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不知何人所作,也不知因何而写,历经1700多年的风雨后,仍禅意深深,点醒无数梦中人——“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文字平淡无奇,联语直白如话,仔细思量,豁然开朗:“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天道只是追求完美,人道自然如月缺月圆,“半称心”何其高妙! 2、朋友小聚,雅间名曰“紫气东来”,乃祥瑞也。西汉刘向《列仙传》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且不高攀老子为老乡,刘向之祖为刘邦异母兄弟,彭城人氏,与吾祖籍同地,亦算老乡也。记得少时过年家门必贴对联:“彭城家声远,恩泽四时长”,就是教育后人且莫忘本。 3、中年之后,总有诸多无可奈何之时,信命,认命,非不可,却不能以此麻痹自己,消极颓废,百无聊赖。青城山上有一副道家对联说得极妙:“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一个“人为”,一个“心造”,道尽人生愈老愈勇的奥秘;而不求完美“退后一步”则是超越命运的制胜法宝! 4、遥想远方的朋友,忽想起一对联,且恭贺新年。上联:八百里太行山,深山出俊鸟,俊鸟如美人,飞来飞去在枝头,在高山;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不在深闺却无人识!下联:一千年相思债,情债偿情郎,情郎像牛郎,一年一夕望鹊桥,望银河;聚是爱,别是爱,泪是爱,奈何恩爱难结姻缘?横批:传奇你和他。 5、一棵老柳,一口古泉,一座六角凉亭,旁倚着一弯山路,一条涸溪,路对面建有“泉神祠”,长仅丈余,却供奉着山神、土地神、龙王神,门边对联“龙从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来”,满是罡风煞气——这就是藏在山中的白鹿泉村的景致,古朴,厚重,一如村内那株2000高龄的桧柏,无言叙说着鹿泉的前世今生。 6、石门公园,园子不大,却别有天地。日式游园,竹林茂密,幽雅静谧。其中原来有个日式茶馆,虽已歇业,却能让人想见曾有的繁华。苏州园林,玲珑精致。亭台楼阁,独具匠心;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是游人的绝佳去处。其间戏台上一副对联意味深长:曲者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戏者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7、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多少年来,始终对贴在灶台旁的这个对联一知半解:以为这是人们希望灶王爷到天上多说好话,在下界确保平安。事实上,平安的主动权不在被动的老天爷那儿,而在自己手上。你到领导那儿光拣顺耳的说,自然龙颜大悦,喜事连连。对上多报喜,不报忧,说好话不道实情,小民惟能如此。 8、李鸿章的一幅对联,值得深思: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横批:天天快乐。这幅对联道尽了人间真谛,看似通俗易懂,却非一般人所能为,正所谓“舍身易,去官难;宁服药,仍要贪”。 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先生的这幅对联启迪教育了无数有志儿女,后人尤其是仕途失意之人多欣赏其“无欲”之思,殊不知,先生所指无欲的前提是境界与高度,不是根绝一切欲望,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豁达与自信,“壁立千仞”该是怎样豪迈刚强啊!无中生有,无与有本是一体。 |
|
来自: 谨身节用华 > 《学习、书法、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