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子购买外链 2月20日下午3点,微博网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在微博确认: 杨永信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已关闭。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调离该科室。 微博截图 这座千夫所指、本该在2016年就关闭的网戒中心,却一直未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去年10月,微博网友@IADSER龙徒发布微博,称在临沂第四医院、也就是原网戒中心的地址,听到了孩子哭喊母亲的声音,声音凄厉痛苦,完全听得出这孩子究竟遭受了怎样巨大的痛苦。 该网友还爆料称,在2016年8月理应关停的网戒中心,到了2018年10月,仍在正常运转,只不过是将门口的招牌字样抹去而已。 新闻截图 现在,网戒中心终于关闭了。但是,始作俑者呢?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地狱早已空荡荡,杨永信仍在人间。 01 “电一电,就听话了” 2008年7月2日,央视法制频道《第一线》栏目播出了一期名叫《战网瘾》的5集系列电视纪录片。 一时间,为孩子沉迷上网所困扰的家长们似乎是找到了救星,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投奔这位在他们心目中神一般、日后却在孩子们心目中鬼一样的人物—— 杨永信 某一集标题,异常可笑 与杨永信一起扬名的,是他那座所谓的网瘾戒除中心,以及他所谓科学的网瘾戒除方法。 《战网瘾》早已随着杨永信的倒台而被封存,但在某些网站仍能找到踪迹。即使经过了这么多年,看着仍旧让人不寒而栗。 某网站视频截图 在《少女的耳光与拥抱》一集中,主人公是一名来自黑龙江的女大学生。父母说她网瘾成痴,还认为她有精神疾病,连哄带骗带到了山东。 在镜头里,少女脾气暴躁,满嘴粗口,甚至还动手扇父亲耳光。 此时,笑得如同弥勒佛一样的杨永信上场了。他一边温柔地拍着少女的肩膀,一边让一群孩子扭着少女,把她押进13号室,声称要做“简单检查”。 视频截图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40分钟后,少女被搀着走出13号室。杨永信称她已经恢复正常。在镜头前,她面无表情地对父母说对不起,一家人又惊又喜,彷佛日子又好了起来。 最后,女孩还被当做典范,当众发表演讲,并与父母抱头痛哭。 一切貌似皆大欢喜。 但13号室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后,少女出了院,终于在网上发帖,揭露了当时的一切: 当其他“盟友”把我抬进13号室的时候,当我听到“嘀、嘀”作响的仪器声音,和看到一间几平米大的狭小空间里那张凉冰冰的处置床的时候,我什么都明白了。 我的学识告诉我,这是“电休克”——这就是杨永信口中的简单检查,看看我有没有“网瘾”。 她是被电击后,无可奈何才屈服的。她也根本没有任何网瘾问题,她还是个学心理学的大学生。 在贴吧披露真相的少女 和这位少女一样,不少孩子都是被父母连哄带骗或者是强制带来的。 不仅是网瘾少年,同性恋、自闭症、打架早恋,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甚至是一些大学生、博士,只要你不听话,家长就把你送到这里来“改造”。 每个进来的孩子都要先到13号室接受一下“简单检查”。13号室就是网瘾戒除中心最可怕的地方。 他们会被牢牢捆在一张行军床上,一个医生往他们的手心和手背扎上针灸针,再夹上夹子,夹子通过电线连接着多频脉冲治疗仪。 每个经历过杨永信电击疗法的孩子,都会提到一个词: 痛苦。 这是微博网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叙述的当时感受: 那种感觉没法用语言形容,就像一根针在整个右手的肉里翻来覆去的搅。 大脑一片空白,整个右臂都是麻木的,大脑里像是有虫子在钻来钻去,眼前一片煞白,什么都看不见。 这是《战网瘾》纪录片主人公后来自述的感受: 我心如刀绞,牙齿间仿佛有断裂的声音。但是我忍住了,我吐了口气,我当时马上就改变了自己所有的主张。 这是《网瘾之戒》中,“康复出院”的孩子描述的感受: 就像两个非常快的锤子,敲你的太阳穴。眼里边睁不开眼睛,没办法叫,叫不出来。 杨永信志得意满地在镜头前宣称: 几千个孩子,都在这张(治疗)床上治好了问题。 但是杨永信前后用过的两款所谓的治疗仪,都是不适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的。尤其是DX-ⅡA型治疗仪,曾经是治疗重度忧郁症患者的仪器,但当时早已经被各大精神病院淘汰,基本不会再使用。 央视节目中展示的所谓无害的电击治疗仪 这种电击治疗还会带来强烈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治疗时,每个孩子都会有强烈的抽搐、身体不适、作呕等等症状。一些“康复”出院的孩子,描述现在的感受时,用了这样可怕的语句: “虫子在你的头里咬你的头。” 当他们被搀扶着走出13号室,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无力反抗,成为一条温顺的狗。 接下来,就是长达几个月的“治疗”过程。 每一个家长都不会拒绝这样的“治疗”,他们觉得孩子“电一电,就听话了”。 02 毫无尊严的集中营 在网戒中心里,接受“治疗”的孩子们被称作“盟友”;染上网瘾、走上邪路的被称作“走偏”;顺利“治愈”出院的,被称作“精品”。 毫无尊严可言的称呼。 然而没有尊严的生活还在继续。 盟友在中心只能身着没有任何口袋的迷彩服,连睡觉都不能脱。所有私人物品都会被没收。 为了防止他们自杀或者逃脱,网戒中心的窗外都有铁栏杆,窗户全是钢化玻璃,连吃饭的碗勺都是塑料的。 坐在床边吃饭的父子俩。几乎所有家庭都是这样简陋地解决中午饭的 中心还建立了一套以杨永信为首的金字塔结构。杨永信被称作杨叔,掌握着最大的权力,说一不二。其余医生、家长、盟友组成的班委形成二级结构,专门管理盟友。 孩子在治疗中心是不学习的,早上跑步、听杨永信讲点评课,下午就要写日记。一些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杨永信会在点评课上专门点出来,然后扭送进13号室进行电击。 电击的理由五花八门,据说有多达86条规则。比如有这样一些规定: 一个人呆在寝室里,违反规定; 往窗子外看是住院不安心,违反规定; 起床慢、洗漱慢,违反规定; …… 盟友每违反一条规定,就要被画一个圈,画满一定数量的圈就要被电击。 杨永信还会在课上宣扬自己的成果,比如某某成员顺利变成“精品”,又比如自己如何挽救一个家庭,大肆对在场的家长和学生进行洗脑。 这样的课程,少的时候是两个小时,多的时候持续四五个小时。 《战网瘾》节目中,要上台“痛哭流涕”,歌颂杨叔的孩子们 碰到一些非常调皮的、反抗特别激烈的孩子,杨永信还有一种叫做“专场”的惩罚制度,等于一天都在13号室里接受电击。 进去过的人,基本就废了。 杨永信在镜头前笑眯眯地承认: 最长时间是电击了一个多小时,那个孩子终于才屈服、才崩溃。 盟友每日还要吃一定数量的药品,大多是安定或强效的抗抑郁药,是连抑郁症患者都不能多吃的药物。而在网戒中心里,吃药的大多数是未成年的孩子。 杨永信还会鼓励盟友直接互相揭发,也要求陪同的家长举报自己孩子的不当行为。许多孩子是在点评课上才知道自己被举报。 所以在网戒中心,你可以看到这种很可怕的景象: 13号室里,一群朝夕相处的孩子,冷漠地将另一个孩子按在行军床上,听着他痛苦地哀嚎,无动于衷。 杨永信把这个称作“招待”。 这里,有人肆意地践踏着尊严、信任感、甚至是生命存在的价值。这不是治疗,而是戕害。 在这里根本没有真正的盟友,他们没有父母,没有朋友,他们只能每天绞尽脑汁如何不被电击,每天对杨叔歌功颂德,每天与父母抱头痛哭,在这个恶魔面前跪服。 这样的人,还能算是人吗? 孩子写的吹捧杨永信的演讲稿 03 被驯服的家长 2009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就曾对杨永信的网戒中心进行过一次全方位的报道,揭露了不少问题,例如违规的电击治疗和不合法的收费标准。 但是即便这个节目播出两年后,杨永信仍在微博蹦达,吹嘘自己的大功大德。 微博截图,现在已经搜寻不到 底下跟着的,都是一群感恩戴德的家长。 家长们才是这所网戒中心最坚强的后盾。 某公众号披露的家长言论 不管家长是培养出高材生的知识分子,还是目不识丁的打工者,他们之中的几乎所有人,进入网戒中心后都会说一句话:我们是没办法,真的没办法。 他们觉得自己没办法管教孩子,觉得自己没办法按着孩子的头走好路,觉得自己拥有不了一个听话的孩子。 有个家长说“孩子死了就是一种解脱” 但是杨永信可以给他们。 当孩子在这座中心被电击、被改造,哭着对他们下跪,对他们感恩涕零,这些家长都感受到了莫大的满足。 他们的控制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 于是,即便孩子接受惨无人道的电击,即便孩子在中心变得沉默寡言,即便孩子心理遭受了巨大伤害,他们也不管不顾,交着高额的治疗费,丢下工作,陪同孩子在这里“治疗”。 节目里露脸表扬的家长 在纪录片里,柴静问家长:“你们知道这个治疗中心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吗?” 他们齐齐摇头:“不清楚。” 柴静又问:“就算是有暴力存在,你们也接受。” 他们齐齐点头:“接受。” 有个家长甚至宣称:“只要能让他恐惧一辈子,也不是坏事。” 家长的所谓心声 他们何尝不是另一群被杨永信驯服的狗? 04 真的关闭了,然后呢? 2016年,官方称杨永信的网瘾戒除中心被正式关闭。但杨永信本人毫发无伤。 据称,网戒中心每个月的治疗费用高达6000元。一般孩子都要在这里治疗至少4个月以上。而且杨永信强制要求家长陪同孩子生活改造,吃喝拉撒睡全在中心。 网戒中心还有各种花样繁多的收费项目。网友介绍过: 每月一次的大爱流淌,需要购买杨永信写的书,说是非强制,但却是必须买的,4本书200元。美其名曰送给亲朋好友,大爱传播。 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时的罚款。 除了从家长孩子身上敛财,杨永信还出书、四处做演讲、做访问,赚了个盘满钵满,生活过得滋润得很。 杨永信出的书还可以搜索到 2009年,另一档央视节目《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一期节目《网瘾少年成了谁的摇钱树》,通过网戒中心曝光的数据测算,自网戒中心成立以来,收取的治疗费用高达8100万元。当时网戒中心刚刚成立3年。 撰写过《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作者雷斯林,曾遇到过一个试图逃跑而被抓回去的“网瘾少年”。 他光脚穿着球鞋,血从腿上流下来,悄悄的对我说, “跑不掉的,这个县城的人都指望这个医院发财,家长住在外面要给他们房租,吃饭穿衣要从他们那里买,谁帮人跑掉就是不让大家发财,连警察都不管我,说我是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疯子。 所以没人能救我,没人。” 网友说,网戒中心才是地方的经济支柱。 杨永信的网戒中心有一只所谓的“别动队”,是专门用来监控出院的学员的。一旦他们透露在中心内发生的任何不好的事情,杨永信就会称这人“再偏”,别动队就会出动,将他们再次抓回网戒中心。 那些勇敢站出来发出声音的孩子,无一例外不敢露脸,不敢出声。 他们怕杨永信,怕家长,怕那个恶魔一般的13号室。在央视节目中,禁不住痛苦落泪的孩子,不知道她还好么? 杨永信毁了众多孩子,现在仍旧逍遥法外。据说,他现在还在临沂第四医院门诊楼不定期看诊,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禁要问: 关了网戒中心,然后呢? |
|
来自: 昵称6240221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