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项训练 | 2019年高考题型专项训练:第25题

 九宫格日记 2019-02-25

新学期已经开始,高三冲刺仅剩100天左右,很多学校已经进入二轮甚至三轮复习。分数占比近一半的选择题仍然是复习的重点,新学期伊始,让我们一起跟随吉林前郭五中牛金魁老师,再次专题复习研究全国卷24-35题选择题吧!专题研究分为四部分:真题再现、专题指针、核心突破、能力提升。其中专题指针与核心突破部分大都参照许多伦主编《冲锋舟高考导航·历史》,特此说明。诚挚感谢牛老师对历史园地的大力支持!

题型专题  25题研究

(秦汉: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的定型时期)

真题再现

1.(2010·全国课标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2011·全国课标卷)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3.(2012·全国课标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4.(2013·全国Ⅰ卷)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5.(2013·全国Ⅱ卷)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6.(2014·全国Ⅱ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7.(2015·全国Ⅰ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8.(2015·全国Ⅱ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9.(2016·全国Ⅰ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10.(2016·全国Ⅱ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1.(2016·全国Ⅲ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2.(2017·全国Ⅰ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3.(2017·全国Ⅱ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14.(2017·全国Ⅲ卷)《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5(2018·全国Ⅱ卷)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专题指针

2010~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客观题对“秦汉时期”考查情况表

年份

试卷

题号

考查情况

考点

2010年

课标卷

25

柳宗元对郡县制的评价

秦朝郡县制

2011年

课标卷

25

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

南北朝经济发展

2012年

课标卷

24

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豪强大族

两汉的政治制度

2013年

全国Ⅰ卷

25

汉—唐—宋儒家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全国Ⅱ卷

25

汉—唐—宋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的演变

2014年

全国Ⅰ卷

/

/

/

全国Ⅱ卷

25

秦律在魏晋时期的变化

法律儒家化

2015年

全国Ⅰ卷

25

汉代外戚干政的历史背景

两汉的政治制度

全国Ⅱ卷

25

汉宣帝强调地方吏治的重要性

两汉的政治制度

2016年

全国Ⅰ卷

25

汉代的庄园经济

两汉的经济发展

全国Ⅱ卷

25

汉唐间选官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选官制度

全国Ⅲ卷

25

秦汉政治制度的延续性

秦汉政治制度

2017年

全国Ⅰ卷

25

西汉郡级政区的变化

汉代的地方治理

全国Ⅱ卷

25

两汉—魏晋以后史书修撰体制的变化

重史传统

全国Ⅲ卷

25

西汉前期的经济发展

西汉的经济发展

2018年

全国Ⅰ卷

/

/

/

全国Ⅱ卷

25

西汉初年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西汉的经济发展

全国Ⅲ卷

/

/

/

根据上表可知,全国新课标卷客观题第25题的考点分布,2011年全国课标卷“南北朝时期的货币使用情况”命题在南北朝时期;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24题考查了“汉武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豪强大族”;2014年全国Ⅰ卷“唐朝儒佛道的政治地位”命题在唐朝时期;2018年全国Ⅰ卷“唐朝藩镇格局的影响”命题在唐朝时期;2018年全国Ⅲ卷“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命题在宋朝时期。其余试题均在秦汉时期。

【本阶段考查特点】

考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纯粹考查汉朝的政治(包括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这是全国卷25题的主体内容。

一是考查秦汉王朝开创的制度文化对魏晋、唐宋的影响或者在魏晋、唐宋时期的历史变迁,如2013年全国Ⅰ卷“儒学从汉唐‘周孔之道’到宋以后‘孔孟之道’”题、2013年全国Ⅱ卷“汉—唐—宋土地制度的演变”题、2014年全国Ⅱ卷“秦律在魏晋时期的变化”题、2016全国Ⅱ卷“从汉朝到隋唐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题、2017年全国Ⅱ卷“两汉—魏晋以后史书修撰体制从私修到官修的变化”题。

核心突破

★ 历史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220年东汉灭亡的时期,这一阶段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上,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经受了打击并实现复兴,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统治思想由法家独尊到兼采百家日益成熟,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补充】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从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到589年南朝陈灭亡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

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动荡;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政治,南朝时逐渐衰落;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交融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

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科技、文艺的进步,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体现出南北差异、区域特色。

这一时期的内容教材叙述偏少,很多都是过渡性和衔接性的知识。如讲唐朝三省制的形成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其它如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南北朝的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等都属此类。


一、剧烈变动中的社会转型

1.从周制到秦制

西周创建的“天下共主”的分权政治体制,具有明显的贵族色彩;秦朝建立的大一统的君主“独制”,表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出现巨大变化,可谓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以及实行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和统一货币与统一度量衡等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这是评判秦朝历史地位的根本标准。

2.统治集团的更新

(1)“布衣将相之局”的形成

过程:①战国时期各国变法都将废除世卿世禄制列为主要内容,通过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官吏;②秦末战乱、楚汉战争进一步冲击了世卿世禄制,秦末农民大起义发出了“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③刘邦及其开国功臣大多出身低微,在汉初形成了“布衣将相之局”,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

影响:①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对其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②“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使其保持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不那么森严,注意选拔人才、提倡节俭等。

(2)士人政府的出现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之际,掌握文化知识的“士”提出了不同的救世方案。秦朝建立后,其文化专制政策将士人推向皇朝统治的对立面。秦朝和汉初,主要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汉武帝时代,他接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和旨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学制度(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最终形成了“士人政府”的新局面。

3.统治思想的调适

(1)法家因主张激进社会变革,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战国、秦朝被奉为治国指导思想。

(2)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因主张虚无和因循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期的政治生活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不仅官员的选拔以儒学为准,而且儒学成为统治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于巩固国家统一,传播思想文化有其历史作用,但同时钳制了学术的自由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提示】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家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及其认识:①继承发展:继承了先秦儒家“仁政、民本、教化”的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思想。②认识:先秦原生儒学更具民本主义色彩,而汉代儒学专制主义、君本主义色彩更强,董仲舒主张的“尊君”与“大一统”,最直接反映了汉武帝时代中央集权帝国的政治需求;他虽建议“罢黜百家”,但其新儒学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学说,尤其是他强调法治,形成外儒内法的思想,这种儒表法里的统治思想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对于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对于农业社会人们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行为规范和心灵皈依。

4.世家大族的崛起

【提示】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的百余年里,当时虽有豪强,无所谓门阀。汉武帝时期,儒学的官学化和礼教的制度化,一部分大族富室与儒术礼法相结合,形成一批世家大族。

途径:察举制的选官标准逐步从品德才能变为门第族望,大族大姓通过左右社会舆论,操纵选举,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力量;通经入仕,形成了一批累世公卿的家族。

表现:政治上,连续数代出任中央和地方高官;经济上,拥有规模巨大的田庄,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思想上,家学渊源。

影响:豪强地主及其田庄经济在本州、本郡具有控制地方的权势和力量,极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东汉末年,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统一国家构成了巨大威胁。

【提示】 当时豪强地主的田庄大多为聚族而居,依附农民大部分是豪强的宗亲,田庄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关系与血缘关系融为一体的社会组织。田庄中剥削压迫的一面并不排除亲属间互帮互助的另一面。


二、经济政策的调整

1.西汉初年:商贾势力的迅猛发展

原因:①汉初统治者政治上抑制商人、经济上不抑商业的政策;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③关梁无禁,不收关税;④吕后惠帝时,驰商贾之律;⑤地方官和诸侯王优容商人;⑥汉文帝实行“入粟拜爵”,汉景帝废弛商人不得为官的禁令,提高了富商政治地位。

影响:①商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商人甚至以财力同朝廷抗衡;②富商大贾在致富之后兼并土地,造成大量小农破产,加剧了农民贫困化;③诱使农耕者弃农经商。

2.汉武帝时代: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

典型举措: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影响:①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②抑兼并、摧豪强,削弱了地方私家势力,维护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③大大强化了国家对私人工商业的控制。

【提示】 秦汉王朝针对商人“抑大”或“抑小”的反复,实质是统治集团实行经济放任思想或是国家控制经济思想在政策上的反映,后世历代王朝概莫例外。


三、秦汉时期的法律建设

1.秦汉时期的立法活动

由于《秦律》《汉律》亡轶已久,今人只能通过现存的历史文献和地下出土的秦简、汉简等文物资料来了解当时的立法活动。

秦代立法活动的两个特点:①封建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如有《田律》《仓律》等关于农业管理方面的法规,有《工律》《工人程》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法规,有《金布律》《效律》等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法规;②行政立法开始形成,反映了世卿世禄制的贵族政治瓦解,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的官僚政治确立。

汉代的立法活动:①西汉初年,吸取秦亡教训,在法律上“改秦之弊”“蠲削烦苛”;当时,黄老无为思想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立法活动主要是清除秦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②汉武帝时期,从无为向有为的转变,法网渐趋繁密,大体完成了汉律的规模;这一时期,随着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并对立法和司法活动起着支配性作用,其主要表现,是以董仲舒倡导的“引经决狱”之风的兴起。

2.秦汉时期立法活动的成就

(1)实现了国家法律的统一;(2)制定了封建法律的基本形式;(3)逐步减轻了先秦法律的原始性与残酷性;(4)引经决狱,儒家学说和法律条文相结合,扩大了法律调整的范围。

【提示】 “引经决狱”的评价:①体现汉代统治者不仅重视法律的强制力量,还十分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这成为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点;②但从法学的角度,以儒家经典比附为罪,统治者可以置法律于不顾,任意“论心定罪”,其弊病也显而易见。

3.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

(1)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维护封建等级的统治秩序,各个等级之间、特权阶层和普通人民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平等;(3)维护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父系家长制,自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并把它神化后,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的强制作用紧密结合,父权、夫权更加强化。

能力提升

1.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 D

【分析】 材料中“中国秦汉史”“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表明是秦朝,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故A项错误;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与材料中“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不符,故B项错误;秦朝灭六国,完成统一,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打破而非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故C项错误;秦朝改变了春秋战国的封建割据状态,使中国成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为日后的政治体制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

2.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B.门阀与皇权共治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

D.初创大一统帝国

【答案】 D

【分析】 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门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产物,与秦汉时期这一时间限定不符,故B项错误;集体宰相制度应该是指唐朝的三省体制,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大一统帝国的初创时期,故D项正确。

3.史载,周代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赢政就下令取消谥法,改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谥法”的重新恢复(    )

A.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                               B.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

C.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A

【分析】 “秦王赢政就下令”和“汉初又恢复谥法”均由统治者决定,故其本质目的为维护其统治,故A项正确;秦朝的统治里没有儒家思想的因素,秦取消谥法与儒家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由前面分析可知,统治者颁布政策的主要目的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不会损害自己的统治,故C项错误;“谥法”主要与君主专制相关联,没有涉及到对地方的控制问题,故D项错误。

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答案】 D

【分析】 “孝廉”为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故A项错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故B项错误;“太祖(曹操)少机警”所举时空依然以属于两汉时期,不能体现魏晋时期的发展,故C项错误;“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5.读取下面的图示,其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

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

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

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

【答案】 B

【分析】 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最高行政长官于一身的是明太祖以后,与材料汉朝中外朝制无关,故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逐渐以中朝为决策机构,以架空丞相,以最高行政长官丞相为统领的外朝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外朝的九卿有事直接向中朝上奏,说明行政权力越来越受制于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相权的反抗,C项言过其实,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的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合而为一,故D项错误。

6.秦和西汉时期,中央实行丞相制;东汉初年,“三公九卿制”的中央职官体系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建立,形成了三公、三省两套各具实权的职官系列。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B.宰相制度名存实亡

C.决策行政职能分离

D.中央职官体制完善

【答案】 C

【解析】 秦汉时期,以丞相为首的中央中枢机构,集中枢决策与中枢行政一体,相权的强大威胁皇权,皇帝便采用分立决策和执行两大权力系统,达到分化相权的目的;魏晋南北朝的中枢机构成为三公九卿制向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一个过渡环节。

7.自吴至陈三百年中,江南户几乎没有增长;而十六国时期,北方编户就有了引人瞩目的增长迹象,北魏末年的河北括户曾使当地丁口增加了一倍之多。出现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B.南方佛道空前盛行

C.北朝国家能力更为强大

D.南朝士族更为腐朽

【答案】 C

【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仍,就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北方不如南方;江南地区人口增长很快,但户口几乎没有增长,而北方编户却出现引人注目的增长,这说明北方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更强。

8.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项)中提到:“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之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知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现象,由此推断(    )

A.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

B.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C.氏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D.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地主

【答案】 D

【分析】 材料主要论述的观点是:在南朝,由于士族制度日益衰落,士族地主腐朽、不堪重用,统治者不得不任用“寒人”(门第低微的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主流的选官方式,一直到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之后,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故A项错误;在南朝时期,选官制度依然是九品中正制,统治者任用门第低微的人“掌机要”不等于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在南朝统治者任用“寒人”“掌机要”,反映的士族制度的衰落,当时的选官标准仍旧是士族门第,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由于士族制度的衰落,统治者不得不任用“寒人”,即被迫重用庶族地主,故D项正确。

9.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

A.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

B.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C.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D.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答案】 C

【分析】 材料中“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反映出魏晋时期官学衰落,故A项错误;材料中“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只能体现出家学体系形成,与弊端日显无关,故B项错误;“学术中心移于家族”,但这些家族一般也是士大夫家族,世家大族凭借学术影响政治,成为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故C项正确;这些家族是士大夫家族,而不是普通百姓家,故D项错误。

10.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 A

【分析】 据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是受到当时动乱的社会形势的影响,说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不符,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无关,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经济水平与制度设计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不能反映其对人才选拔有何积极作用,并且九品中正制推行到后期,不利于国家广泛地选拔优秀人才,故D项错误。

11.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

【答案】 C

【分析】 本题考查商业发展与对外贸易。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玉米种子传入中国,故B项错误;汉代纺织业已出现绒类织物,罗马金币经由汉代丝绸之路流入中国,故C项正确;定窑孩儿枕属于北宋定窑的代表瓷器,故D项错误。

12.下图为汉代疆域图,南方和北方郡的面积差别很大。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南方地区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答案】 C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时期南方尚未开发,经济中心仍在北方,因此南方的经济地位更重要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南方开发程度较低,因此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不会更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南北方郡的面积差别大,北方郡面积小,南方郡面积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北方开发程度较高,是经济政治中心,人口稠密,需要分成更多的行政单位便于管理,因而北方郡面积小,而南方开发程度低,人口稀少,所以郡面积大;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图可知,汉代在南方北方均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因此南北方郡面积相差很大的与郡国并行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13.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及染料作物栽培,桑蚕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商业的互相影响

B.田庄经济多样化经营

C.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

D.小农经济的基础作用

【答案】 C

【分析】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没有商业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田庄经济确实多样化经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符合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故C项正确;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相对较大规模的,不同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故D项错误。

14.《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盐铁论·错币篇》又云:“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这表明汉初(  )

A.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官督商办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D.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复苏社会经济

【答案】 D

【分析】 材料中“弛山泽之禁”“纵民”表明汉初统治者只是放松对商业的限制,并没有鼓励商业发展的重商政策,故A项错误;交通的便利与文帝时期商业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汉初统治者只是放松对商业的限制,并没有参与实行官督商办,故C项错误;材料中“弛山泽之禁”“纵民”表明汉初统治者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复苏社会经济,故D项正确。

15.东汉时期,各郡国产盐铁者虽仍设有盐官、铁官,但仅征收租税而已,其生产与销售均由民间经营。据此推论东汉时(    )

A.手工业技术远逊西汉

B.官营商业已不复存在

C.民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

D.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

【答案】 C

【分析】 汉武帝时代的盐铁官营,加之其他抑商政策,民营商业受到抑制;东汉时期,盐铁的生产和销售由民问经营,表明汉武帝以来的盐铁官营制度被取消了,这有利于民间煮盐、冶铁业的重新兴盛。本题旨在引导考生认识到,在古代中国,许多行业的官营制度并非一以贯之。

16.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

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

【答案】 C

【分析】 西汉武帝时推行盐铁官营,将盐铁经营权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汉政府一定程度地修改盐铁官营政策,部分允许私人经营,但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不能说明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汉政府对盐铁官营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地修改,部分允许私人经营,说明官营经济由之前的膨胀转向收敛,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只能体现民意影响着政府政策,并不能左右政府决策,故D项错误。

17.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 B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及重要概念的理解。察举制主要实行于汉代,从题干可知,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依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由地方向中央推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形成了儒学独尊的局面,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可知,由地方根据儒学修养和道德声望推荐人才的制度有很多弊端,在汉代儒学知识往往由一些重要的家族掌握,故而儒学修养高的人才往往就出自于一些家族,所以东汉以后就形成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地方推荐的人才固定地出自于一些家族的现象,必然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项正确。郡县制实行的基础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地方推荐人才与郡县制本身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18.“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

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

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

【答案】 D

【分析】 材料中考查的是先秦“黄老之学”与汉代实行的关系,不是说明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A项错误;汉代奉行“黄老之学”是与汉代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有关,不是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史记》有记载,并不是受司马迁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说明汉代实行的“黄老之学”之前已经存在,故D项正确。

19.董仲舒断狱案例被汇编成《春秋决事比》,在两汉的司法实践申被经常引用。有一则案例: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这一案例说明,两汉时期(  )

A.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

B.儒家道德已经渗入法律

C.法律体系儒家化最终完成

D.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

【答案】 B

【分析】 董仲舒认为判案应当依据儒家道德,但不能等同于儒家道德与法律地位等同,故A项错误;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认为判案应当依据儒家道德,说明儒家道德已经深入法律,故B项正确;魏晋时期法律体系儒家化完成,故C项错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明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故D项错误。

20.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

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可法的公正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两汉时,儒家经典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和“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可知以礼(儒家)入刑(法家)不断深入发展,不是儒法并用,故A项错误;材料所给时间为两汉和魏晋,根据史实儒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根据材料儒学的经典著作和尊卑原则影响了法律的实施,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了儒学对法律实施的影响,并未涉及法律制度化的内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得出因法律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儒学中“礼”的影响,一定程度造成判案时缺乏公正性,故D项错误。


编辑: 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