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需要从“心”出发

 云在天涯fahvqt 2019-02-25


大家好,我是常州昭明学堂的老师——刘天予,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在新教育路上的收获,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运动,需要从心出发》。在学堂孩子们都称呼我为教练,为什么呢?一直以来我对“老师”这个词都怀有很深的敬意,“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我看来“老师”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更是别人给予你的一份责任,一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自我要求。而要达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最开始从事新教育的时候我很害怕别人称呼我“刘老师”,因为还没有从心底升起这样一份底气。

大家都知道新教育和体制教育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体制教育是分科制的,一个老师带一个科目,但新教育的带班老师要负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是全科老师。可是我之前并没有从事教育的经验,如何才能“从一到全”呢,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老师从事新教育工作之初面临的巨大难题和考验。因此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先做到“一”,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再慢慢往“全”的方向发展。从我的分享主题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我选择的突破口就是运动。大家都知道教运动的人往往被称为“教练”,一方面“教”一方面“陪练”,因此从我一开始做教育起我就让孩子们称呼我为“教练”,我希望用“陪练”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在运动上取得突破。

但是从教3年来,我对“教练”一词的领悟越来越深,发现这个身份十分符合新教育老师的定位。“教练”的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但他达成目标的前提是相信每一个人的潜力,方式是激发对方“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意愿,给对方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在陪伴的过程中引导对方看到自身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制定方案计划,不断重复进而走上“自动化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山长反复提到的“体育比读书学习更重要”,这一条不仅适用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成人,并且我认为这是一条新教育老师的“成长捷径”。通过教运动,我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处、互动时间,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身体距离;通过陪伴我了解他们遭遇到的所有困难、压力、坚持、喜悦,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同于读书学习,运动练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装,因此孩子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在运动中展露无遗,老师只要用心就能很快掌握孩子的状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进而引导他们做出改变和突破。而这恰恰是教育中最关键的地方,一旦做到了这一点,老师的教授范围就不再受到科目限制,可以开始扩展,这对于孩子、老师来说就是双赢的局面。因此这次借助清一联盟读书会的平台,我想跟大家谈谈从一个“运动教练”的角度,我所看到的运动的价值以及运动教学。

刚刚提到运动练习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装,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走神分心也许可以蒙混过去,即使不喜欢学习为了迎合家长也会假装得很好学,但是在运动上这些状态是暴露无遗的,思想可以伪装但身体却会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状态。一旦分神练习的动作就会出现变形,一旦内心有情绪身体就会出现抗拒、僵硬等等。

在运动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展示出来的状态与平时的状态很不一样,有太多的孩子不能真实地面对自己,表达自己。在跟家庭接触了之后,我发现很多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真实的状态,更严重的是家长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想要帮助孩子提高状态,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个孩子真实的情况,否则你根本不知道彼此的起点在哪里。新教育最核心的三个行为原则是“诚敬恕”,其中以“诚”为首,真实是教育的基石,如果无法解决这一点房子搭得再漂亮也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分享的第一部分我想跟大家谈谈真实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在父母面前不再呈现出单纯、自由、放松的状态,而是用假装、沉默、抗拒、叛逆的方式来与父母相处;战战兢兢唯恐犯错,尽可能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在意他人的眼光,报喜不报忧,每每碰到困难和压力就容易纠结,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在团队中与人相处时只能接受别人的优点,无法理解和接受别人的缺点,伙伴之间相互有意见但是却不会光明正大地提出,导致整个团队内部无法聚集正向能量,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不知道这些您的孩子是否中招?

学堂上学期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照镜子的班会课,让每个孩子都在镜子面前站一分钟看看自己的样子,很多孩子无法直视自己的眼睛,他们表示不敢看到自己的样子。在孩子给自己的面具度评分的环节中,0分代表最真实,每增加一分就代表面具厚了一层,结果大部分孩子给自己打的分在4分以上,有一些竟然打了6分以上。

学堂冬夏令营的时候我会抓拍一些孩子的特镜发到群里,很多家长感慨:孩子们的笑容太灿烂了!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这些再正常不过的笑容却很难得,因为他们很少能够真实地展示自我,无拘无束地全情投入。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在操场上游戏,突然下起了大雨,孩子们都躲雨去了,但是有一个孩子却继续在操场上淋着雨疯跑,这个孩子平时很安静,可是那一刻你能感觉到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大雨洗刷自己内心积累的情绪。如果家长看到这一幕会怎么做?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急乎乎地把孩子拉回来甚至训斥,但是我当时抱着个篮球冲出去邀请这个孩子和我一起打篮球,你们猜怎么着?这个孩子满脸不可置信和兴奋,结果一大群男生全都加入了队伍,大家一起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雨中篮球赛。

父母和孩子的关注点不同:孩子关注的是过程,家长关注的是结果;孩子关注的是兴趣,家长关注的是实用性。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放学的时候习惯问孩子“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考试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这个时候家长的关注就在结果和知识技能上。如果孩子答不上来或者没达到预期的成绩,父母的脸色就开始阴沉了,开始对孩子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请问这个时候孩子会怎么办?这个时候之前提到的那些孩子的反应、状态全都开始出来了。

拿刚才那个雨中打球的案例来说,一般家长的反应是“生病了怎么办”?但孩子的关注点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家长的反应是“这不是疯玩吗,有什么实际用途”,但孩子的关注点是“我很开心、很喜欢”。可是家长往往会毫不在意地践踏孩子的喜好,孩子刚想为自己辩解几句,家长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吗”就把孩子的千言万语全都堵回去了。

当我们习惯性地用这种方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的反应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坚决不妥协,孩子会抱怨父母“怎么这么不理解我”、父母会责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最后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孩子和父母慢慢处于无交流情况。父母会觉得孩子一次次伤自己的心,但不敢有任何作为,因为你知道自己的每一次要求都是导火索。这种情况以青春期年龄的孩子为主,也是父母最头痛的、最无能为力的一种情况。

第二种:向家长妥协,一方面不再向父母表露自己的真实心迹,另一方面继续坚持自己的关注点,跟家长玩“警察抓小偷”。父母面前一套,背地里一套,那些偷偷在书里面藏小说、躲在被窝里玩游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种。这种孩子比较普遍,也非常让父母费心,因为一旦父母放松管理,孩子的状态立马判若两人。但这种孩子相比前一种孩子更好管理,因为他们表面上会顺从父母,只要父母手中的那根线始终牢牢抓在手里,孩子就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第三种:同样是向家长妥协,但这种孩子会放弃自己的关注点,同时为了让父母安心会努力达成父母的要求。这种孩子往往比较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很让父母放心和喜欢。但恰恰是这种看起来最让家长放心的孩子问题最大,因为他们成功地隐藏了自己。前面第二种孩子的问题父母是清楚的,但这种孩子父母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在哪里。

没错,这种孩子比较乖,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这种孩子往往学习动力不足,他们身上很少展现出激情和热爱。因为他们是把父母的要求当成任务,完成任务意味着万事大吉、顺利过关。但是更为糟糕的是孩子对自己的心门也开始关闭,他开始变得跟父母一样关注结果、关注实用性,不再享受过程、不再花费时间满足自己的兴趣、好奇。当一个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他就不再享受学习的过程,只关注是否能够拿高分。我们为了让孩子达成我们的期望,扼杀了他们最重要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教育中还有比这更傻的事情吗?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父母和孩子到底谁的关注点对?我问过学堂的孩子们“他们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孩子们的意见很统一,就是“玩耍”。这个答案我相信每个家长也能猜到,估计有些家长就开始急了:如果让孩子自己选的话,他们一定选玩耍,选最轻松最舒服的事情,那还不把孩子给玩废了?像刚刚那个打球的案例,放任孩子的话他感冒生病了怎么办,我们当家长的能不管吗?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这棵树显露在外部的是树叶和树干,这个部分代表学习技能(外在成果);而在底下看不见的是树根,这部分代表的是内动力(内在驱动)。我想问一下大家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中是先长根,还是先长树干和树叶?树木在最初几年的生长是很缓慢的,因为这个时候它一直在积蓄力量拼命扩展自己的根,可是一旦过了最初的蓄积期它的生长速度就开始越来越惊人。如果我们要移植一颗树,工人们一定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这棵树的根,因为这才是它后续成长最重要的能量供给。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最初的蓄积期就是长树根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往往缓慢,可是大部分家长急于看到成果,每天迫不及待地检测“今天长出了几片叶子”,“今天长了几公分”,一旦在可见区域内什么都没发现,家长们在失望之下就开始揠苗助长。偏偏我们的孩子又是一颗很有灵性的树:既然爸爸妈妈这么着急让我长树叶,那么我就先不长根了先长长树干吧,当他的根不足以供应后续生长当然就动力不足了。

拿我们新教育的英语突破来说,前期很多家长表示看不懂这些孩子在学些什么,好像每天就唱唱歌、看看动画片,连ABCD都不学,更别说读个文章、拼个单词了。在体制学校上一天课好歹回去还会说几个句子,认几个单词。但是大家也发现了这些孩子到了后期学习速度越来越快,一部英文电影两三天就学完了,远超体制学校的学生。这一期的泰语突破班也是一样,前面两个月孩子们还不怎么开口,到了第三个月日常全都可以用泰语交流。

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孩子的内动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他们的内动力往往来自于兴趣和过程。孩子不像家长那么功利,他们并不在意一件事情能否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是否享受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孩子更遵循自己的“心”。试想想我们做一件事情是受利益驱使,还是跟随自己的心?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做一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收益的事情?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我认识的一位体操教练虽然自己的收入微薄,但他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竟然组建了一支业余体操队,最初大部分的器材都是自己找木头、捡废弃的床垫制作的。我对他十分佩服,而他能够在条件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这件事情仅仅源自于他对运动的热爱。还有上次有幸去我练习心意拳的师爷家里拜访,师爷跟我们聊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练拳的事情,师爷年轻时候练拳每个月省吃俭用就为了凑去上海见他师傅的路费和饭钱,可是他的师傅每次就只是看他打了两把拳就直接让他回去继续练,几乎没有一对一的指导。就是这样的情况,师爷一直都是坚持着,用他的话来说“如果不是热爱,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但能坚持下去的就一定能练成”。

热爱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能够享受事情本身,能够享受全情投入。为什么孩子喜欢玩耍,他们喜欢的并不是玩本身,而是在玩的过程中那种全情投入的享受。

关于这方面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心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因此能够促进一个人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孩子们为什么都那么喜欢玩耍,就因为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心流的状态,一眨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刚刚提到的那个教练为什么能够十几年做一件事情,也是同样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就是自动自发的,根本不需要人来督促。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动力,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产生心流,全情投入。这个问题接下来在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那么是不是说父母的关注点就完全不对呢?当然不是。要检验一棵树是否健康茁壮地成长,我们不能时不时地把它的树根刨出来看一看,我们只能通过枝干的茂盛程度来判断,因为只要一棵树的根发育正常,那么枝干就会自然呈现健康的生长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说,枝干是检验树根的方式和媒介,当然需要关注。

既然枝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检测方式,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是暴露出来更好,还是掩饰起来更好呢?大部分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出现不好的状态,我想没有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好的状态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真实的状态?我们真正害怕和担心的是什么?

作为成年人我们很多时候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因为周围的人会拿挑剔的眼光看你,没有人给你接纳、成长的空间,我们时刻是一个被检测者。为了更好地应对周围人的检测,我们把自己活成了这颗仿真树的样子。更为糟糕的是我们还把这种心态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我们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高高在上的检测员,于是乎我们的孩子也像我们一样成为了一颗仿真树。

成为一颗仿真树外表看起来亮丽,但最大的问题是停止了成长。

作为父母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成长,在前面我提到了“教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陪练”,也就是说除了教还需要陪孩子一起练习。当我们只担任“教”或者“检测”的角色,我们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但是当我们担任“陪练”的角色时,我们和孩子就是平等的状态,是成长路上的伙伴。很多家长和老师要么仅仅“教”,要么仅仅“检测”,很少有人“陪练”,因为陪练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一个孩子可能在上课的时候伪装,但他无法在日常练习的时候时刻伪装,因此在陪练的时候我们更能够看到孩子真实的状态。相对于“教”和“检测”,“练习”才是成长的过程,如果孩子享受这个过程,有事没事都跑去练习,那么孩子的内动力就被调动起来了,成长就是自动自发的事情。因此如果想要孩子获得更大的提升,作为老师和家长更需要关注和陪伴的是“练习”,这是我从教以来最大的体会。

接下来我将会分享为何运动是最佳的培养孩子全情投入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