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的关系,接触了几位做自媒体的同龄人。越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活该碌碌无为一辈子。 一个95后在读大三的男生,每天早晨5点起床写作,8点上课前准时在公号发文,365天从不间断。 一个和我一样刚毕业不久的姑娘,用下班后两小时的时间读书写作,写出了N篇10万+爆文后,自己开了个写作社群。 我也问过我自己,真的能够放弃每天追剧、玩游戏、刷手机的时间,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吗? 其实,大部分的废柴,并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太容易放弃自己。 这个时代喜欢逆袭的故事,从别人命运反转的传奇中,似乎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希望。 但我们追求的是速成,是快速提升,是短时间内收入翻倍,是几个步骤就能获得改变。 一旦受挫、一旦需要付出长时间努力,我们便习惯性地放弃。 大学毕业后,我也曾幻想过自己每天工作的时候脚踩10厘米高跟鞋,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样子。但穿没两天,脚踝被磨破皮后,我便彻底放弃了:算了,还是平底鞋穿着舒服。 也曾报名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课程,上了没几天的课,觉得难度超出自己的预期,报名费便彻底打了水漂。 手机里下了4个瘦身app,一开始很有兴致地跟着训练课程做动作,没过多久又坚持不下去。 我们总叹成功来得慢,却没有反思过总是轻易言弃的自己。 02 前几天大学同学聚会,见到了许久不见的W君。 学生时期清瘦的少年模样,毕业一年多竟发福得如同中年大叔,身形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聊天之后得知,毕业后,他觉得自己适应不了上班生活,干脆从实习公司辞职,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加上一点网络兼职的收入生活。 在家宅了一年多的他,没了别人监督,成天日夜颠倒,通宵打游戏、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严重缺乏锻炼、三餐饮食不均、缺少社交生活的他,眼神变得呆滞又浑浊,我们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总是要反应一段时间才能理解。 看着他的样子,我确实能感受到:低质量的长期宅家生活,确实能改变一个人的心灵、谈吐、甚至是样貌。 大部分的废柴,都过着不自律的生活。 有多少人,从大学毕业出来之后,抛弃了学生时代的求知欲望,抛弃了学生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他们停止了学习、固步自封,将自己囚禁在得过且过的牢笼里,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他们宁可宅着,虚度光阴,也不肯为自己充电、提高,放弃了求知欲,不肯学习新的技能。 堕落有多容易,自律就有多难。 那些自律的人,往往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当你沉迷于安逸与舒适,不再约束自己,势必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社会淘汰。活得很累,却又无法挣脱。 03 闺蜜打电话给我,说她准备辞职。 “今天瞄到了刚转正的那个新人的工资条,居然工资比我还高?有没有搞错,我在这家公司可是做了一年了诶,她才来了三个月!” 听到闺蜜气急败坏的声音,我沉默了。 我见过一次闺蜜工作的状态。那天去她家,她叫我等她一下,她手上有份报告明天就要交,所以晚上只好赶工。 我坐在她的旁边,发现她是这样写报告的: 查了查几个数据,正要开始打字,手机突然收到微博提示,于是她解锁开始看了起来。 “你看这个好好笑哈哈哈哈”,闺蜜把那条微博给我看之后,又点开朋友圈,一张一张地点开别人的照片,该点赞的点赞。 等朋友圈刷到没有新内容后,她终于放下了手机,准备开始写报告。 写着写着,电脑屏幕下方突然弹出一个娱乐新闻的小窗口,闺蜜便又停下了工作,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各种八卦。 结果,那天直到我回家,闺蜜的报告还是迟迟停留在开头没有进展。 我猜她在公司里也是类似的状态:拖延,注意力散焕,每天将手机刷到没电才开始做正事,每次都赶在deadline前才能勉强完成任务。 大部分的废柴,都有着拖延的毛病。 学习新的知识、进行一项有挑战的任务,我们的大脑中某个部分就会发出疼痛的信号,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选择“待会再说”。 然而拖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我们一边焦虑、一边厌恶自己。 塞缪尔·约翰逊说:“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通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逃避是可耻的,也并没有用,只有行动才是治疗拖延的最佳良药。 每一种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有人喜欢功成名就,有人觉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足够快乐潇洒。 但无论哪一种状态,轻易放弃自己、不自律、拖延,这三点都不会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