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耳畸形患者量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多数家长针对小耳畸形治疗知识了解少之又少,在治疗顺序和治疗方式上往往会跌倒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为了让小耳患者及家长能正确的了解小耳再造,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小耳畸形 小耳畸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廓发育不全。轻者仅耳廓较常人小,重者可全耳廓缺失,多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发育不良,但内耳发育多属正常。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临床上表现为耳廓畸形与听力损失。耳廓畸形程度不一,根据Marx分类法,可以将小耳畸形分为四级: I度:耳廓各部均已发育,但耳廓较小,上半部可向前下卷曲 II度:耳廓仅为一由皮肤包裹软骨构成的不规则条状突起,有正常耳廓的1/2或1/3大,附着于颞颌关节后方或后下方,耳廓可正常 III度:耳廓处仅有零星而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部分软组织突起内有软骨,位置可前移或下移 IV度:无耳,无任何耳廓结构,颞侧平滑 二、小耳再造的条件(重点) 耳郭再造最早的手术年龄在6周岁左右,要求身高1.2米以上。用自己的肋软骨和残耳后的皮肤完成小耳再造。一般6岁左右手术最好。此时孩子耳朵的大小已经发育到成人的90-95%,之后耳朵大小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患儿肋软骨的大小及软硬度才适合用来雕刻耳支架,太早手术,肋软骨体积小,强度也不够,做出来的耳支架容易变形。此外,大部分孩子都是5-6岁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耳朵缺陷,6岁左右为患儿手术,既能得到患儿很好的配合,也能在孩子刚刚意识到耳朵缺陷时就加以弥补,能最大程度减少耳畸形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专家建议小耳畸形患者最好在10周岁之前完成耳再造。 三、小耳再造都有哪些方式 小耳畸形分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两种。 结构畸形:因耳廓萎缩或发育不良导致的皮肤或软骨组织缺失; 形态畸形:耳廓发育完善但形态异常的畸形。 结构畸形的患者,根据患者的耳后皮肤弹性条件,通过取自体肋软骨采用直埋法(二次法)、耳后皮肤扩张半包法和全包法完成造耳,直埋法是目前国内外专家最常用办法。取肋软骨造耳优点在于再造的耳朵有感知、有温度,真正属于自己的耳朵。 肋软骨条件差的患者可采用植入生物材料或3D打印技术实现造耳。 形态畸形的患儿,在出生一周后即可通过外耳廓矫正系统进行矫正,大多数儿童无需再进行手术矫正。 (了解更多取肋软骨造耳知识,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耳之家”获取) 四、小耳再造和耳道、听力重建的顺序 多数小耳畸形患者伴有外耳道闭锁或外耳道狭窄,以及听力下降。先造耳还是先做外耳道成型和听力重建成为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 专家建议:如您的孩子有小耳畸形并且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听力下降,在治疗上,一般情况下应先造耳廓,再重建外耳道和听力重建,家长需切记。 |
|
来自: 昵称60128878 > 《疾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