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上的龙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云雾山中986 2019-02-26

首先,如果我们把青铜器的界定从传统意义上的夏商周青铜器的下限推迟至西汉,那么龙的形象就会清晰很多。毕竟,西汉时期是中国青铜器的余晖。龙最早成形应该是二里头发现的綠松石龙形器了(有人会认为是龙山文化的玉猪龙)。龙的形状在商及西周时期并不是很固定的。商中期的龙虎尊的龙有长颈鹿角,四羊方尊上的龙还有尖吻、鳞片及兽爪。作为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常见的夔龙纹、蟠龙纹、螭龙纹,甚至蟠虺纹都与龙有关,但由于变化太大,很难给出较统一的描绘。这种情况到了战国晚期就不同了,我们以下以一些海外青铜器藏品照片来解释,会比较清楚。

1. 春秋晚期镂空龙形戈,龙的形象尚不很明确,有鳞有爪但无角,可以称螭龙甚至螭虎;

2. 战国填漆盖鼎,双身蟠龙,有角有爪;

3.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错银龙首长颈壶,此时龙已基本成形,角分杈(远端角破损后补,色泽不一样);

4.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错金银力士骑龙香薰,龙上吻卷曲,有鳞无角;

5. 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错金银螭龙立件,有鳞有爪无角;

6. 唐代铜鎏金龙形镇墓兽,这时的龙已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形象了。但这个时期的铜器已经不能称为青铜器了。行家多称为唐代响铜(别问为什么)。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战汉时期龙的形象比较相似,有规律可循,龙都有鳞有爪,无角者为螭龙。分杈角基本上取代早期长颈鹿角(马承源:中国青铜器、320页)。

欢迎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