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绝对收益 当国家进行合作已获取某些利益时,它们关注的是利益如何分配。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更注重相对收益,即计算自己在所得是否多于别人所获;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国家更强调绝对收益,即考虑在合作中自己是否有所收益,不顾及自己的收益比他国是多还是少。 合作安全 合作安全以“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等安全观念为基础,在安全利益相互冲突的国家之间展开政治和安全对话,加强相互信任,达到相互安全的目的。建立合作安全机制的前提条件为,各方避免对抗和冲突的政治意愿,合作安全就能展开。 冷战期间,欧安会就是两大集团为谋求欧洲的缓和而建立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主要是亚太国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合作安全概念。当代合作安全的典型是欧安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它们的共同特征为:非排他性,即成员的广泛性;合作内容的广泛性,即包括政治、经济、人权、环保等非军事领域里的合作;非强制性,不建立强制机制。 以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亚太合作安全还具有亚太模式的特性:合作的非正式性和灵活性,主要是非正式的对话和磋商;渐进主义,强调平等和协商一致原则。 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行为体或者事件相互影响的情势,其中必然涉及成本和利益。完全均等和纯粹依赖都比较罕见,不对称相互依赖是最常见的情形。不对称相互依赖就是“相互的但不平行的依附关系”。依赖性较少的行为体经常可能把相互依赖关系作为在某一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或者影响其他问题,这就是在相互依赖关系中政治讨价还价过程的核心所在。 相互依存的成本是短期的敏感性和长期的脆弱性。第一,敏感性指相互依赖的强度和速度,即体系的一个部分的变化在多长时间里引起另一部分发生变化。第二,脆弱性是指改变相互依存体系结构的相对成本,即逃离体系或改变游戏规则的成本。相互依存的收益:一种是零和状态,即你的所得是我的所失;第二种是正和,即大家都获益;第三种是负和,即大家都受损。 复合相互依存 复合相互依存指的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各个社会之间存在着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或对外部门的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跨国公司的联系。第二,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限模糊。第三,在符合相互依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不在自己所处的地区或在某些问题上对其他政府使用武力,武力变成了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军事力量的结果不仅代价高昂而且还难以预料。 权力政治和相互依赖是描述国际关系特征的两种不同理论框架。两种理论框架都是理想模型而不是现实描述,都不能普遍适用,不可能对世界政治作出完美无缺的解释,而只有助于解释某一时期或某个问题领域。 贸易和平论 贸易和平论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主动权更为有效的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崛起,这些国家获得主导权、实现繁荣的手段是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相对而言,这些手段比武力扩张更为有效、更为划算。 现代化改变了经济生产的特点和基础。在较早时期,拥有领土和丰富的资源是成为强国的关键,而今天,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得和资本是成功的关键。二战后,美、苏奉行传统的策略,在军事上军费开支巨大,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日本和德国则是推进国际分工,加强相互依存,成为典型的贸易崛起国家。 冷战结束使传统策略的急迫性下降,贸易立国的策略越加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在现实中,现代国家重新选择传统的策略,进行军备竞赛和暴力对抗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可能性不大。 左望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 微信:JAY1210304344 打动你的人群 |
|
来自: 昵称m5Gu5 > 《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