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螺网理论》繁体字版刚在台湾出版时,我用短信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一个朋友,他很快回复我说:“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事业做了件实事”、“为推动和平统一台湾做出了有益贡献”,云云。他对这件事的高度评价,让我觉得有点意外,也有些吃惊! 不久前,我上“淘宝网”买书时,偶然发现台湾出版的《螺网理论》在“淘宝网”上也有销售,便把这个消息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中。 近日,当我再度上“淘宝网”并输入“螺网理论”搜索时,却吃惊地发现,网页上显示的除了几排大陆版《螺网理论》的书封外,原来的台湾版《螺网理论》书封都被一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书籍取代了,而且是十几个页面。这种情况让人纳闷和不解! 难道台湾版《螺网理论》是一只需要当局预防的“黑天鹅”吗? 哈哈… 真是让人觉得好笑~ 大陆出版监管部门显然是有些过度敏感和过度紧张了! 事实上,与大陆版《螺网理论》相比,台湾版《螺网理论》除增补了《中国农业的长期演化历程》和《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及特征》两章内容,收录了两篇书评以外,并没有什么不适合大陆读者阅读的地方。而监管当局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紧张呢?? 台湾版《螺网理论》实际上综合了2018年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济思想,即保罗.罗默(Paul M.Romer)提出的专业知识促进经济增长的思想(见该书第五章)和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论证的气候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思想(见该书附录二第五节)。 关于气候影响社会经济的思想,我早在2012年11月就写了一篇两万余字的论文《自然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先后投给了《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社会科学》、《古代文明》和《史学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但都被一一退稿。后来,我把该文投给了重庆的《博学》杂志,2014年5月出版的《博学》杂志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在台湾版《螺网理论》出版前,我就将该文收入了繁体字版附录二的第五节中。 请大家注意一点,诺贝尔奖是每年10月份公布的,而我早在2018年诺贝尔奖正式公布之前,就已把2018年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思想综合进了《螺网理论》一书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请问,大陆的出版监管当局要把台湾版《螺网理论》屏蔽开(至少让大陆读者难以在网上找到),其用意何在? 是想屏蔽诺贝尔奖学者的新思想被大陆读者接受吗? 还是企图阻止新科学、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呢?? 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的新闻出版行业需要监管,但我们呼唤的是合法合规、公开公平的监管,而不是少数人出于主观臆断、为保住“乌纱帽”而做的不透明、不公正、不公平的“暗箱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