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因为想把女儿从当时就读的小学接回来,我开始了解到有一个在家上学联盟网站。在网站上看到他们在不同城市举行工作坊,把一些在家上学或有此意向的孩子家庭聚集起来,互相交流经验。这次在南京又有这样的交流会,我就带着女儿去参加了。
去了之后才知道,因为主办者是基督教徒,参加的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信教的,这使得聚会的宗教气氛浓了点,其中做礼拜(年会第二天正好是周日),唱赞美诗等环节让我们这些不信教的家庭有点不知如何自处的尴尬。
年会请到了一位美国在家上学支持机构的工作人员(Becky)到现场为大家分享美国在家上学的情况,她分享的内容主要是美国在家上学所用的教材,在家上学如何借助支持机构的力量,在家上学的孩子考大学需要提供的学习记录等。但因为中美两国社会的差异,在我看来可供借鉴的地方不多。
头两天上台分享的都是一些基督教家庭,这些家庭的状态和他们的分享内容也从基督教义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自己以前的一些观念,比如家庭中融洽的夫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母亲不能太强势,孩子或者孩子教育不应该成为家庭的中心,对待孩子不仅要爱,也要有正面管教等等。有时看来是孩子教育上的问题,源头却在家庭观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上,如果不从根源解决问题,任何单纯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方法都只能是隔靴搔痒,看来宇宙的智慧是不分宗教,相通的。他们的分享也让我们看到有一些自身条件特殊的孩子更适合家庭教育,比如其中一个家庭的孩子有阅读障碍,如果她去到学校上学,可能因为阅读障碍受到老师责备和同学歧视,从而引发别的心理问题。但因为她在家上学,环境可以容许这个孩子慢慢调整,而且孩子在音乐、美术方面的才能得以发展,现在这个孩子不仅已经克服阅读障碍,而且非常活泼开朗。
不过在分享中还有一种倾向性,是我觉得应该警觉的:就是父母认为外面的世界充满罪恶、竞争以及种种不好的东西,所以要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自己为自己建造一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平凡安静地过完一生。这种倾向性是很可怕的,遇到方法不正确的家长,甚至会毁掉孩子。在家教育是否正确的甄别标准,就是看你的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喜欢学习,兴趣、才艺、体育发展得越来越好,交际能力是不是越来越强,而不是相反。头两天的分享大多集中在理念方面,具体的方法交流很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目前在家上学的整体水平不高,可借鉴的经验不多,个别做得好的家庭的方法也不具备普遍适用性,这些本来也在我意料之中。
第三天上午,也就是年会结束之前,现场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男士,他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十几分钟的发言已经描述了在家上学教育模式的框架,看得出他的思想深刻而且经验丰富,他也有意进一步分享更详细的方法,但却因时间原因不得不作罢。会后我了解到,他是来自杭州的Phoenix,一双儿女都在家上学,而且大女儿就是在家上学网站上那篇“10岁女孩立志当联合国秘书长”中的主角。Phoenix当天下午就返回了杭州,我和他在微信上简短交流了一下,和另外一个南京的家庭也在第二天去了杭州,和Phoenix一家作了一次深度的交流,没想到这次临时决定的杭州之旅让我收获了此行最大的礼物。
之前已经知道Phoenix有个优秀的女儿,见面之后的了解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网上的那篇文章也仅仅是管中一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一个13岁的孩子已经达到这样一个绝大多数成人一生都不可企及的高度。女儿通晓英、法、西班牙三国语言及文化,其程度一般的法国人、西班牙人已经不足以和她交流。打个比方,一个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日本人来和我们讨论先秦文化、诸子百家,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即使中文再流利,也无法与对方在同一层次对话。我并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但在这个13岁的小女孩面前,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没文化。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她对外所交流的层次很高。其实交谈中很多细节都震撼到我,但因为Phoneix夫妇非常低调,从保护女儿的角度出发,不希望宣传太多,所以我也不便一一分享。
Phoenix夫妇都毕业于中国名校,曾留学国外,Phoenix曾在通用电气(GE)工作,家中兄弟也都出自复旦、清华这样的名校。辞职后开始在家中培养一双儿女(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小宝),近距离的接触可以让我充分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虽然有两个孩子,家中却十分干净整洁,孩子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宝在离开自己的桌子时都会把椅子归还原位),所有家庭成员都会分担家务。两个孩子活泼开朗,热情自信,大女儿和我们交谈时丝毫不会让人觉得面对的是个孩子,但带领一帮弟弟妹妹掩埋死掉的金鱼,在单双杠上演示自编的体操动作“烤乳猪”、“蜘蛛人”时又显得童心烂漫,任何时候出门都会带上一本书,在外吃饭等餐的间隙、爬山休息的间隙都会时时拿出书来看。四岁的小宝运动能力出色,在学英语的同时已经开始学西班牙语(姐姐是主要老师),还在家中打鸡蛋、切豆腐。同样身为浙大高材生的妈妈除了一些兼职工作和社会活动,承担了家中大部分的家务,最大的职责就是催着女儿出去玩。女儿的兴趣广泛,芭蕾、钢琴、山水画、滑板、足球(不是观看,而是自己上场踢的)、垒球、马球、宝石鉴赏等等。
我问Phoenix,女儿之所以能象现在这样,是不是因为天资聪颖,是所谓的天才神童。Phoenix坦言天资一般,是用正确的方法引发孩子的兴趣,同时通过快速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优秀,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内在向上的动力,越学越优秀,越优秀越想学,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到后来天资已经根本不重要了。他认为这是接受真正教育(而非体制内的奴化和洗脑教育)的孩子的正常水平,这也是Phoenix一再强调方法重要性的原因,在教女儿的过程中一直是在传授方法。他不曾陪女儿完整学习过一门专业课程,大概只会带着学一两节课,而这一两节课的主要目的和作用就是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后面在自学的过程中,孩子温故知新、做笔记、搜索资料的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而且也只有这种传授方法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超越老师的学生,Phoenix女儿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水平都已超过父亲(Phoenix本人不会西班牙文),时不时还指点父亲一下。
这些方法的可复制性在Phoenix的学生们身上也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从GE辞职后Phoenix开了一家英语培训中心,十年来一直坚持亲自教学,学生中不乏浙大教授、博导的孩子,还有人每周从金华、东阳开车过来上课。这里零基础的孩子一年半后即可达到大学六级程度(一周只上两小时课),而这还不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地方。Phoenix从来不会把英语当成一个技能和工具来教,而是以此为载体,为孩子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在这里交汇,孩子们的眼界打开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被点燃了。当Phoenix给我们分享举例课程如何来教时,我不止一次地惊叹原来教学可以这样进行,也深深被这种教育所吸引,能够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太有福气了。这些方法原本也是Phoenix可以在年会上为我们分享的。
生活中的Phoenix开朗随和,幽默健谈,他不仅深谙教育之道,同时也发自内心地关心有缘遇到的每个孩子。他的工作时间是周末两天,为了在周一最后一天赶上年会,他周日晚上工作到两点,五点半起床坐火车赶到南京,但囿于时间所限,只讲了十多分钟,没能更详细地分享他的教育方法。我本来没有打算这次就去杭州,是Phoenix一再催促我不要耽搁孩子的时间,才让我临时改变行程。事实也是如此,交流之后我满脑子都是回去马上要实施的计划,如果我等到以后才去,一定会后悔之前耽搁的时间。Phoenix的培训课程是我目前所知道的单价最贵的英语课程,但他对所有在家上学的孩子家庭免费分享他所用的教材、各科书籍(这些都是他多方甄选的,大大节约了我的时间,而且这些书籍让我自己都觉得用它们学习是非常美好的体验)以及教学经验,他甚至敞开大门欢迎其他英语培训机构来交流,只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到更多的孩子。当我和另外一个同去的南京家庭满载而归,向他表示感谢时,他甚至比我们还高兴,因为他觉得他又帮到了几个孩子。他真的是心中有大爱,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教育。
Phoenix和我们的交流涉及到很多方面,但因为时间所限,不能充分展开,这里记录一下我感受比较深的几点。
1.
教材,当Phoenix拿出他所用的英文教材时,我就知道自己找对人了。在漏屋所著的《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这是所有学英语的人都应该看的一本书)中,详细罗列出了中国人学英语的种种误区和错误,不过作者在书中也没能给出儿童学习英语的具体方法,只是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思路,即从配合动作的听力入手,同时扩展名词的学习。这和Phoenix的教学方法不谋而合,他所用的教材是国外的创作团队在对儿童语言心理进行专业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而且Phoenix和开发这套教材的团队有过比较深入的交流,了解教材的精要所在,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套教材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在别的英语培训机构使用这套教材学习过的孩子到了Phoenix这里又要重新从头来过的原因。另外,Phoenix还搭配了其他的教材和阅读书籍,他在教学中创造性地重新组合这些内容,一方面体现他一直强调的快速有效性,节约孩子的时间,同时让孩子看到自己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使用或者看懂高阶的教程,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更喜欢学习。在补充的阅读书籍中,Phoenix选择了一些西方经典,如美国历届总统的演讲,这样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扩展了胸怀和格局,一举两得。此外,在英语学习工具如mp5、电子词典、CD机、音箱等的购买选择和实际运用方面,Phoenix也给了我们很多翔实的建议。
2.
Phoenix认为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契机,同时从道德情操、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知识学习四个层面引导孩子。比如面对一盆花,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花也是有生命的(道德情操),不能随便摘花(行为习惯),如果自己是花面对摘花的人会怎样(变换角度的思维模式),了解花朵的相关知识(知识层面)。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做一件事会想到同时达成多方面的效果,比如他很注重书的选择,他认为一本书如果只能有一种用途,就算不上一本好书。比如他选择的声律启蒙的书,是带拼音的大字版本,同时配有注释和古代的一些名画。用这样一本书学习,孩子不知不觉中认识的字增加了,注释中有一些小典故,引发孩子的兴趣后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看解读声律启蒙的书。另外还可以利用书中的插画,让孩子到古代绘画史书中找到相应的画,了解画家的情况和画作的背景,甚至可以在百家讲坛这样的讲座中去找关于画家的生平故事放给孩子听,这样立体地多方面地学习一本书,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兴趣,而且也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更深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在第一遍声律启蒙背完后,第二遍复习时会换一本竖排的繁体缎面版本的书,这样一来可以复习繁体字(繁体字的学习当然还会从其他方面进行),二来手上拿着这样一本书来读时,一股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自然生发出人在境中的感觉。这样代入感觉的学习方式让我理解为什么璐璐(Phoenix女儿)会说她学生物的时候会把自己当成生物学家,学化学时就会把自己当成化学家。学完声律启蒙,会有意识地带孩子到一些有对联、诗词的景点,当孩子发现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就在眼前,甚至自己也可以对上几句时,是很有成就感的,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大了。
3.
一门语言会为我们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当你可以通过学习几门语言同时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更能体会不同视角带来的差异,从而更少偏见。璐璐在看同一本书时,有时会去看不同语言的不同版本,通过这种比较自然发现最好的版本。
4.
Phoenix非常重视汲取中外经典中的力量,他认为经典中的语言可以启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有时可能只是一、两句话就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他常说的“播撒种子”。他用经典著作激励孩子,培养志向,扩大胸怀和格局,同时在生活中也从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强调孩子要用大桌子(四岁小宝用的就是一张大人的书桌),女儿学画画时选择山水画而非花鸟画也都是出于这一目的——扩展孩子的心胸和格局。当然他也会培养孩子注重细节的能力,那就是另外在别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了。
5.
和Phoenix交流中,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在教育方面既有着整体的框架,同时又非常注重细节方面的操作,而且还能针对儿童心理使用有效的方法。我们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看到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如何落实到生活中,运用到细节中去;或者别人介绍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身上却收效甚微。和Phoenix的交流让我觉得最受益的一部分是看到他根据什么理念而采取什么实际的方法,这种操作层面的智慧可以启发我再去思考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过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要想做到象Phoenix这样,对父母的要求相当高。
因为时间所限,这次交流没有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说了。
这几年我和身边同道的一些际遇,都让我们深信,无论是中医、武术高人、教育者,都是民间有高人,他们大多远离媒体和公众视线,只会与有缘之人相交。而且,有些因为师门谨训或者早年遇人不善的际遇,很少会主动解释自己的某种行为,大有“信我者入我门中”的洒脱自信。对于这样的高人,如果有缘遇到,真的要有一双慧眼才行。
目前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大多是因为不愿意让孩子承受体制内以分数为导向的考试重压,希望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认识到体制教育对人思维的破坏和思想的奴化的人并不多,有些甚至是孩子在体制教育中已经在身心方面出现问题了才接回家。另外,作为在家上学孩子的父母,我们本身就是体制教育的产物,也有着思维僵化和思想局限的问题,如果没有自省之心,就很可能是采取在家上学的方式用变换的教材却仍然采用体制学校的老方法教学,这也是需要我们警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