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这个回答,特意又去看了下西医里面对感冒的认识 答完这个题也顺便解开了一点点自己多年的疑惑,比如之前有老师说风寒感冒抗生素效果差,对于风热感冒阿莫西林/头孢类效果不错。顺便为中西汇通事业添了块砖头。 简单答一下 抛玉引砖 大家指正(..›ᴗ‹..) 通常我们判断风寒风热就是观察下舌苔和鼻涕痰液 中医里长说的清稀白痰 清鼻涕 舌苔白 怕冷 属于典型风寒感冒特征。 黄浓痰,稠鼻涕,苔黄,或者会描述舌红苔黄,脉浮数,典型风热特征。 我们从痰和鼻涕来对照一下 发现和现代医学对应的还是比较好的。 现代医学认为从发病率上讲 一般认为清涕、稀薄痰是属于病毒感染 黄绿鼻涕多属于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区别 所以个人认为所谓风寒风热基本上指的就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所以再提到之前的抗生素使用经验,的确,风寒感冒(病毒感染)整抗生素肯定不好使 比如风寒入里化热,白痰变黄痰,现代医学描述则是 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这一块儿个人稍作思考,病毒感染后期合并细菌感染有的给出的原因一般是免疫力降低。个人感觉这是一方面因素而已,此外或许还和上呼吸道的微环境变化有关,比如温度的升高之类达到了更适合某某细菌繁殖的条件。必要时或许可以通过改变这个局部生长环境的温度才更重要。(比如,清热解毒类中药或许可能就是在这个环节发挥了作用(纯粹猜想 未验证)) 当然现代医学区分两者还有更多方法比如血象变化差异 比如扁桃体变化(脓点-细菌感染,疱疹/滤泡-病毒感染) 但从发热角度看又有少许差别 待日后修正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