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位于印度尼西亚,是座可追溯至9世纪,曾被火山灰掩埋了数百年的遗址,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兴建。能在黎明时分,在婆罗浮屠遗址中欣赏美丽的日出可以说是人生中最纯净的体验。 ![]() ![]() ![]() ![]() ![]() 婆罗浮屠是作为一整座大佛塔建造的,从上往下看它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一座曼荼罗,同时代表着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灵深处。塔基是一个正方形,边长大约118米。这座塔共九层,下面的六层是正方形,上面三层是圆形。顶层的中心是一座圆形佛塔,被七十二座钟形舍利塔团团包围。每座舍利塔装饰着许多孔,里面端坐着佛陀的雕像。佛塔的建筑材料是取自附近河流的约5万5千立方米石料。这些石料被切成合适的大小,由人工运至建筑地点。石块之间用榫卯连接。建筑完工之后工匠们在石块上刻下浮雕。佛塔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适应当地的暴雨。为防积水,每个角上都有装饰着滴水嘴兽的排水孔,整座佛塔共有100个这样的排水孔。 婆罗浮屠和其它同类的建筑有很大的差异。它被建于一座山上,而不是平地。不过建筑工艺和爪哇的其它庙宇相似。由于它的实心结构和类似金字塔的造型,人们起初认为婆罗浮屠是一座舍利塔(梵文stupa,或译窣堵坡),而不是庙宇。舍利塔的目的是供奉佛陀,有时也仅仅是一种虔诚的标志。而庙宇则是在房屋中供奉佛陀,并且给信徒参观朝拜。然而从婆罗浮屠的精心设计和建造来看,它事实上是一座庙宇。婆罗浮屠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婆罗浮屠的每一层都代表着修炼的一个境界。信徒们的朝拜路线装饰着象征佛教 大千世界的各种图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