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曼生之后又一文人,他开创紫砂胎锡包壶

 闲情偶的 2019-02-24



清代文人陈文述在《画林新咏》中写到:“山阴朱石梅仿古,以精锡制茗壶,刻字画其上,花卉、人物皆可奏刀,人以之比曼生砂壶。”


关于陈曼生,我们都知道他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那么,这位可与曼生比肩的朱石梅又是谁呢?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紫砂胎锡包壶的发明人。

 

朱石梅刻、杨彭年制 紫砂胎六方三镶锡壶


朱石梅,名朱坚,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善画墨梅、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风致,尤精铁笔,竹、石、铜靡不工。

 

▲杨彭年制、朱石楳刻 井栏形制三镶锡包壶

近年来,在拍场上朱石梅的传世佳作,也经常拍出高价,现已突破百万。


朱石梅·茄段

▲2015年,北京瀚海秋拍

成交价149.5万元人民币


朱石梅制用霖款·凸雕篆书四方壶

▲2013北京保利国际秋拍

成交价120.75万元人民币


朱石梅·白泥西厢记长方壶

▲2014年中国嘉德国际春拍

成交价189.75万元人民币


但是朱石梅留给后世最深刻的礼物,当属他创造的砂胎锡壶,并能在砂壶或锡皮上刻绘花卉、人物及铭文;他还在壶之流、钮、把处镶玉,世称“三镶壶”,风靡一时。


成书于1852年的蒋茞生《墨林今话续编》记载,沙(砂)胎锡壶是朱石梅创制。


历史也一直沿用了这个说法,公认朱石梅为砂胎锡包壶创始人。

他除了亲自动手做一些紫砂器和砂胎锡包壶外,还和一些紫砂名家合作,制作了不少经典作品。许多资料提及与他合作的是杨彭年、申锡、吉安等。


在清代,就有许多人收藏朱石梅的壶,《阳羡砂壶图考》上卷记载:“听泉山馆藏(朱石梅)夹锡壶一具……款署:道光丙戌三月石梅制九字行书。”

 

▲清中期 朱石梅制珊林铭六逸尊兄“石鼓”锡包紫砂胎壶


到了民国时,他的壶更为藏家喜爱,已故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曾云:“吴寒匏喜山阴朱石梅所制之锡壶,偶于朋好家见之,即记其铭识及形式,久之,成《石梅锡壶录》一卷。”


而在近现代,朱石梅更是许多收藏家追逐的对象。郭若愚《镶嵌重裹不相宜·读后》一文中说,台北宋绪康先生收藏朱坚壶甚多。

 

▲朱石梅为眉寿老人制诗文梅花图锡壶


大画家唐云以收藏八把曼生壶闻名天下,而他收藏的朱石梅也不少。上面提到的,拍出120.75万元人民币的凸雕篆书四方壶,就曾是唐云旧藏。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及“文革”等多种因素,到今天传世的石梅壶已是稀少。当今,朱石梅的各式紫砂壶多藏于博物馆,也有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中。


 

 ▲杨彭年制朱石楳刻井栏形制三镶锡包壶

沙志明收藏


南京紫砂收藏大家,有“金陵壶痴”之称的沙志明收藏有杨彭年朱石梅合作的井栏式锡包壶一把,通高:8.4厘米;壶身刻有“抚石鼓古文古一杯,水胜秦时火,石梅镌,应冠山一兄清玩”。另一面刻有写意梅花,壶内底款为“杨彭年制”方印。


 

▲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藏


台北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藏有一把朱石梅杨彭年合作包锡砂胎方壶。正面隶书阴刻“茶甘留舌本,余味在胸中”。署款“庚寅春日石某作”。庚寅为道光十年(1830)。背面刻绘“春江水暖”图,单刀铁笔,线条流畅,深浅有致。


前有钱塘才子陈曼生,后有山阴才子朱石梅。紫砂与文人,总是有着奇妙的缘分,正是这奇妙的缘分推动着紫砂艺术不断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的绚烂壶艺。


 ·  感 ·  谢  ·  阅  ·  读  ·

玩壶

开壶指南

拿壶方式

养壶重点

鉴别

泥料真假

一厂老壶

假壶鉴别

壶型

全手半手

壶型大全

曼生壶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