碰过杯,毕竟,都是同朝奋斗的老同志嘛!可惜,两人的境遇却各不相同,后人对二人的评价也大相径庭。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因为袁崇焕是武将,而钱谦益是文臣,二者隔行如隔山?

非也,是因为民族大义的“气节”问题,一个被台上神坛,一个被踩进泥坑,着实引人深思。这里,能够让晚明重获新生的圣光,笔者认为唯有袁崇焕。

与许多英雄人物一样,袁崇焕弃笔从武,半路出家,以一腔热血和忠肝义胆拯救晚明于危局。如果,历史可以重来,袁崇焕获得了皇帝的信任,满人毫无入主中原的希望。可惜的是,袁崇焕活在最黑暗的年代,奸臣成了“护国栋梁”,忠臣则被整得惨不忍睹。

袁崇焕满腹踌躇,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换来的又是什么?皇太极不过略施小计,崇祯便信以为真,将“大叛徒”袁崇焕打入大牢,押送到闹市中凌迟处死。老袁被押上刑场的那天,大街上人头攒动,时有唾沫菜叶飞到袁崇焕的脸上,一句“奸贼!”,几声“叛徒”... ...

袁崇焕想反驳几句,但是,话到嘴边却都成了眼泪。

侩子手的用钝刀子,一寸寸地割去袁崇焕身上的血肉,令袁崇焕最难以释怀的不是疼痛,而是每当自己被削去一块肉,都有百姓凑上前来,向刽子手索要人肉,然后,就着烧酒大嚼。眼见身边的老百姓大快朵颐,血从他们的口齿间流下,袁崇焕耳边响起一句话:“天下人皆愿生啖你肉!”,想必,这位英雄的弥留之际,内心中只剩下了绝望。

有人选择重于泰山的死法,自然,也有人过着轻于鸿毛的人生。如果说袁崇焕是满人的生死仇敌,那么,钱谦益就是大清的大好良民。

钱谦益在明朝吃了六十年的官饭,清军围困南京兵临城下时,钱谦益被任命为六部尚书,按照钱谦益的说法,明朝对他“皇恩浩荡”。然而,清军还未下令攻城,钱谦益就成了满人的走狗,钱谦益以一代文坛领袖的身份号召朝中的文臣们投降鞑虏,还到处写信,劝各地的地方官投降。后来,钱谦益以自己投降劝降有功为由,摇着尾巴请求新主子赐个一官半职。

钱谦益觉得:自己劝降有功,弄个宰相当当并不过分。可是,皇太极赏的官职与他之前在明朝时差不多,钱谦益未能如愿,当了几年便感觉无聊辞官回家,晚年跑到蓬莱又以晚明遗民自居。将钱谦益摆在与袁崇焕同等的高度上,未免让天下英雄不齿,这两人岂能相提并论?

可以说,任何晚明遗民都愧与钱谦益为伍。而站在满人的立场上来看,钱谦益与袁崇焕二人并列,也是很别扭的事。在满人看来,袁崇焕是敌人,钱谦益是朋友,至少,在乾隆朝以前,满族人都是这么看的。

乾隆登基后,袁、钱二人的事早已是前朝旧梦,不论他们是忠是奸,都早已化为一捧黄土。当年的敌人已不再是敌人,一百年前与满清做对的家伙都死了,活着的都成了大清子民,那些晚明遗民的子孙还在拼命参加科举,像成为一名光荣的清朝公务员,一片满汉共荣的祥和气象。而当年的朋友也不再是朋友,满人入主中原已有百年,哪还需要统一战线呢?

按理说,乾隆朝的中原已无内部战争,天下格局已定,乾隆可以安享盛世。可是,乾隆却不知受了谁的刺激,竟开始翻起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

某天,乾隆爷坐在御书房中百无聊赖,突然,心血来潮想要给袁崇焕平反。当时的档案管理没有现在那么完善,并没有档案保存期一说,只要政权不倒,很多档案几百年都不会被公开,乾隆却别出心裁的将百年前袁崇焕的档案公诸于众。实际上,袁崇焕从来没有背叛过晚明,所谓“通敌”只是被栽赃陷害的罪名,袁崇焕不但不是个叛徒,反而是晚明最大的忠臣。

乾隆对袁崇焕赞誉道:“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不得不说,乾隆很有魄力,他不但承认袁崇焕是忠臣,还“揭发”了自己祖宗的反间计。乾隆摆出一副“既然明朝不给这位忠臣平反,就由我大清为其拨乱反正!”的架势。乾隆不但为袁崇焕恢复名誉,还打算妥善安置袁崇焕的子孙,乾隆对群臣说道:“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当地是否还有袁家子孙?他们有没有做官?”并安排尚安远赴广东,查明此事。

之后,经过尚安一番调查,当年,袁崇焕被灭门后已无直系子孙,只有一些远房的玄孙辈,并且都没有官职。乾隆得知后,立即派人将袁崇焕的远房亲戚们接到京城,并给他的远方玄孙安排了差事。

乾隆给了袁崇焕生前未能享有的荣耀,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当年弃明投清的钱谦益的呢?

老敌人已不再是敌人,老朋友也不再是朋友,袁崇焕被乾隆推上神坛,钱谦益则被钉上了耻辱柱。乾隆命人将钱谦益生前的著作尽数查封,并亲自拟定诏书:“钱谦益虽然有真才实学,但此人缺乏德行,在明朝时担任要职,在我朝入主中原后又第一个投降。这人的名节有失,枉为人类!”当年,令满人夹道欢迎的汉族老臣,到了乾隆朝又成了名节皆失的禽兽。

乾隆在修史时,仍对钱谦益念念不忘,特地增立一本《贰臣传》,将钱谦益与洪承畴之流收录其中,列为古往今来最为人不齿的臣子。乾隆在作诗时也不忘将钱谦益作为“反面教材”:“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哪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为孟八郎。”

对于满清统治来说,不论怎么看钱谦益都比袁崇焕好得多。

再怎么说,钱谦益都是最早投身“起义”的“英名人士”,袁崇焕不但让无数满清勇士葬身沙场,使皇太极的统一大业延迟了许多年,还把爱新觉罗的祖上努尔哈赤炸成残废,袁崇焕对于乾隆而言既是国仇也是家恨。钱谦益带着文武百官投降满清,单从战争的角度说,为满清减少了多少人员伤亡?大大缩短了满人的统一时间,这份功劳就算称不上至伟,起码功不可没。

但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乾隆竟将满清的头号大敌抬上神坛,而将曾经的朋友推下深渊。这种化敌为友、化友为敌之举,乾隆的神经搭错了吗?亦或是另一种巧妙的兔死狗烹?再或是乾隆的英雄情结?

其实,这些都不是,乾隆颠来倒去,并非神经错乱,也不是一时意气,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他让钱袁反复,只是为了在民间树立一个道德准则,那就是“忠”。对于统治者而言,朝堂之上的臣子不论能力如何,必备的素质就是忠心。统治者为民众灌输的理念中,没有比忠更实惠、更有效的价值观了。

其实,乾隆非常喜欢替前人翻案。

早年清兵的敌人史可法据守扬州,兵临城下之际仍号召部下誓死抗争,更是发出“城亡与亡”的壮烈号召。某年秋天,乾隆偶然看到当年史可法给多尔衮的回信,面对多尔衮的劝降,史可法毫不动容。乾隆读完这封信后,大受感动,当即为史可法“拨乱反正”,赐史可法谥号为“忠正”,并且,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像斯睹矣牍斯抚,月与霁而风与光。并名复书书卷内,千秋忠迹表维杨。”

这里,包括袁崇焕和史可法在内,乾隆大规模表彰了昔年的抗清志士,让人觉得他是个心胸开阔的明君。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历史告诉我们,虽然,乾隆大肆为死去的抗清人士平反,但是,他却以更残忍的手段对付活着的怀明者。明朝已覆灭百年,这些仍怀念前朝的遗民难道不是忠心的表现吗?为什么乾隆会对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持有两套截然相反的标准呢?

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可能是封建统治者中罗织文字狱最多的一个。

其实,不论是乾隆翻案,还是罗织文字狱,都始终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当事人是否“忠”,当然,这个“忠”的标准都是由乾隆裁定的。雍正朝闹得人尽皆知的曾静案,本已被雍正赦免的曾静为何被乾隆处死?实际上,这就是乾隆行使的两套标准。

可以说,乾隆是聪明的,他内心里的“忠”是有深意的,在盛世与末世中,这个忠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满清建国之初,自然需要钱谦益这种弃暗投明的良民,可国家危亡之际这些顺民就成了隐患。没有永恒的王朝,乾隆自然会为清朝的末世考虑,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清朝需要的是钱谦益还是袁崇焕呢?这一点,乾隆心里比谁都清楚。

所以,乾隆爷觉得,袁崇焕这种死去的忠臣,就算是敌人,也要将其推上神坛,将他树立成“愚忠”的典型,成为满清国民的思想基础。

最后,笔者在这里再附上袁崇焕诗作二首:

哭熊经略之一
记得相逢一笑迎, 亲承指授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 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 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 洒泪深宵苦失声。
哭熊经略之二
太息弓藏狗又烹, 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罄尽身难赎, 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 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 想为登坛善将兵。

参考资料:

【《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贰臣传》、《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