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方方面面超越别人。为了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几乎高达九成的爸爸妈妈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家长却以为这是孩子天生下来的性格,并无大碍。 事实上,内向很容易发展成自卑,而自卑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以下三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自卑感: 1、大小事都由父母代劳、过度保护孩子的家庭 如今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很多家长包揽了一切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大小事物,让孩子真正享受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福利”。 不舍得孩子受苦,不舍得孩子劳动,这看是爱孩子的表现却是在害孩子。会使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将来长大后出了社会不但会让别人瞧,还有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凡事都比别人差,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2、总喜欢打击孩子,只批评不表扬的家庭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同时也有优点。如果父母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长时间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长期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指责下长大的孩子,往往自卑感会比较重,而且他们的性格会比较内向孤僻。 3、对孩子期望过高的家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并没有错,但往往“期望越高 失望越大”,如果家长一味的用最高要求来管束孩子,达不到要求就没有“好脸色”,这将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当他不能完成父母种种要求时,内心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会形成自卑心理。 那么,如何锻炼孩子的自信心?掌握这几点要则让孩子不再自卑: 1.善于倾听 孩子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时候孩子说的话得不到大众的倾听和认可,所以家长别总是忽视孩子的倾诉。如果孩子说的话总是被忽视或是被驳回,那孩子心理自然就不敢说话,不敢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自信。家长一定学会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忽视孩子说话。 2.给予鼓励 很多孩子生来比较内向、胆小,或是孩子遇到困难不敢前行,这时候都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反而不能说反话刺激孩子、鞭策孩子。当孩子进步一点点或是成功了一点点,家长都不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和奖励,这对于孩子建立自信心有莫大的帮助,孩子在积极正向的鼓励下也会越来越自信、勇敢。 3.提供空间 孩子自信心低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来自家长的把控,很多家长习惯给孩子做主,不等孩子做出选择和思考便下结论和决定,导致孩子内心越来越自卑。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让孩子自己选择今天穿什么衣服、是骑车还是走路,是吃饭还是喝汤等等,这些小事的选择都会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4.互相认可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内心还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当父母和孩子互相认可的多了,自然也就有自信心了。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展现出你对孩子的信任;或是让孩子帮助你完成某件事,让孩子体会到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建立起孩子对万事万物要勇于尝试和面对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在建立自信心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不要对孩子乱发脾气,也不要总是对孩子表示自己的不满和负面情绪,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要拿孩子随便攀比。一个良性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是锻炼孩子自信心很重要的基础,掌握住上面介绍的这几点要则方法,才能更快、更稳、更好的帮助孩子锻炼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