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榕:科创板来了 “老板”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天承办公室 2019-02-24

第四个层面,我们在前面已讲过了发展科创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因为,要改变它的交易制度,不仅对资本市场,甚至对其他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另一个层面,投资者对科创板讨论最多的是,科创板注册制的实行会让股票大量上市,对资金造成分流,那么会否冲击其它板?这一点必须是我们监管层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给资本市场带来风险,表明这个改革不成功。因此,如何来设计科创板,既不带来风险,又要顺利推出,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点击下方第8课视频了解详情!

或阅读精简版文字!

科创企业

允许VIE上市,五套上市标准

《实施意见》核心要素:

 从行业角度,根据证监会和上交所密集发布的一系列文件,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方向主要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上市公司角度,上交所对上市公司的盈利和营业收入要求有所放宽,但与之配套设计了 5 套对应的市值指标;此外科创板亦支持 VIE 架构企业。

      1【允许VIE上市】

放开 VIE 和特殊股权结构限制:根据实施意见,允许具有 VIE 结构以及特殊股权结构(同股不同权)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上交所负责审核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上市标准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健全, 审核形式以问询为主,最后由证监会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注册申请的核准。

      2【5套上市标准】

上交所明确,发行人申请股票首次发行上市的,应当至少符合下列五项上市标准中的一项,发行人的招股说明书和保荐人的上市保荐书应当明确说明所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

① 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② 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③ 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④ 四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⑤ 五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医药行业企业需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试验批件,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科创推出

不能冲击整个资本市场

      第一种方法:在科创板也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① 首批发行数量有限,预期在20-30家

试点初期科创板发行的力度节奏偏谨慎。我们预期假设2019年全年IPO发行规模相比2018年大致持平、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IPO仍维持常态化节奏、科创板募资规模占据沪市新股募资总额的约一半左右的前提下,初期2019年发行规模在200-300亿元,发行数在20-30家,会一定程度上分流其他板块IPO规模,大概率延续取消预缴款机制下,对二级市场资金分流影响较小。

② 独角兽中的巨无霸公司未必首批上市

独角兽的巨无霸公司,未必会在首批上市。市场曾经有所争议:一种声音认为首批不会让这些公司上市,但会延迟上市;另一种声音认为可能不会让它们上到科创板,尤其是VIE结构。不过,《实施意见稿》向VIE架构打开大门。

因为,未来科创板的发展正是需要这样一些公司助力。如果在结构及制度层面有所限制,并不符合科创未来的推进。因此,我在《实施意见稿》公告之前,我曾说过“这些都不是障碍,一定会消除掉的,即便是修改法律也要让它上市”。那么,为什么首批未必上市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容量。我们的注册制一定是可控下的注册制,不是各个区市领导去调研过的公司都会上市,那可是要几千家公司,这个根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应该怎么办?

③ 市场调节:市场的强弱程度决定科创板

我认为大家不用担心,一定会有一个计划。市场自发调节,只要市场走得很强,意味着市场没风险,那么科创板IPO会加快速度。比如发现科创板上了20家,结果二级市场还走得挺好的;那么紧接着推出30家,市场还很好;再推40家,市场如果还很好,再接再厉推50家。以科创板的IPO能发多少、按照什么节奏这不是由监管层决定的,而是由市场的强弱程度决定的。所以,投资者需要明白,市场如果涨的太快,科创板股票就会上很多;市场要么涨的比较慢或要么来回折腾,那就是我们H333大行其道之时。

      第二种方法:引进长线资金做强资本市场

我们的市场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整体的资金面并不充裕。但为了让科创板能够顺利地成功上市,让它担负起我们未来经济转型的任务,应该让资本市场变得强大,如何变的强大呢?第二个办法就是——引进长线资金。

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是它的生命,所以我们的改革一定会去除影响流动性的障碍。当前,投资者已经看到,监管部门开始不敢乱限制一些交易性的行为,同时也开始尝试制度性的变革,做这些都是为了引进长线资金。资金不够就多引进资金,这也是2019年初,投资者在传央行可以直接买股票等类似消息。我们的监管部门也在制定策略,如何有序引进长线资金成为一个长期都要做的事情。

只有消除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障碍,那么银行理财资金、养老金等各方面的资金将会陆续进场,但前提是市场必须要有赚钱效应。怎么才有赚钱效应?


科创板

双刃剑,需做好预期管理

只要让股市涨一段时间,就能够实现预期管理,我想这其实就是预期。大领导也讲过了必须做好预期管理,尤其是越想科创板推出,就越会考虑这些问题。毕竟不能光说改革,最好让大家有个好的预期。预期不好,风险就来了,而预期好就没风险。所以,这个动作监管层一定会去做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科创板的推出可能是双刃剑。但是,我们经过前面那些分析,发现也没有其它的路能走。股市往下走肯定出问题的,一定会出大风险,这不是科创推出的初衷,肯定不可以。

因为,如果主板市场走的不好,则科创推出的节奏就会慢下来,改革也会更加谨慎;但如果我们资本市场风险不大,走势坚挺则科创企业上市数量越多,对我们的科创板支持,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就更大,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连我们都能想到这个问题,我想监管层各个方面都能思考这个问题。至于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什么样的方法,只要他有紧迫感,就一定会有应对之策。

那么,什么才能给他紧迫感?只有跌才会让监管层有紧迫感,涨反而没有紧迫感。无疑这一点是对投资者有利的,投资者最怕跌。只要股市上涨,我们洪攻略的2018年底策略《2019,逆风飞扬》的逻辑会一直延伸下去,这个逻辑可以贯通2020年,甚至到2021年。

核心观点

科创是一个长期战略

因为,科创企业还有个特点,它不是那么快见效的,研发投入有个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会有成果的,所以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既然是长期战略,长期的驱动因素已经明确,投资者就不要把实际行情看得太短,也不要被市场简单的波动吓坏。因为这是一个既定的大战略、长战略,只要把这个逻辑思路搞清楚了,这个科创未来的机会就很简单了。

因为下一期我们讲投资机会,你才敢去抓、才知道怎么去抓。毕竟注册制下有很多企业可以上市,如果交易制度一改,波动性尤其是短期的波动性一定会加大的。不仅投资者,即便是监管层也必须做好预期管理。不要被市场简单的波动吓怕,最后又改回去了,那么改革就会彻底失败。所以,科创板会如何影响资本市场,这是所有人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它的制度设计、推动进度、上市节奏、市场反应,都会对A股其他的板块产生直接影响。

当然,我们可以见招拆招,用洪攻略的思维来讲等它靠得更近一点,我们看得更清楚一点也来得及。因为,我们知道科创的大脉络,我们操作上有应对之策,即大极端大交易、小极端小交易;我们择时,有四季轮回的应对策略;我们有整个抓主要矛盾的方式方法,洪攻略不怕。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个层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