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腧穴的定位方法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19-02-25

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定位法四种。
体表标志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骨度分寸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临床常用骨度分寸如下
部位\t起止点 折量寸\t度量法\t说明
头面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t12 直寸\t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直寸\t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18\t直寸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t9\t横寸\t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t9\t横寸\t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t直寸\t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t8\t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指耻骨联合上缘(曲骨)\t5\t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t8\t横寸\t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t12 直寸\t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腰部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t3\t横寸\t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t3\t横寸\t用于确定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t9 直寸\t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t12\t直寸\t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t18\t直寸\t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t13\t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t19\t直寸\t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臀沟至腘横纹相当于14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t16\t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后外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手指同身寸
手指同身寸法是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医生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胖瘦而适当增减比例。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中指同身寸
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拇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即以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即将四横指相并(一夫),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主要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必然长短失度。因此,骨度分寸与手指比量在临床应用中要相互结合。
简易取穴
简易取穴法简易取穴法是临床上较为实用,而且是简便易行的取穴法。如取列缺时,可令患者左右两手之虎口的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即是本穴。又如取劳宫时,可令患者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即是本穴。再如取风市时,可令患者双手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即为本穴。此外,如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垂肩屈肘取章门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