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的国民性与个人魅力

 昵称pM020 2019-02-24

读过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已经两周多了,一直在回味读这本书给我所带来的一点感觉,或者也可以叫做思考的东西。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是我读的村上先生的第二本书。在读完《海边的卡夫卡》之后,一口气买来了他的《假如真有时光机》《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以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作品。

讲真的,目前我已经认真读过村上先生的四本书,加上一本粗翻过的《挪威的森林》的话,我已经看过他的五本书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找到非常喜欢他的作品的理由,至少读过的这五本都没有让我想突然起身,说“我太喜欢这部作品了”的冲动。

可能这是出于对他是一位日本作家的偏见吧。

但是读过他的这几部作品后,我又非常非常喜欢他这个人,尤其是读完《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的时候,对他肃然起敬,甚至非常崇拜。

不过这样,就又跟对他是日本作家的偏见冲突了,真是奇怪的感受。

不管了,总之是非常喜欢他了。

我不是因为他的作品喜欢他,而是因为他的跑步运动,他的马拉松观,以及他的个人魅力。

不知道村上先生哪天万一知道他的崇拜者当中有我这样一个切入点及其不一样的人,会有什么想法。

这个也不管了。

我想说说村上春树的一些马拉松观,以及他的自律,他的原则。

村上春树在1982年之前,也就是在写《寻羊冒险记》的时候,就开始正式跑步,从那会儿至今,三十多年,他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步或游泳一个小时,一年跑一次全程马拉松,并且出场参加铁人三项赛。

马拉松赛的全程是42.195公里。

村上对自己参与马拉松比赛设定的目标是:

坚持跑到终点
中途不停下来步行
享受比赛

他很明确的提醒自己“马拉松是跑的比赛,不是走的比赛。”

他在马拉松的赛场上决不步行。

他说,“我可不是为了走路前来参加这场赛事,而是为了跑步才来的。”

“不管奔跑速度降低了多少,我都不能走,这是原则。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想跑完这场比赛就难上加难了。”

他的原则影响了我这几周的跑步观,我把他对自己的警示做了篡改:“既然是跑步,为什么要用走的。”

他对认定了的事情,足够热情,足够认真。

为了参加铁人三项赛,他57岁的时候,还为了参加铁人三项赛苦练自行车。在铁人三项里,自行车是他的弱项,自行车的练习也总是拖到最后。

在比赛开始前的两个月,他开始练习自行车。他的目的是,让身体习惯自行车,在比赛的时候练出专用的肌肉来。

村上并不是说要练出好看层面的肌肉,他想练就的,是肌肉记忆,在57岁的时候。

我们人体的肌肉是有记忆的,就是说你做一个动作,经常性重复之后,身体的肌肉就会形成习惯,下次不用经过大脑的反应,就可以自然产生反射行为。

他的自律也好,认真也好,还印刻在他作为职业小说家和作为读者的一面。

坚持做一个小说家是多么严酷的事情,村上春树绝对一清二楚,刻骨铭心。

小说这种体裁就好比职业摔跤的擂台,不论什么人,只要心存此意,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参与进去。但是跳上擂台容易,要在擂台上长时间的屹立不倒却绝非易事。

村上春树在这个擂台上已经坚守了四十年,并且绝对算得上功成名就。

他说过,他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而写小说似乎也不是头脑活跃的人适合从事的工作。当然,写小说必须拥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修养和知识。

天生才华横溢的小说家哪怕什么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么,都能自由自在写出小说来,就仿佛泉水从泉眼中汩汩涌出一般,文章自然喷涌而出。

但村上春树自认为不是这样的天才作家。

任凭我如何在周遭苦苦寻觅,也不见泉眼的踪影。如果不手执钢凿孜孜不倦地凿开磐石,钻出深深的孔穴,就无法抵达创作的源泉。要想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打算写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凿出深深的孔穴。
然而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久而久之,就技术或体力而言,我都能高效地找寻到新的水源,在坚固的磐石上凿穴钻孔;感觉一个水源变得匮乏时,也能果决而迅疾地移到下一个去。

我认为,思考能力多是从记忆中提取,而记忆又一定是早早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对于村上来说,他储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占绝大比例的,来自他非常广泛的阅读。

村上的父母都是日本国语老师,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他非常热衷于读书。父母即使对村上在学校的表现尤其不满,也从来没有对他说过“别看什么书了,好好复习迎考”之类的话。村上说他为此必须感谢双亲。

在学校念书期间,他自认为最大的安慰就是交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以及读了许多的书。

说到书,我就像握着铁锨往熊熊燃烧的炭窑里乱铲乱投一般,一本又一本,如饥似渴地读过各种类型的书。

他不爱学校,不喜欢学校的课程,但他用阅读这种行为,为自己构筑了一所大学校。

阅读在极大程度上拉伸了他视野的广度和深度。

我觉得通过涉猎各种类型的书,视野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的“相对化”了,这对于十多岁的我也有重大的意义。
就是说书中描写的种种感情,差不多都感同身受地体验了一番,在想象中自由地穿梭于时间和空间之间,目睹了种种奇妙的风景,让种种语言穿过自己的身体。因此,我的视点多少变成了复合型,并不单单立足于此刻的地点凝望世界,还能从稍稍离开一些的地方,相对客观地看看正在凝望这个世界的自己的模样。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地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可是一旦从好几处视点眺望自己所处的立场,换句话说,一旦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别的体系,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起来。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姿态。通过阅读学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收获。
假如世上没有阅读,假如我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我的人生恐怕要比现在更加凄冷、更加枯瘠。
对我而言,阅读这种行为原本就是一所大学校。

除了读书、除了写作,除了在跑步上的绝对自律和坚持原则,村上更大的魅力在于他的认真、他对自己作品的绝对负责。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他写到最初想要将作品打入美国市场的经历。

他的作品的美国代理直截了当的告诉他,她无法受理不能用英语阅读的作品。因为她要自己阅读作品,判断其价值,然后进行工作。自己阅读不了的作品,不能促使她开展工作。

对于村上这样一个日语写作的作家,当然不能直接写出英文版给代理。

面对这一问题,村上的做法是先准备好足以令人信服的英文译本。

他在美国自己寻觅译者,委托他们翻译他的作品,之后再自己亲自核对译文(村上也是英译日的翻译者),然后将译成英文的稿件拿给代理,请她卖给出版社。

当然,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如今,他的作品被译成五十多种语言。他的作品在各种文化的种种坐标系中得到肯定。在世界各地,都有最信赖他的读者。

就是这样的村上春树,他的生活里,主要的,就是写作、跑步、读书三件事,而也是因为能把每一件都做到极致,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村上春树。

“日本作家”是村上春树的国民性,但他的魅力没有限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