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的公交服务能力 可以这样说,300米和500米覆盖率是一个最直观的供给指标,公交分担率是最终的需求指标。 但是覆盖率就足够了吗? 覆盖率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覆盖的是什么? 是建筑?是人? 不,以往的覆盖率覆盖的只是土地。土地上可能有建筑,有人,也可能是白地。 这种覆盖其实是无效的; 300米、500米的目的又是什么? 是步行可达,但是直线距离不代表步行距离,真实路网未必能让乘客走300米、500米就能到公交站台; 另外,10条线路的公交站点,和1条线路的公交站点,如果覆盖率相同,那服务能力其实是一样的,这合理吗? 最后一点,某地区,给他10条线路,没一条能到居民想去的地方,那这个服务能力,靠谱吗? 而这些话题,在传统的公交评价方法里,都很难科学、直观的回答。 今天,我们会介绍下我们团队,是如何利用各种大数据,来分析一个14平方公里小范围的公交服务能力。 某日…… boss下发任务 CZ Z,我们要不研究下苏州古城区的公交服务能力吧? ZM 这还不容易?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公交站点点位分布图,一张地图,然后用ArcGIS一点就是。 请输入文字 抱大腿 ZM GZ,帮我弄一份苏州公交站点和线路shp吧? GZ(南京某知名高新企业CEO&CTO) 这事情很麻烦的,我这边工作量很大的,需要写代码,配坐标,我算了算人工量,估计要X万。 请输入文字 没抱到,请boss出马 ZM CZ,搞不定。。。GZ太黑了。。。 ZM CZ 要X万也太黑心了,看来我只能威逼利诱他了。他上个月问我要一套某城市的某某数据,我当时装了个X没给他,正好拿出来和他交换吧。 请输入文字 ![]() ![]() 大佬间不为人知的交易 CZ GZ,你朝思暮想的某某数据我正在打个包发给你。但是我明天一早要看见可以用ArcGIS绘出的苏州公交站点和线路的图。 GZ 公交站点和线路今晚就给你,Z明天出不出来可不怪我,但某某数据你也要今晚发给我。 CZ 好的,成交。 ![]() 请输入文字 ![]() ![]() 不想装x的boss不是好boss ZM CZ,公交服务水平好了。现状以300m直线距离计,不包括古城外站点,覆盖率达89%,包含古城范围站点的话覆盖率达到91%。 ![]() CZ 这种图、这种覆盖率的指标,市面上都用烂了。。。能不能有点创意? ZM 那。。。。。。怎么搞? CZ 我们不是有某知名企业SJGT导航级路网嘛?好好把路网数据利用起来啊!以前的公交站点覆盖率都是圈圈,但谁能保证300米真的能走到哪里啊,肯定要真实的去反映步行覆盖范围嘛,你看护城河外的那些站点,虽然300米能辐射到古城内,但是老百姓300米怎么走过去,游过去吗? ZM 这个路网虽然很完善,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严谨,最好把路网普查一下。 CZ 好的,不过工作量有点大,你们注意用点新技术新工具。 ZM 好的。。 ![]() 请输入文字 ![]() ![]() boss身后的神秘成员们登场…… ZM 孩儿们,下周我们去古城玩耍玩耍,踏勘一下古城路网的各种属性? 神秘组织成员甲 可以可以,正好我还没去古城玩过。 神秘组织成员乙 好的 神秘组织成员丙 嗯嗯好的。 踏勘ing…… two weeks later…… 神秘组织成员甲 古城踏勘路网: ![]() 神秘组织成员甲 哥,这是我们赋好属性的踏勘路网,GIS文件已经打包好发你了,请查收~ 神秘组织成员乙 今年谁都别想再叫我去古城玩耍了,白房子黑瓦片看的我快吐了,想当年,我觉得这些老房子可有韵味了…… 神秘组织成员丙 这老天下雨下了一个星期,学校总共就三双鞋,全湿了。。。买鞋买鞋。。。 ZM 。。。大家幸苦了。。。加鸡腿加鸡腿 ![]() 请输入文字 ![]() ![]() boss真真是个磨人的XIAO妖精 关于路径距离的分析 利用ArcGIS里的network analyst功能,新建服务区,生成步行可达区域的闭合面。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需要一份步行拓扑路网和一份公交站点数据。 ZM 搞定!!!按300m的路径距离,覆盖面积为8.5km2,占比57 %,覆盖率下降的够厉害啊。。。 ZM 苏州古城区公交站点300m路径距离覆盖: ![]() CZ 嗯,不错不错,但是仔细想想,这个结论还是不行。我们研究公交的服务,现在的算法只能计算覆盖的道路空间,而不是地块空间。你想,人是从地块里出来的,应该着眼于公交到底能覆盖到哪些地块,对吧。 ZM 那地块的数据怎么来呢? CZ 我记得有一套xxxx技术可以搞定地块轮廓边界的。 ZM 那个代码的成果是有点问题的,您看这个效果,地块的轮廓也不全,我担心做出来的数据分析效果不好。 ![]() CZ 那干脆人肉画地块,再结合其他数据,譬如poi啊,什么房价,点评数据啊,把地块属性一起整理了吧。 ZM 好的。。。那又有的忙活了。。。 ![]() 请输入文字 ![]() ![]() 此处必须给神秘成员们掌声…… ZM 甲甲、乙乙、丙丙你们对着卫星图,把古城区的地块边界和属性都标记下。再结合我们的POI数据、用地属性、房价、点评网的数据,把地块信息录进去。 神秘组织成员甲 好的,sir。 神秘组织成员乙 收到。 神秘组织成员丙 嗯嗯好的。 一周之后…… 神秘组织成员甲 我们仨“不眠不休”吭哧吭哧干了一周,终于把古城所有地块轮廓都描了出来,感觉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这次可不是鸡腿能打发的了哈,请哥检验成果!!! 神秘组织成员乙 苏州古城区地块小区轮廓图: ![]() ZM 辛苦辛苦。。。 ![]() 请输入文字 ![]() ![]() 磨人的bossX1 关于从公交站点步行300m可以到达的地块分析: 基于路径分析,将每个公交站点按照路网步行300m形成的闭合面与地块进行空间叠加,提取出有交集的地块即可。 ZM CZ,搞定了。覆盖的用地面积为10.66km2,占比72%。。。 ZM 苏州古城区步行300m可达公交站的地块小区分布图 ![]() CZ 嗯。。。看上去覆盖的挺多的,但确实比实际圈圈的覆盖率要小很多。你看平江历史街区,因为步行街的缘故以及东面仓街没公交,所以中间那一块很大的区域是公交不方便的。 ZM 是的啊,看来路网密度和地块尺度,对公交服务水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CZ 仔细想想,公交站点步行300m能到达的地块不等于公交方便,我们应该把发车班次一起放进去看看。 ZM 这也好办的。。。。。 ![]() 请输入文字 ![]() ![]() 思想碰撞ing 关于步行300m可以乘坐的公交线路数量的分析: 利用地块与公交站点空间关联的中间分析结果可以得到每个地块步行300可以到达的公交站点,然后按照地块将每个站点不重复的公交线路数量加起来即可。 ZM 好了 ZM 苏州古城区地块小区步行300m可乘坐的公交线路数量分布图: ![]() CZ 我总算明白为什么古城公交不方便了,这不是明摆着在和地铁抢客源吗?很明显嘛,公交服务水平高的地块,都在轨道以及主次干路沿线,支路的公交班次和覆盖都太少了。 苏州古城区路网等级分布图: ![]() ZM 对了CZ,有没有可能有的地块,虽然临近的公交线路很多,但是这个地块人不多,而有的地块能用的公交线路很少,甚至步行300m都没有站点,但地块里人很多?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以人的视角来分析? CZ 好主意,我们把手机数据分析的客流分布和公交覆盖的圈圈叠在一起看看吧,顺便用这个方法,看看轨道的,对比下。 ZM 好的,这个只能靠我们的盟友们了,我去联系看看。 HZ,我们在进行一项数据研究,能不能支援一下手机数据的分析成果? HZ(某知名运营商核心部门负责人) 数据根据规定无法直接提供,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你们的需求和算法在我们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建模、计算并提供最终分析结果。 ZM 好的好的!!! ![]() 请输入文字 ![]() ![]() ZM LLS,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数据研究,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一起研究一套更科学的手机数据算法。 LLS(某知名高校教授) 好的,这是我们的强项。我让我们最精明能干的CL来帮忙,也算是为科研做贡献。 ![]() 请输入文字 ![]() ![]() 基于手机4G数据的人口算法描述: ![]() 图1 基于手机4G数据的职住算法 前后尝试了两种方法,后来经测试发现采用通过返回的数据量来判定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效果更好,对于居住人口,我们考虑有部分年纪大的人很早休息并且有关机的习惯,将分析的时间定为晚上八点到早上的八点,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识别出居住人口,工作人口的识别需要以居住人口为基础。 ![]() 图2 基于手机4G数据的流动人口算法 流动人口主要是要将过境人口、常住人口和工作过人口剔除。 成果分析进行时…… ZM CZ,结果好了。挺吃惊。。。我们一起看看吧。 ZM ![]() ![]() ZM 与轨道1号线和4号线覆盖率37%相比,覆盖的就业人口比例最高,对于访客的覆盖最低,轨道的覆盖总体是趋向于人群集中区域建设的,现状东北侧和东南侧两块人群盲区会被未来五号线和六号线覆盖掉。 ZM ![]() ![]() ZM 常规公交和轨道一样不倾向于访客,但从苏州交通管理上考虑,如果要限制更多的机动车进城,势必要提高公共交通对访客的覆盖。 CZ 挺棒的,总算是把问题挖出来了,但是我们做这样的分析,不是为了看到结果,而是解决问题。那我们怎么去改变这些问题呢? ZM 。。。。增加班次?增加覆盖率?增加轨道衔接?。。。。 CZ 不不不,这些都是以前的老套路了。。。 ZM 那还有什么新套路??? CZ 我们把公交OD拿来? ZM 公交OD啊,说实话,OD反推的理论很早很早就出来了,但真正推得好推得快的真不多,因为坑实在太多了。我还需要再深入研究一下。 ZM ![]() CZ 我们把手机OD拿来? ZM 用手机数据来算OD?坑也不少。让我在想想。。。 Z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