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人民的反抗,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铁血老枪 2019-02-25

19世纪时,非洲成为欧洲列强瓜分殖民地的目标。19世纪70年代,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开始受到英国的渗透,188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向非洲内陆实施武力扩张,苏丹成为英国占领埃及后的首选目标。当时,苏丹处在埃及的统治之下,英殖民者以埃及政府驻苏丹官员的名义,在苏丹实施政治控制,加紧对苏丹的经济侵略。苏丹人民受着埃及和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双重压迫,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非洲人民的反抗,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1年,马赫迪发动了反英大起义。他以救世主的名义宣传“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要消灭不平等,消灭邪恶势力。宁拼千条命,不纳一文税”。处于社会下层、出身贫寒的人民纷纷响应。

马赫迪宣传抗英的消息传到英殖民者耳中,他们便派军队去镇压,遭到起义军的强烈反抗,在阿巴岛之战中,英军被打死100余名士兵。这次胜利使起义军的影响迅速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近5000人。富有军事才能的马赫迪知道自己部队装备差,没有作战经验,就决定以地势险峻的卡迪尔山为根据地,凭借复杂的地形优势与英军周旋。

1881年12月,苏丹总督派拉希德率领1500名士兵尾随起义军至卡迪尔山区,追剿起义军。马赫迪设伏围歼,堵死英军进退的路口,将其全部歼灭。次年4月,英军派出第二支围剿部队。马赫迪以逸待劳趁英军长途疲惫,立足未稳,进行夜间偷袭,再次歼灭3500人。

接二连三的反围剿胜利,使马赫迪巩固了卡迪尔根据地,起义军迅速扩大到3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军事装备大大提高,士兵抗英信心十足。

非洲人民的反抗,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其后马赫迪率领部队走出山区,向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依德发起进攻,一举攻占该城,震惊了全苏丹。国内的反英斗争形势高涨,英统治者感到危机。英殖民调集1.2万余远征军、14门大炮、6挺机枪、500匹战马,在希克斯的率领下向乌拜依德进军。

马赫迪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以疲惫敌人、阻滞敌人的前进。在乌拜依德的南面,有片希甘森林,森林中间正好有块空地,马赫迪决定在那里消灭敌人。他把部队分成三路,将主力和重武器都埋伏在希甘森林空地的四周,然后派一路小部队迎击英军,诱敌深入,另一路部队在诱敌途中负责迂回敌人后方,以夺取敌人的辎重。

11月4日,希克斯部队接近乌拜依德地区,他企图对起义军实施突袭,于是命令部队在黑暗的掩护下,连夜隐蔽行军。次日凌晨,希克斯远征军攻至乌拜依德城下,胸有成竹的马赫迪命部队按计划进行。负责诱敌的起义军开始向英军开火,英军迅速组织还击。在英军的猛攻下,起义军溃败,希克斯命部队追击。当英军追至希甘森林空地时,起义军却不见了踪迹。长途跋涉再加上紧张的追赶,使英军疲惫不堪,正要停下喘息,忽然听到四周枪炮齐鸣。希克斯知道中计,但这时他们已被起义军团团围住,以逸待劳的起义军向英军发起猛攻。希克斯在战斗中被打死,全军被歼,与大部队脱节的辎重也被起义军截获。

非洲人民的反抗,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希甘战役的胜利,促进了苏丹各阶层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运动的发展,起义军实力进一步扩大。1884年3月,起义军包围了苏丹首都喀土穆,并于次年8月26日攻占该城。英国当局紧急调集大批军队镇压,由于起义军内部分化,1890年,英军镇压了起义,马赫迪起义失败。

马赫迪起义虽然失败,但它给予英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使苏丹人民觉醒,促进了国内民族民主联合阵线的形成,为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