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溯源寻楷模,用心用力入神境

 问耕耘不问收获 2019-02-27

根据出土的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因其呈八字向背的分散之势,故而有“八分书”之称,亦称“佐书”、“史书”、“分书”。传说由秦狱隶程邈所创,因其有创隶之功而得始皇起用,故以其狱隶身份而称谓之“隶书”。其起源也有另一种说法,因秦时奏事繁多,小篆繁复,书写时多有不便。为求快捷,下层官吏便草化篆书的写法,用于往来公文上,遂取其名。

《云梦睡虎地秦简》计校木缪 ---  此简为秦朝时的行政文书。保留了篆书结字长窄、转折圆润的特点,同时在行笔上已较为快捷,在横画上已有后来隶书的波磔舒展,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状况。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城西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出土的一千一百余枚竹简。从这些竹简上清晰的字迹可看出字体是初起的隶书。字型工整端秀,笔画浑厚朴茂。字形有正方,长方,扁方等不拘。笔画则肥、瘦、刚、柔,纵横奔放,浑厚凝重,变化多姿。其点画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特别是其中的“波势”已初具规模。这一发现可证明在秦始皇时政以前隶书已经在民间流行。

《青川木牍》

隶书是汉代的通用字体。它打破了篆书中曲环的形体结构,成为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早在战国后期开始萌芽,但在构形上仍然保留着比较浓厚的篆书意味,因此称为“古隶”。秦汉之际,汉字形体发生了一次飞跃的演变,就是所谓的隶变。古隶开始在用笔上不再拘泥于横竖一律的线条。注意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造就出不同的点画形态,将小篆中的许多曲笔变成直笔,圆弧变成方折,字形由长变扁。从而诞生了体势、格调和韵味都焕然一新的新书体——隶书。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把大、小篆的笔画和结体加以简化,又把圆匀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以便于书写。是程邈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秦隶是大、小篆的变体,在字的结构上和篆书差别不太,只是在用笔上有所不同,字体全用折笔,不用转笔。此外做了些删繁就简,截连为断,笔画可以有粗细,部首可以有混同,书写的速度也自然提高。

汉隶是在新莽天凤年间就不像秦隶,点画在笔势上的方圆有所变化,而在笔画上也简化得多,基本上已转为隶法了。到和帝永元(公元89年),大兴石刻,隶书的笔画趋向工整、强润。收势和点画的俯仰,法度逐渐已严谨。到献帝(190——219年)以后,由字体渐有点画波尾到点画波尾明显,已将篆意脱尽。字体更为方整,肥瘦大小及结构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魏晋以后乃至楷书所取代。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西汉的隶书还有些秦隶的遗意,到东汉,特别东汉后期趋于工整精巧,结体扁平,笔画间出现了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磔(指右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形成了汉隶之楷模。这时期正是汉隶成熟和鼎盛时期,大兴刻碑之风,作品笔法严谨,体势各样。风貌、格调各异,笔法、结体各具其妙。成为后人学习隶书的典范。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子,并留下大量石刻和墨迹。

《海昏汉简》是2013年3月出土于南昌新建县大塘坪观西村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这批汉简文字特别丰富,其内容含“南藩海昏侯臣贺昧死”字样的奏本是刘贺亲手笔,无凝具有非凡意义——将是书法史中第一个得以见到真迹的书家。用笔严谨见方,笔画粗细对比明显,绝少放浪夸张。字字独立而扁方,正方。风格温和端庄,浑厚朴茂。

《武威汉简》是1959年出土于甘肃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此木简为西汉末年的隶书。瘦劲宽博,笔画刚健,使转流动,飒爽多姿。

《武威仪礼简》 西汉

《张迁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此碑是东汉晚期,属于隶书发展最为成熟时期。字形方正,结构严谨。用笔棱角分明,多用方笔,结体饱满,势取平直,笔力雄厚。为汉碑中方整类隶书的主要代表,对稍后的魏晋书风有很大影响。

《张迁碑》(局部)

《礼器碑》刻立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历来被认为是成熟而典型的汉隶作品。铁线般的钩勒且含有弹性,磔笔长而劲,又富有变化。用笔细瘦挺健,方圆得宜。结体宽博清朗,笔画刚健,波磔分明,非常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修饰。端正古秀,风神逸宕,姿态悠远。此碑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礼器碑》

《乙瑛碑》、《史晨碑》分别刻于桓帝永兴元年和灵帝建宁年间。其碑笔画从容秀雅,端整而不板滞。《乙瑛碑》点画圆润浑厚,横画两端轻细,中间粗重,并稍带拱势。左右结构中的左边短横常有右上斜势,左部呈强劲右弩势向中心紧聚。长捺蚕头不甚明显,雁尾却肥厚。撇尾亦显重硕。上承下的半框架结构的两短边以外拓势左右下展,与上面弧形长横构建成穹庐,如“常”。全框架结构部件长形的见腰鼓状的丰腰,上小下大。扁形的左短竖变为撇,框架或左或右欹侧有致。用笔方圆兼备。转折并用,转多于折。字形接近正方,规矩中常有突变。撇与捺硕大常带小钩,显得厚重却不乏轻灵。

《乙瑛碑》

《史晨碑》 东汉   此碑结体方整,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厚,端庄肃穆,其挑脚虽已流于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

《曹全碑》是郃阳令曹全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十月、明万历初年陜西旧城出土。此碑隶书应规入矩,法度井然,不愧为汉隶中工整一路的典范。其用笔刚柔相济,藏多于露,圆多于方,含蓄中时见波磔露锋的逸笔;体势总体趋扁。左右甚为开张舒展,其中不乏依造字之势纵向处理者。寓险绝于平正。章法整肃,宁静。纵行横列,井然有序。上下字距宽,左右行距窄,是东汉隶书章法的标准格式。《曹全碑》含蓄秀逸,寓刚于柔。尤其有明显规律可循的波磔,自然地不断反复出现。犹如乐曲中的强音与其他较短而有粗细变化的点画配合,形成了舒缓而微波荡漾的旋律节奏。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刻。字字挺劲飞动,势如长枪大戟。潇洒自如的波挑,体现着文人回归大自然书写的开放情怀,加上民间工匠的契,显示出不拘一格的奔放品格、以及阔大的自然气象,成为历代书家关注和借鉴的经典范体。此碑线条圆起圆收,中段饱满浑厚,跌宕舒展,结体瘦长,落笔劲利雄健,笔画舒张飘逸,趣味盎然,用笔率意自然,与篆书相近,两端没有蚕头雁尾的装饰,素有隶中草书之称。

《石门颂》(局部) 东汉

《王晖石椁铭》字体式横宽,笔势流利,风格近似于《曹全碑》。

后世墨迹如清代隶书第一人郑簠(1622——1693)专意于《曹全碑》和《史晨碑》,字体娟秀,笔划舒展,更融以草体。点画平整沉着为顿挫飞扬。结构变紧密为开拓,每个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整体既规整又多姿,既疏秀又放逸,风格疏宕纵逸,顿挫飞扬,世人谓之“草隶“,对清代隶书产生了很大影响。隶书《杜甫诗》轴等其典型之作,深得汉碑韵味,用笔丰富,行笔沷辣,点画波磔各具姿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觉。

伊秉绶(1754——1815)四体俱能,但隶书为最。其隶书为汉碑中雄伟古朴的一类。作品《清诗嘉酒联》笔画凝重整肃,结字扁方而多用圆笔,劲挺含蓄,气势宏大。舍汉隶波磔,出挑,竖画用笔粗重而横画略细,寓工巧于拙朴之中,突破了传统隶书的结构和笔法。伊秉绶是用楷写隶,形成自已的风格,写得瘦劲独绝。

隶书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将篆书的笔画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紬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除横平竖直之外,还出现有特点的挑势(雁尾或燕尾)形成浑厚的雄强美。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隶书笔法由篆书的环曲变为方折,行笔时改敛毫(小篆是金文篆行笔,起止藏锋,中段是中锋,有轻微的提按变化)。起止笔以藏锋为主,但也可以不藏锋,露锋时有出现。尤其是悬针竖及挑势(雁尾)往往是露锋的。中锋行笔是主流,但侧锋已初露头角,这主要见于起笔处及点的形成,多为侧锋。有大起大落的提与按,表现在挑势上。一笔之内,提按一致,各笔彼此之间轻重可不同,有差别较大,有明显的重按与快提。另外有方圆之分。

隶书点画的写法:

(一)    平画(短横) 落笔藏锋逆入,行笔要竖锋入纸,笔势要匀,一笔逆到底,收笔回锋自然上提。用笔有方圆之分。如《曹全碑》纯用圆笔。故笔画凝重圆润,笔长而势足。《张迁碑》则是用方笔。落笔正降直入,取势短险,行笔取疾势,收笔时迅速提锋空回。故笔短而意长,显得方劲挺健。

(二)    竖画 逆锋向上稍顿,沉着下运,回锋收笔。从头到尾用笔力匀。但收笔不应有楷书的垂露的锋势,收笔处微尖,取虚势收锋。注意相向和相背的变化。

(三)    波画(长横) 落笔取逆势向左下顿笔,然后略提锋换向右,行笔中锋,到收笔时先顿挫后,再逐渐向右上方提锋收笔,其势一波三折,呈蚕头燕尾状。落笔时有虚实之分,如《曹全碑》、《乙瑛碑》落笔重(即笔锋着纸部分长)是为了取尽逆势,然后翻锋向左中锋行笔,以达到出锋丰满。《礼器碑》起笔处取势短(即笔锋着纸部分短),所以翻锋迅速,最后顺势波出,呈头小尾大,使整个波画恰很平稳而不失重心。

(四)    捺画 落笔逆锋入纸,沉稳向右下运行,稍有力按笔,提笔向上轻收。若使头部小就落笔轻。《曹全碑》圆笔,捺笔画长,行笔时笔锋略带顺势,在收笔处逐渐转向逆,而后上提收笔。《礼器碑》方笔,捺脚落笔轻,行笔逆而带侧,顿挫后收笔波尾成方角。

(五)    撇画 逆锋起笔,沉稳向左下运行,稍稍加重笔力,在收笔时笔锋逆行,驻笔后向上提锋回收。

(六)    钩画 在竖画后逐渐转向左弯。收笔时自然上提回收。《张迁碑》亦有顺势出锋。

(七)    折画(折角) 1、横折,横画到转折处略提锋换向再下按写竖画,但承接处不应写成楷书那样的斜角。2、竖折,先按竖画写,再按横画运笔。3、撇折,逆锋起笔,沉稳左下行,转锋蓄势右行,渐行渐提,提笔出锋。

(八)    点画 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上点的写法略同中点,只是末笔不向点内回笔收锋,而向下渐提出锋。左点和右点及横点的写法同于上点,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锋的方向各不相同。写多点时,落笔和收笔取上下之势,出锋方向因上下点画的笔势呼应而变化。

清金农《隶书轴》

隶书是魏体楷书的始祖。隶书的波磔笔画在左为平弯,逆而不收,故多短促,后为楷书中变为撇;在右为后人误称为燕尾的磔,后楷书中变为捺或勾挑。在汉字中这样左右两笔。“左右分别,若相背然”,有人称隶书为“分书”。除波磔笔画外,隶书长横画有蚕头,俯仰,磔尾;点如木楔,竖如柱;折如折釗,左右对称的竖,下无横画封口者,在左为平弯,在右无勾挑。下边封口者,二竖之间多取斜势,或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用笔方圆藏露诸法毕具。隶书体势由纵势长方的小篆,渐次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结字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左右开张舒展。从用笔到结体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规矩。既庄重严整,又劲挺若动,具变化之妙。其方笔折锋,结体方整,横粗直细。虽然也出现波磔,已与隶书有别,逐渐走向楷书,流传后世,影响深远,为后来的楷、草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