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亲不认”的老中医

 金坛区 2019-02-26

导读:有这样一位老中医,遇到患者前来闹事,竟拿自己的嫡孙试药……



近日,随着《老中医》电视剧的热播,

孟河医派简直火爆了中医圈,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走近孟河医派中马培之的得意门生——贺季衡。



贺季衡(1866~1934),原名钧,丹阳县城人,

丹阳东乡和孟河接壤,

京杭大运河使常州和丹阳紧密相连。


贺先生7岁患了肠痈,

卧床一年多,右脚残疾 ,  

幸运地被马培之治愈,

后奋发立志学医 ,

拜马培之为师  ,  

终成一代名医,创立贺家流派。


1879年,那年贺先生才14岁,

痛下决心找马培之拜师,

贺先生年纪小,但是很聪明, 

马培之端详再三,高兴地说,

得到季衡,我的医术在丹阳有传人了!    

后学业期满,

马培之临别寄言:

我的医学传承寄托在你身上了!    

  

六年学满,贺先生回到丹阳,

因为他医术精湛、论治精当,

前来问诊者络绎不绝,

以致于船只塞河、旅店爆满,

南京政府的高官为了请他看病,

曾让途径丹阳的火车破例停靠等待,

而他坚持把一批从乡下赶来的患者看完才走。

贺先生不仅坐诊出诊,

还通过书函方式谈病情说病案 ,   

曾和时任财政部赋税司司长、

著名经济学家贾果伯谈他夫人的妇科病;    

和北平冯总统之公子谈他夫人的出血症;  

与曾国藩外孙,当时在上海兴办实业的聂云台谈霍乱,

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处方 。  



他善于治疗温病、脾胃疾病以及疑难杂症著称 ,   

医德医术素来令人赞叹。

从来没有失手过。  

但是,

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的呢,

在他55岁的时候, 

就有患者找上门 ,

说他开的方子里竟然将郁金和丁香同用,



药店的蒋老板说这是中药的禁忌 ,   

用错了药要吃死人,    

贺先生镇定自若,也不同患者争吵,

就说和患者相约去茶馆,

由他唯一的嫡孙去试药,

这下可热闹了,

大家都知道,

贺先生独生子早逝,

这可是唯一的嫡孙!

于是,试药的那天 ,   

贺先生煎好丁香和郁金去茶馆,    

茶馆里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服药之后其嫡孙安然无恙,

茶馆顿时一片哗然,

其实药店的蒋老板只知道十九畏禁忌,

而不知丁香和郁金相配,

还能加强疏肝理气的效果, 

若不是博览众书、多年临床实践,

怎能如此胸有成竹?


经过“试药”这一出,

贺先生更出名了。

当时丹阳流传着这样的话

“不经贺季衡医治,死不瞑目”。


贺先生遇贫苦者来求诊,

他常免收诊费并以药施之,

兑现了他“尽其形寿,救治苦难”的庄重诺言。 

他在闹市创设“仁寿堂”中药店,

自制丸、散、膏、丹,

著名的有贺氏中风牛黄丸、喉症秘药、玉枢丹、辟瘟丹、行军散、姜桂丸、牛黄七宝丸等,

均由贺先生亲自开方配制,

也是他常用之药,

疗效极其显著。


他医术精湛,论治精当,

尤以治疑难杂症及脾胃病著称,

其临床经验广为流传,

所传弟子先后达三十六人,

传承开放、广开门户,

涌现出颜亦鲁、张泽生等一批名家,

著名国医大师颜德馨就是颜亦鲁的儿子,

也深得孟河医派影响。



孟河医派有用药少而精的特点。

贺先生的学生张泽生有个冠心病的医案,

这个患者经常发作,

他没有用活血化瘀之法,

而是用了补中益气汤,

很快解决了问题,

这就说明,医术高深的大夫,

都有一个特点,

看的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


贺先生的这些弟子极大地充实和壮大了丹阳的中医队伍

再传弟子也感受到了孟河学派的真谛

开创了孟河马派之支干,

形成丹阳贺氏医学流派,

这是丹阳中医史上首创的学术流派。


……以下是正经广告时间……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