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天宇:济水之滨古战场

 济宁二中谭天宇 2019-02-26

华阳宫是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在1979年9月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华阳宫的始创年代,史料中无详细记载。明代学者王象春在《齐音.元阳子》一书中记有:“晋元阳子,长白山人,得《金碧潜通》一书于伏生(秦朝博士)墓中,细为注解,携之修真于华阳宫。”""这是有关华阳宫最早的记载。从堪舆分析,华阳宫是具山、湖、泉、河的风水宝地。早在远古时期,山东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关于鬼神的信仰,秦汉时期皇帝多次来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方士借机把济南地区发展为道教圣地。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时济南地区道观星罗棋布,当有华阳宫。因此,华阳宫应是济南地区最古老的道教宫观之一。金兴定四年(1220年),由丘处机的弟子陈志渊拓建华阳宫,自此香火绵延,经久不衰,渐成规模。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改为崇正祠,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仍改为华阳宫。从建筑遗存上看,明代有过大重修和扩建,清代修葺。

华阳宫古建筑群内现有建筑36座,建筑面积2817.56平方米。华阳宫是建筑群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庙宇,由二宫门、忠祠、孝祠。四季殿、东西配房、东西厢房、倒座房等建筑组成,以建在高台之上的四季殿为主体建筑。

华阳宫忠祠

在参观华不注山山脚下的华阳宫时,里面的忠祠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的里面奉祀的是逢丑父,塑像威严庄重,腰挎宝剑,身披铠甲,俨然一位忠实的侍卫大臣。

“为什么这里要供奉他的塑像呢?”我的夫人向我问道。

“因为历史上就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战役,而他在战败之际舍身救出了自己的主公。”接下来我便讲起了发生在这济水之滨古战场的故事——

这场战事发生在公元前589年,正值春秋时代的中期。在这场战事前八年,晋国与楚国刚刚进行了邲之战,在邲之战中,晋国被楚国击败。邲之战后,楚国西联秦,东北联齐,东联吴越,灭江、六、舒、蓼,控制了中原,声威赫赫,较之城濮之战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晋国势力则一落千丈,不仅受到来自西方秦、南方楚联盟的威胁,而且北有白狄之患,东有赤狄之祸,陷于秦、楚与赤狄、白狄四面包围之中。

齐国在桓公以后,虽然失去霸权,但仍不失为东方大国,独立于晋、楚、秦三强之外,屡次兴兵侵卫、侵鲁,在东方扩张势力。晋、楚双方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都想结好齐国。在邲之战后,晋国势力削弱,这就助长了齐国称霸东方,欲与晋国一较高下的野心。

公元前593年,晋国在消灭赤狄以后,想在断道(今山西省沁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次年春,晋景公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征召齐国赴会。齐顷公侮慢郤克,郤克回国则时刻准备报复,而齐顷公又拒绝参加断道之会,这就为晋国伐齐找到了借口。晋、齐鞌之战由此爆发。

公元前591年,晋侯、卫太子臧伐齐,兵进阳谷(在今山东阳谷县北)。齐顷公被迫在缯地(在阳谷附近)与晋景公结盟,并派公子强到晋国做人质。这时,晋国的主要意图还在于联合齐国。但是,公元前590年,楚国遣使通齐,齐顷公为结好楚国,背叛了晋、齐缯之盟约。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率军侵犯鲁国,攻克鲁国北境上的龙邑。卫派大夫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救援鲁国,在新筑(今河北魏县南)被齐军打败。鲁、卫二国向晋国乞师。晋中军帅郤克力主伐齐。晋景公见联齐不成,为阻断楚、齐联盟,各个击破,遂决定伐齐,由晋郤克统帅中军,士燮率上军之一部,栾书统帅下军,韩厥为司马,起兵车八百乘,以救鲁、卫。鲁大夫季孙行父也率军来会。

齐军闻晋军出,即退却,晋军追至莘地(在今山东省莘县北)。六月十六日,晋军又迫至靡笄山下(今山东济南市之千佛山),与齐军形成对峙局面。齐顷公派人向晋军帅郤克请战说:“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晋人回答说:“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指齐)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久)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顷公说:“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齐将高固向晋军挑战,生俘晋人而乘其车归,向齐军宣示说:想勇敢的人,买我的余勇。

次日晨,晋、齐两军对阵于鞌(在今济南市西偏)。齐将邴夏为顷公驾驭战车,逢丑父做车右。晋将解张为郤克驾驭战车,郑丘缓做车右。齐顷公狂傲地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马不披甲即杀向晋军。在激战中,晋中军帅郤克中箭受伤,但仍击鼓督战。其御解张也为流矢射穿手肘,但仍努力驾车。车右郑丘缓见有险情即下去推车。解张见郤克伤重,左手把握缰绳,右手执鼓槌击鼓,率战车冲锋不止,晋大军跟进,齐军大败。晋军一路追击,绕行华不注山三圈。

晋军司马韩厥驾车追击齐侯,其车左、车右皆中箭身亡。晋大夫綦母张丧失战车,也乘上韩厥战车,等他们追上齐侯战车时,齐侯车右逢丑父趁韩厥俯身去扶车右的机会,机智地与齐顷公换了位置,并叫顷公下车去华泉取水。副车载齐顷公逃脱。晋军追击齐师,从丘舆(在今山东省益都县西南)进入齐境,攻击马陉(在丘舆北)。

齐军失败,顷公派大夫国佐求和,献出灭纪所得的甗和玉磬,并愿割地。郤克不受,说:“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国佐回答说:“萧同叔子为寡君之母。晋、齐匹敌,也是晋君之母。以国母为质是不孝。晋怎能以不孝号令诸侯?”又说:“先王疆理天下,实行因地制宜。怎能‘尽东其亩’,惟晋国兵车是利?如果晋再相逼迫,齐国只有背城借一,决死战斗。”当时,鲁、卫二国也劝郤克与齐讲和,郤克听从了。秋七月,晋、齐在爰娄(今山东临淄县西)结盟。晋让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

鞌之战是构成晋景公争霸事业的一部分。经过鞌之战,晋国成功地打破了齐、楚联盟,而把齐拉到了自己一边。鞌之战次年(公元前588年),齐顷公亲自朝晋,建立晋、齐联盟。晋、齐联盟的建立,是晋景公继消灭赤狄、联络吴国之后,又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晋景公所创建的霸业,经过厉公、悼公的努力,一直持续到顷公、定公时代。而鞌之战在晋景公的争霸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曾巩在他的一首七律《华不注山》中便提到了这场著名的战役: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历史上的济南确实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时期的鞌之战到明朝“靖难之役”时朱棣对济南的围攻,再到解放战争时空前惨烈的济南战役,战争一直是这片土地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济南所处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拥有它之后,北可威胁京津,南可之下徐州,向东可控制富饶的胶东半岛。古代济水通畅之时,向西还可沿水路上行达到济宁、菏泽、开封、郑州等地。近代以来由于济水上游与中游河道的淤塞,使得航运再也无法如此便利了。还在目前山东省对于疏浚小清河航道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神清气闲地在工作之余游览这座济水之滨曾经的古战场,确实也是一件值得庆幸之事。

小清河今貌

我们游览完华阳宫之后,看见了几辆共享单车停在路边。我们便一人一辆骑了上去,一路骑到了小清河的岸边。这一次,我们总算是近距离地观察到了作为济水故道的小清河了。这一段的小清河很宽,宽度超过百米。河水青绿色,看上去里面应该生长有诸多的藻类及鱼类。在河两岸种植着很多花草树木,使得小清河成为了一条绿色的长廊。来到这里吹拂着初秋时节的凉风,仰望天高云淡,俯察清水游鱼,确实给人以种心旷神怡之感。

那么,古代的济水是如何变成今日的小清河的呢?我经过多方的查证,厘清了这一段历史。

公元五世纪末以后,菏泽以西的济水中上段逐渐堙塞。而济水的下段经常有黄河经此道入海,也出现了堙塞的现象。北宋末年,金军南下攻破汴京,掠走宋徽宗与宋钦宗,扶植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傀儡政权伪齐。伪齐存在的1130-1137年,刘豫命民工大致循历城济水故道,挑挖疏浚,成为独流入海河流,目的是排涝防洪,并兼有舟楫之利。为增加水源,在华下筑下泺堰,使源于济南各泉的泺水,注入疏浚后的济水故道。此后这条河便被称为小清河。

明朝初年,小清河上游水患频繁。永乐年间(1403-1421年)开始筑堤。成化元年(1465年)开陈恺沟分洪入大清河。成化九年至十一年(1473-1475年),从历城至海口全面疏浚小清河251公里,建减水闸38座。嘉靖十二年(1533年)疏浚博兴至历城河道150公里,筑博兴、乐安境堤岸90余公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疏浚章丘至博兴间河道112.5公里。万历年间(1573-1602年)泺水在下泺堰北决,全泺入大清河,历城至章丘间小清河逐渐淤废,原入小清河的巨野、绣江等河亦人大清河。自此,小清河上游只有原漯河沿小清河故道东流。

在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疏浚章丘至陶唐口河段。康熙五十五至五十七年(1716-1718年),开支脉沟,分泄小清河洪水。支脉沟西起高苑城西南之军张坝,经博兴至乐安会小清河入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在小清河南开预备河分洪,西起麻大湖,东经会城泊、石村镇至东北坞注淄河入海。形成了支脉沟、小清河、预备河三河平行入海的局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发十三县民工大开支脉沟,一律开宽为20米、深2.5米,并对浒山、清水二泊进行了清淤,以备滞蓄洪水。同时疏浚章丘县境小清河,培修万家口至军张坝段堤防。治理后,章丘以下的小清河为由河入泊(清水泊),由泊入沟(支脉沟),由沟入海。章丘以上的小清河仍淤废,上游各支流仍入大清河。光绪十七年(1891年)将支脉沟上段裁弯取直、展宽筑堤,以承上游历城、章丘等县来水,开引河注入博兴龙汪洼。在龙注洼下口自博兴县金家桥至羊角沟海口,疏浚小清河正河55公里。河面连马道开宽10米,深3.3-4.3米不等,出土成堤,用银19.8万余两。博兴以下支脉沟仍留作支河以分泄小清河洪水。光绪十八年(1892年)继续治理,由金家桥向西取直,就支脉沟与预备河两河间洼地开挖小清河正河,经过博兴、高苑、新城、长山、邹平五县至齐东县之曹家坡止,计长48.75公里,河面连马道仍宽10米,深2.7-4.7米不等。又从金家桥以下起循预备河旧址开浚支河至柳桥以承泄麻大湖上游各河之水并引入正河,支河长12公里,宽6.7米,深2.3-3米不等。正支两河共用银24.5万两。历城、章丘、齐东三县境内河段,也接续挑办,使小清河全线沟通,并恢复航运,船只可由羊角沟直达历城黄台桥,流域内水灾有所减轻,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治理。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历城西北的玉符河东堤建睦里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使小清河西延至睦里闸。

民国时期的济南小清河

民国时期,1930年山东省建设厅下设小清河管理局,拟定整理小清河计划。次年,成立“浚治小清河临时工程委员会”,对小清河再行勘测,拟定《整理山东小清河工程计划大纲》,计划包括干流整治、水源及支流整治、海口整治及修筑码头等项。并于1931-1933年,疏浚整治了小清河近源趵突、黑虎等泉,加深趵突泉池1米,凿新泉6眼。扩大黑虎泉池,挖深1.2米,置一量水堰,增加喷水虎头两个。加宽浚深五柳闸至林家桥小清河干流,两岸筑堤。兴建五柳及边庄两处闸坝工程。五柳闸坝工程包括船闸及船闸南新挖月河中段建滚水石坝1座,船闸闸箱长100米,闸口宽9.2米,上闸门高3.85米,下闸门高7.15米,同时可过拖船一艘及驳船两艘。它是山东省第一座现代化船闸。边庄闸闸箱长80米,闸口宽9.2米,可容一拖船及驳船。五柳闸于1931年5月开工,次年8月底竣工。边庄闸于1932年5月开工,同年11月竣工,11月25日正式通航。

建国后,1956-1964年间,对章丘县境小清河干流进行疏浚培堤,并先后建排水涵洞9座。对济南市市区河段进行复堤,自黄台至鸭旺口长27公里,建排水涵洞3座,并整修疏浚边庄、五柳闸。对惠民地区境内小清河也进行了堤防整修,并自预备河口以下,切滩长22公里。1966年春由省拨款600万元对小清河进行较大规模治理,在小清河北岸开挖自陶唐口以东分洪口至芦清沟口,长84.5公里,宽700米的分洪河。北岸筑堤,平均高程15-16米,泄量700立方米每秒。由邹平、高青、博兴3万民工施工,5月完工,做土方400万立方米。1967年又调邹平县7700人,加固中堤自拦河堤至尚道口,切滩自杏花河口至北营,完成土方380万立方米。开分洪河后,小清河干流自陶唐口以东至芦清沟,形成三堤两河形势。

建国初期的小清河船运队伍

这次前往济南进行的考察活动收获颇丰,让我看到了济水下游河道今日的状况,也让我在这个初秋时节欣赏了泉城的秋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