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讲堂:神入,一种陌生的人际亲密交流方式

 endjiami 2019-02-24
幸福讲堂:神入,一种陌生的人际亲密交流方式

神入,又翻译成共情。
是一个外来词,英文叫empathy。这个词,由于它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在西方越来越成为一个流行的词汇,时常被人谈论。


我们现在有个词,叫换位思考,好像和神入有点近,但是它比起神入的微妙意义,要差多了。


神入的原始定义是:“一个人试图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以他的眼光看世界。好像是穿上别人的鞋子,去感觉他的经验,思想,情感。”
“一个人感觉另外一个人体验状态的心理过程。”


了解神入,最好从了解它不是什么开始。


最形象的一个说法,是用手做比喻。你看到一只手,而后开始注意它的形状,色彩,气味;你开始想到它的功能,比如,一只有纤长手指的手,你想到:“啊,这只手弹钢琴不错。”或者,一只大而有力的手,你想到,“它要是握着我的手的话,感觉不错。”你对这只手,还产生了各种各样感觉上的反应:“啊,这只手看起来很粗苯;它的样子不好看,怎么那么多节啊。”或者“这只手给我婉约缠绵的感觉。”请记住:这一切都不是神入。


神入是什么?神入是试图去感觉这只手的感觉。换句话说,是去体会对于拥有这只手的主人来说,它的内部感觉:酸,痛,冷,热?轻,重,干,湿?


神入包括感同身受。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大陆的翻译是共情,它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但是神入并非只是共情。


联系到生活中的人际对话,我们来看看什么不是神入。


她说:“他离开的时候,我很恨他,我觉得他太不负责任了。但我一直忘不了他。”


你的大脑飞快地旋转,而后问道:“他是不负责任吗?他怎么不负责任呢?你说说具体故事吧。”



这个回答是在试图调查事实,这不是神入。


或者,你说:“你不必把他放在心上啊,像他这种人,值得你那么留恋吗?天涯何处无芳草啊。”



这个回答是在劝慰,建议,这不是神入。


神入是什么?下面是一种:


“啊,你恨他,很强烈的情感啊!而且你觉得他不负责任。但你好像对他的情感很矛盾,虽然恨,但是还是有种……依恋?”


神入就是这样一种紧贴说话者内心流动的行为, 中国语言中有“体贴”二字, 很形象的一个词, 而神入, 不仅含着体贴,
而且还是心贴。


那么神入的意义是什么?它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记得多年前,有个来访者,在咨询结束后,曾经很感动地在一个论坛上发过一篇帖子。帖子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只是感到一个不完全认同你,不完全接纳你,或根本就不认同和接纳你的人在用另外一种视线来看待你。可是现在我感到了,一个完全认同你,接纳你的另一个自己,在用另外一种视线来看待自己。”


这就是神入要达到的其中之一目的。通过神入,瞬间,我似乎变成了你。可是,这又不是完全的你,如果只是又复制了一个你――你依旧还是会孤独,而是一个似乎有着三头六臂可以在你的里外进进出出的你。你感到被认同,同时你又感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完全明白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不会被你单一的视角所卡死的人。比如,在上面那一句回应中,前面的呼应不过在进一步展开说话者的已经说过的意思,但最后一个词:“但是还有种……依恋?”
却向说话者的还没有说出来的方向向前悄悄推进了一步。我们不妨想象:说话者也许会接着说:“啊啊,正是……”“依恋”这两字把说话者的内心的话匣进一步打开了。


神入有浅层的深层的,同样它能够达到的效果也有浅层的和深层的。以上那位来访者的叙述,显然来自深层神入的效果。深层神入进到你很深,由于如此之深,你开始体会到一个自己未曾体验过的自己。有不少心理学的书冠以这样的名字:“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你所不知道的你自己”,如果要问,这些自己是怎么被遇到的?我以为它首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深层的神入。深层神入的结果对神入者和被神入者来说都是有点奇怪的,被神入者的体验如上所说,而去神入者呢?在不断遭遇一个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着和你不同意志思想感受历史的他人的时候,你的自我疆野将不断遭遇挑战,从而得以扩大,你可能会体会到一种无我或称共我的状态。你开始发现人心最深刻的联接。


所有道德,爱的真正基础,在现代,我想皆基于神入,(当然神入之上还需要其他)。悖论的是,道德,爱的发展其实和主体性的自我发展相互关联,换句话说,你越有真正的个性,你就越容易做到神入;你越发展你的神入,你就越不得不发展真正个性化的自我。据说,60年代前生的人,善于服从,认同权威,不谈自我;而到了80年代后生的人,最口头禅的一句话叫做:“我认为……”
这让60年代的人很头疼。我以为,正因为有那样的60年代生的人,就培养了这样的80年后代生的人,他们是如何培养出来这样的80年代的人,对许多60年代人来说,似乎还是一个谜。我想说,造成这两种极端的倾向,如果他们的矛盾难以调和,其实就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他们都未曾很好地发展他们的神入。虽然神入之本能我们从幼儿时就开始拥有,潜在地,因人而异,我们也会不自觉发展出不同程度的神入能力,但是,普遍来说,我以为它还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未被珍视的处世方式。我们的教育是技能知识教育,功利教育,填鸭教育,这里面没有神入的位置。同样一个浮躁和高度功利化的社会,必然疏离神入,使它成为紧缺品但缺不自知。


如果有可能,我以为,所有的中学,大学,成人继续教育,都需要将神入纳入必修课。


至于心理咨询师,他们应该是学习神入和主体性发展的先锋,可惜,他们不少人的训练中被更多的“快速修理,迷幻催眠技巧,大师卓越分析”所催眠。神入,这个字眼是如此熟悉,其实也是如此陌生……


在这篇文字的临了,我想,还是应该提供一些简单的技巧或态度,好让我这里所说的神入不要成为一个云里雾里的东西。你可以试试看,按以下的态度做做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1


你可以注意觉察在你心中升起的本能的和神入不同的反应模式,比如以上所说的,调查事实式,劝慰建议式,外部功能感受式,自己感觉式。当你能很快敏感到自己已经不在神入态的时候,你就容易再回到神入态来。

2


神入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你只需要不加评判地如实沿着对方心理流走就行了。你没有责任需要帮助对方什么,要是对方很难过,你并不需要急着做些什么让对方感觉好起来。

3


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保持好奇,这是神入的关键之处。如果你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不感兴趣,你无法神入。

4


别自以为你已经很懂对方,其实我们永远都不会完全懂别人,这同样适用于自己。这个态度叫“未知的态度”。在禅宗里又叫“初学者的心”。我们的心总是在流变之中,所以我们不好预设别人的心下个时刻在什么地方。有这种态度者,会引向每天的太阳都不一样的感觉。

5


学会提问。从不同角度提问,以理解对方。好的提问是给与对方心灵的美好礼物。

6


不时地将自己理解到的关于对方心灵的告诉对方,这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理解对了。时不时地问:“我理解对了吗?”对方就会很容易地告诉你,是或者不是。

7


神入需要自己的心比较安静空明。当自己的心比较乱的时候,很难做到不带扭曲地看对方的心流。所以,当自己心很乱时,与其心不在焉,不如告诉对方,自己现在很难认真倾听,如果对方需要的话。

8


当对方说的某些东西引发自己极为强烈的情感的时候,这是清理自己内心世界的好时候。问自己,为什么我现在会对他说的这些反应这么剧烈?他说的这些触动了自己的什么? 

(作者:韩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