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一层层的考试,就会获得相应的等级,从而求得官职和朝廷的俸禄,但是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相应的等级对应的福利和他们各级之间的差别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举人和秀才之间有多大差别?看完让你长见识。
首先,二者都是要通过考试才能获得的头衔,秀才算是一个比较基层的头衔了,要通过的考试就是童生试,这个童生试分为三道关卡,分别是县、府、院试,虽说是基层的选拔,但是其过程还是非常严格的,监考的官员都是从朝廷直接派过来的三品以上的,在考试期间会被派到当地担任学政,也就是相当于钦差大臣,考试过程中也是非常严谨,有采取各种防止作弊的手段来保证公平。
秀才是这样,举人比秀才高了一个等级,通过了乡试就是举人,其考试的严格性和难度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考中了举人,就相当于现在的候补官员,朝廷会在这一部分举人中直接选拔为官员,一般都是县丞、教谕等类的职位,虽说级别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类官员来治理朝廷不能直接治理的地方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如果是考中了秀才而没有向上考成功,他们的出路除了继续往上考,还有就是担任地方的幕僚以及回家乡当个教书先生。
他们的差别还在于待遇部分,先是秀才,他们可以享受免除自己和妻子的赋税,在知县面前可以不用下跪,而且如果是等级稍高一点的一等秀才,朝廷会每个月发放一些粮食和银两补贴。举人的待遇就比秀才更好了,秀才得到的好处仅仅是个人的,而举人的待遇就惠及全家了,家中有一个举人,这个家庭的吃穿也就不用愁了,举人自己和家人的赋税都可以免除,而且更重要的是,但凡是挂在举人名下的田地,都可以免除赋税,所以会有很多人把田地挂到他们的名下,他们再向农民收一点租金或者粮食,也就相当于成为了地主,整个家庭的生活就不用愁了。
这种待遇比秀才可是好了不少,所以说难怪范进中举后会疯癫。当范进中了秀才时,别人还是看不起他,但当他中了举人时,个个都来道喜,包括一直嘲讽他的岳父,中了举人后,一直不停地夸他,就是因为举人的待遇会惠及一家人。
举人和秀才的差别还体现在其他的方面,如果都要继续赶考时,秀才就只有自己到考场去,举人就能坐上朝廷提供的“公车”去赶考,而且朝廷会把他们安排得很妥当,秀才就没有这种待遇了。所以,虽然只相差了一级,但是其中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只要努力向上,得到的结果往往不会辜负所付出的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