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是什么呢?

 tjboyue 2019-02-26

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太平天国存在时间为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被灭后不久,捻军即被清军剿灭。

捻军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一、1851年至1857年:捻军的形成受太平天国影响阶段

1853年春,在太平天国进入安徽后,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一带爆发了捻军起义。捻军前身为捻党,起源甚早。最早史书中记载是在1814年,当地官员呈于书上,称这些造反的农民为“捻子”。但只是地方土匪,没有形成大气候。

太平军于1852年4月从广西永安突围北趋,转入湖南,挺进湖北,1853年1月,占领省城武昌,后分水陆两路沿长江东下,夺取江西门户九江,攻占安徽省城安庆,3月取得江苏省城南京,并在此建都,改称天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太平天国运动从珠江流域扩展至长江流域,震撼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也鼓舞了捻党的斗争,尤其是安庆的攻占,太平军释放监狱中有正被查办的捻党在内的“囚犯”,,鼓动反抗,对捻党的影响比较直接。在长江以北至黄河流域的辽阔地区,捻党闻风而起,积极响应,近在皖北的捻党更是如此。

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会盟,亳州、蒙城捻军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捻党第一次组成比较正式的武装力量捻军。

二、1857年至1864年:双方联合作战阶段

1857年3月6日,两军在安徽霍丘、六安交界处会师。从此,捻军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他们的首领也得到封号,如盟主张乐行后被封为征北主将、鼎天福、义爵和沃王,五旗将领各有封号,如龚德树后被封为征北正总提、盖天义,苏天福后被封为立天侯。全军同太平军一样蓄发,有的部队且改用太平天国旗帜。太平天国除经常遣员与捻军联系作战外,另有专任代表驻在捻军中,捻军也常派人至天京,或到豫天侯陈玉成、合天侯李秀成等部,彼此联络会商,协调行动。不过,捻军依然保持自己的领导系统和原有制度,配合太平军作战一般只限于安徽境内及邻近地区,即“听封而不能听调用”。

三、1864年至1868年:双方合并苦斗阶段

1864年8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太平天国覆没。1864年12月上中旬,捻军和西北太平军余部于河南南部进行整顿与改编。这次整编,决定部队没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历法、封号和印信,如原先赖文光为遵王、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等封号依然采用;关于队伍的内部组织,基本上仍以捻军的五色旗区分,但作了一些变动,较前严密,如每一大旗下辖50小旗,每一小旗统众500人,分为10馆,每馆约50人,实际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多寡不等,有的部队可能由于人数特别多,就把小旗中的一部分成营(如内五营、外五营)一类的单位。 通过这次整编,捻军同西北太平军余部结为一体,组成新捻军。

捻军组建后,便运用流动战术,同强敌展开英勇斗争。1864年12月12日,他们在河南邓州西南唐坡击败僧格林沁所部清军,5月18日,终于在山东荷泽高楼寨击毙僧格林沁,歼灭其所部清军。此后清朝倾全力对付捻军,动用团练湘军、淮军及数省兵力,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后分为东、西二捻。1868年8月西捻为左宗棠所平定,1868年1月东捻乃李鸿章所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