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听雪楼75iz4v14 2019-02-26

有人说她那充满着哀怨的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我并不同意。她不是在旧生活中打开了新的一章。她是重生了。

今天想说的“她”,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爱情诗作者勃朗宁夫人。她的爱情诗集《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是爱情诗歌里王冠上的明珠。她叫做伊丽莎白·巴雷特,嫁给罗伯特·勃朗宁之后随夫姓改名叫做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是后世所熟知的“勃朗宁夫人”,是他口中充满爱意的“小葡萄牙人”。

他们初次相遇时,她已在床上瘫痪了24年,而他是小她6岁的英俊青年。她不相信这银铃搬清澈美好的爱情能在她如黑暗深谷般的生活里久留,只能是以沉默和躲避来回应他炙热的感情。

然而面对她的心灰意冷,罗伯特不曾停止对她的热烈追求。她小心翼翼地向着他慢慢打开心扉,怀着惊喜而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他的爱情。

这张描绘维多利亚时期恋人的画,用来描述勃朗宁夫妇的爱情故事,再合适不过

更为神奇的是,在罗伯特的鼓励下,瘫痪24年的她,一年后慢慢地竟然站了起来。再后来,竟随他一道移居意大利,筑建了他们爱情的伊甸园,并在其中一住就是十五年。

若说这世上仅剩一个爱情故事让我相信爱情是有魔力的,那就是勃朗特夫人和她的丈夫罗伯特。

“富养”的少女

1806年3月6日,伊丽莎白·巴雷特出生于英格兰北部杜伦一个富庶的家庭。父亲早年间在牙买加靠种植业发迹,返回英格兰后买下了“希望之果”——一处近500英亩的种植园。彼时正是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格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小小的伊丽莎白,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繁荣时期的富裕家庭。

老巴雷特一共有12个子女,小伊丽莎白和她的众多兄弟姐妹们在富裕的家庭中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她时常骑着小矮马,拜访领地周边的居民。良好的举止、聪慧的谈吐让她备受周围人喜爱。拥有11个兄弟姐妹让她即使待在家中也从不寂寞,他们自编自导的舞台剧,就让家里充满了欢乐。

(图为维多利亚时期富人阶层家的女儿,非伊丽莎白·巴雷特本人)

 然而厄运悄然而至。15岁那年,她不慎从马背上摔下来脊柱受损导致瘫痪,从此开始了24年卧病在床的灰暗日子。

文学天赋与生俱来

 小伊丽莎白收到体过良好的教育,天分极高。不到10岁时就读能读莎士比亚、荷马史诗译本、以及很多英国、罗马和希腊等文学作品。所有这些几乎全部是她自发性地挖掘和阅读。10岁时,她已经能用原文阅读但丁的《神曲》等希腊经典。

她对文学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与生俱来。为了能更好的阅读原著,她自学了希伯来语,能从头到尾阅读完《旧约》。12岁时,她完成了4本“叙事诗”的创作,且以押韵对句组成。

虽然由于意外瘫痪在床,伊丽莎白从来没有停止向文学宝库的挖掘和探索。躺在病床上的她继续学习希腊语,进行文学创作。对古典学派和哲学的痴迷,在以后她对人权主义的关怀中逐渐体现出来。

19世纪30年代,伊丽莎白父亲的生意受到经济环境影响。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富裕。他们搬了几次家,于1838年在伦敦安定下来。她第一次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诗集《天使和诗歌》。

由于健康恶化,同一年她搬到德文郡的海边居住疗养。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她亲爱的弟弟不久在河里溺水身亡。

诗歌指引我走向你

这对原本就因意外而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是个巨大的打击。她再次回到伦敦时,已由一个原本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彻底变成了一个隐士。此后的数年,她极少和人见面,不曾出过房间,围绕在病床周围的也是极少的几位家人和佣人。

她不和人来往。这瘫痪在床又失去挚亲的生活,让她一度认为这就是此生的全部,余生将在这没有尽头的黑暗中耗尽。她把自己封锁在一滩隐秘在丛林和山谷中的死水,拒绝世界激起任何回声。

忧郁的伊丽莎白·巴雷特

然而这不代表这个世界停止对她才情的仰慕。她仍然有因崇拜她而不肯放弃的前来拜访的朋友。

1844年,一个名叫罗伯特·勃朗宁的青年通过朋友引荐,给她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件。他们开始了时长一年的书信来往。他视她为灵魂伴侣,向她表达了炙热的爱意。

她只当这是一个狂热崇拜者的一时头昏脑热。因为她不仅常年瘫痪在床,而且还年长他6岁。她想如果见面后,他一定会失望而归。

1845年,他们见面了。他丝毫没有减弱对她的热情。她惊喜万分,又有些忐忑,生怕他熊熊燃烧的感情不过是热烈而短暂的篝火,天亮之后就会熄灭。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感情: 怕失去,所以干脆不肯开始。

起初她拒绝了罗伯特,她觉得他们并不相配,如同她在诗中写到:


The colours from my love, and left so dead

And Pale A Stuff, it were not fitly done

To give the same as pillow to thy head.

Go further! Let it serve to trample on.

我生命的光彩,只剩一片死沉沉的

苍白,不配给你当偎依的枕头。

走吧!尽把它踏在脚下,作垫石。


——《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第八首》

她不是不喜欢他,只是怕她晦涩的现状拖累了他华美的生活,她把罗伯特比作美丽的威尼斯水晶杯,而自己则全身沾满了毒气。

罗伯特丝毫不介意她的担忧。他热烈地照顾她鼓励她,和她讨论诗歌,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在罗伯特的鼓励下,起初她渐渐能够走出房间活动,慢慢开始走下楼,在客厅里坐一会儿,和家人聊天,会见来访的朋友。

伊丽莎白·巴雷特的生活渐渐有了更多的乐趣

当第二年春天来临时,她已经能自己慢慢地走到伦敦街头!

此前,她可是曾在床上瘫痪了24年的人!

她不得不承认,这是爱情带给她的奇迹。若说此前大部分的生命是在令人绝望的病床上度过,那么自从遇见他,自从在他的鼓励下站起来,她的生命,就重新开始了。

她的喜悦,从小心翼翼变得温柔而坦荡。她终于勇敢地用爱情回报爱情。

她说,若是来年,我的健康状况还算好,那时,我们的未来,由你来定。


I sit beneath thy looks, as children do

In the noon-sun,

with souls that tremble through

Their happy eyelids from an unaverred

我坐在你的荣光下,象沐浴在阳光中的

婴孩,那闪烁的眼膜无声地泄露了

颤动在那颗小小心脏里的无比的喜悦

她的父亲,从一开始就反对他们的交往。毕竟他年轻6岁,在那个年代看来,就是离经叛道。何况他们是恪守礼教的上等人家。尽管她在爱情的鼓励下站了起来,却不能征得父亲对他们关系的认可和接受。

意大利的快乐时光

1846年,她和罗伯特踏上了去往意大利开始新生活的路。他们是虔诚的信徒,绝不以私自的名义结合。离开之前,他们在乡间的一处教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向上帝发誓,结为夫妻。

然后,他们以夫妻的名义,带着自己宗教的肯定和祝福,来到了意大利比萨。她从伊丽莎白·巴雷特变成了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被称作“勃朗宁夫人”。

他们在意大利快乐地生活了十五年,有了儿子小罗伯特。如世人所传颂的那样,他们不曾有过一日的分离。

他们在意大利居住了两年后,一日,她趁罗伯特不注意,悄悄将一卷诗歌的手稿塞在他的口袋里,并且告诉他说,你只管随便看看,若是觉得它是毫无价值的废纸,就丢到垃圾桶里吧。说完,她羞涩的跑到楼上,不敢再看他。

那哪里是“毫无价值”的废纸,明明是她在遇见他的前两年,默默为他写下的情诗。从起初的忐忑怀疑,到担心不安,到心怀喜悦,再到勇敢回应他的感情。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的捕捉到了恋爱中的人对爱情的珍视。

罗伯特兴奋地大叫起来。以他诗人和作家的良好功底,他当即判断“这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动人的爱情十四行诗”。他说这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不敢私藏,他要与世界分享。

伊丽莎白同意了他将诗集出版的建议。不过她仍然感到羞涩,怕被世人看到她热烈的情感。所以出版时她为诗集起名为“葡萄牙人的诗”,让人误以为这是翻译而来的作品,从而她也不那么感到难为情。

罗伯特从此又对她多了一个“小葡萄牙人”的爱称。

<Sonnets from the Portuguese 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

果然如罗伯特所说,这本诗集在欧洲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备受赞誉,流传后世。

即使是在中国,也有很多文人也试着翻译过这本触动人内心深处的情诗诗集,其中不乏闻一多、穆旦等中国文学大家。

曾广泛阅读古典主义文学和古哲学著作的伊丽莎白,从未将感情限制在狭隘的儿女私情上。她的早期作品就体现了对人权的关注。移居意大利后,她积极支持意大利独立运动和女性平等运动,著有作品《圭迪的窗子》、《大会前的诗歌》等。

幸福地生活了十五年后,1861年6月底的一个夜晚,如寻常一样,伊丽莎白和罗伯特在讨论了意大利独立运动后,商量了一下夏天出行计划。她突然觉得有些困倦,就依偎在他的怀里。罗伯特以为她只是想短暂地打个盹儿,没想到她的身体突然一沉,安静地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他们的爱情,则随着她不朽的诗歌一直被传颂,从来不曾被人忘记。

   这是我所知道的,世间最真挚圆满的爱情故事之一。若说有最后一段爱情让

   我相信爱情不是人自我麻痹的幻象,那一定是这一段。

最后想分享一首那本诗集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来结束今天的传奇女性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