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上的,为啥不怕刮风下雨?古人真是天才!

 一兵个人图书馆 2019-02-26

纸的硬度极小,容易破裂,且一旦沾水,极易湿透,按理说,纸应该不适合做窗户的,那么为什么古人是用纸糊窗户的,若是遇上下大风大雨天气怎么办?造纸术是汉朝的蔡伦发明的,由于技术不成熟,纸张只有少数人才用的起,直到南北朝时期,纸张才大规模被使用,寻常百姓也能用得上了,由于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种韧皮纸专门用于糊窗。为什么用纸?

因为纸的采光性能比较好,光透度比较大,这可比用丝绸什么的要强的多。而且纸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隐私,比纱能有更好地遮挡作用,这样在窗户外,就不会那么一览无余地看尽屋内的事物了。当然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纸在当时因为量产,非常便宜。这样寻常百姓也能买的起,所以纸就成了古代糊窗户的重要材料了。

但是纸就是再结实,还能不怕水,还能抵挡住风雨?其实这个纸不是我们今天的大白纸,而是油纸。这种纸在油中浸泡过,可以防水。而且,古代的窗户通常是有檐的,油纸距离檐有一段距离,雨水并不容易打到。

因为古代没有玻璃,所以遇到大风天气,窗户上的纸还真是容易破坏,所以窗户就加上了窗棂。窗棂就是在窗户上用木头加的格子,有竖的,有横的,还有做成一个个的小方格的。后来为了美观,还会把窗棂做成各种好看的图案。窗子上加了窗棂,这样的窗棂格子就保证了窗户的强度,同时也分散了风力,所以纸糊在上面也不会轻易就会被风给吹破了。

其实窗户纸最怕的不是风雨,窗户纸被风雨弄破都是小概率事件,它们真正怕的是熊孩子,很多熊孩子都喜欢捅窗户纸玩。油纸价格低廉,符合老百姓的需要。即便破了,花些小钱就可以补上。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漂亮大方英俊帅气的你此时有何想法?欢迎吐槽点评点赞都是对小编的支持与厚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