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柬埔寨柏威夏寺建筑布局特征及其宗教信仰体现

 alayavijnana 2019-02-27

《中国文化遗产》2018年第5期

柬埔寨柏威夏寺建筑布局特征及其宗教信仰体现


刘建辉  邵明申  李黎



摘要:在印度教盛行的9至13世纪的柬埔寨,高棉建造师将本土原生文化与印度教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了十余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吴哥宗教建筑。它们是古高棉本土神灵崇拜的原生文化、印度宗教神权文化以及王权等级观念三者共同融合、作用产生的,通过建筑艺术与宗教信仰的完美结合,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艺术景观。其中柏威夏寺的选址将所处的自然山峰视为印度教湿婆神的居所——宇宙的中心,通过逐层升高的极佳地势,纵向线型规划的建筑布局,营造出信徒、访客沿途穿过层层塔门及院落、象征历经不同苦难修行进而达到精神升华、最终到达旅程终点接近神明的意象,形成了独特的宗教建筑风格。

 

关键词:吴哥建筑艺术;柏威夏寺;建筑布局;宗教信仰


引    言


 

公元802年,号称“众王之王”的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通过征伐结束了古代高棉民族持续一个多世纪的分裂局面,并于今之柬埔寨东北40余公里的荔枝山(Phnom Kulen)容琛寺(Rong Chen),通过对象征国王神性的林枷的祭拜,完成了代表“神王合一”之意的提婆罗阇仪式(Dvaraja),并通过祭拜仪式使之成为古代高棉国王权力与统治的象征。自此后,柬埔寨进入吴哥王朝时期。吴哥王朝经历27代国王,直至1431年伴随暹罗军队的入侵灭亡。

 

在吴哥王朝600多年的历史中,吴哥王朝各代君王,极力引进宗教文化,通过“神王合一”等宗教仪式和广传教义,赋予自己王权并行使统治。他们大兴土木,建造王城及大小寺庙600余座,散布于约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景象极为壮观。在宗教建筑艺术方面,古代高棉人将印度宗教文化与本土原生文化进行了融合,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吴哥宗教建筑艺术特色,创造了让后人叹为观止的吴哥建筑艺术。吴哥王朝的寺庙以精美的雕刻和装饰、雄浑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高棉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及建筑技术的无穷魅力,特别在12世纪建成的吴哥寺(Angkor Wat),堪称吴哥时代建筑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吴哥王朝宗教建筑的伟大艺术成就。

 

吴哥王朝时期大大小小的寺庙,无论建筑风格还是布局选址,都将当时的建造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使大众的信仰寄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因此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及宗教信仰表现方式。


1. 吴哥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布局特征及信仰体现

1.1. 吴哥王朝宗教建筑布局类型及特征


 

从建筑格局看,吴哥王朝时期的宗教建筑单元组成较为相近,一般由中央圣殿、建筑基台、回廊、长厅、藏经阁、围墙、塔门、神道、壕沟、水池等组合而成。

 

根据年代及建筑形制特征,吴哥时期建筑艺术的发展可分为荔枝山风格、神牛寺风格、巴肯寺风格、贡开风格、比粒寺风格、女王宫风格、南北仓风格、巴方寺风格、吴哥寺风格、巴戎寺风格及后巴戎寺风格等十余种;同时,按建筑材料又可划分为早期砖砌结构为主期、砖石结构过渡期和石砌结构为主期。吴哥王朝时期的高棉建筑中,供奉神灵的宗教建筑与老百姓的民居建筑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分。据史料记载及研究,在环境、历史、族群、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干栏建筑是东南亚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元贞二年(1296年),元成宗派遣使者周达观出使真腊,周达观及其使团驻吴哥一年。回国后周达观根据所见所闻撰写了记录真腊风土民情的《真腊风土记》,其中也记载“其次如国戚大臣等屋,制度广袤,与常人家迥别。周围皆用草盖,独家庙及正寝二处许用瓦。亦各随其官之等级,以为屋室广狭之制。其下如百姓之家止草盖,瓦片不敢上屋。其广狭虽随家之贫富,然终不敢效府第制度也”。吴哥王朝时期,为国王建造的宫殿和普通老百姓的民居皆由草木建造而成,以干栏为结构特征的民居建筑在当时的吴哥王城随处可见,而为神建造的宫殿则采用经久耐用的岩石和砖垒砌而成,象征着神圣与永恒。此外,多数吴哥时期的寺庙单体石砌建筑,檐部建造三角形山墙——山花,其上多雕刻美轮美奂的浮雕,浮雕刻画的内容均为两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的印度教神话传说。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王朝的宗教信仰,建筑师设计出风格多样的宗教建筑。虽然建筑风格有不同,但寺庙的设计建造还是遵循了一定规律,宗教信仰及理念在高棉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总结吴哥地区寺庙遗址的布局特征,各寺庙一般以中央圣殿为中心、规模不一的各类建筑单元围绕中央圣殿建在寺庙围墙内。早期一些建筑规模小、建筑单元少、建筑布局简单;随着高棉帝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其建筑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体到群体、由小范围到大区域的一个发展历程,最终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吴哥寺、柏威夏寺、巴戎寺(Bayon)等一系列高棉建筑艺术经典之作。

 

对比研究吴哥王朝不同时期的寺庙建筑整体布局特征,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景观规划:集中向心布局和纵向线型布局。第一类规划主要采取以选址地某处为中心,建造中央圣殿等建筑主体,其余辅助建筑以中央圣殿为中心,辐射状分布在中央圣殿四周,从而形成一种集中向心布局的景观类型;第二类规划的主要特征是主体建筑或圣殿布设于最末端或最顶端,其余辅助建筑和结构都朝向主体建筑——圣殿,建筑布设及景观规划多依据选址处或人工营造出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地势,沿某一方向呈线型分布,其轴线上主要设置祭台、神道、塔门和中央圣殿,其他建筑如回廊、藏经阁、长厅等单体建筑则对称分布在轴线两侧。吴哥王朝时期典型代表性宗教建筑布局特征见表01

 

表01/吴哥王朝时期代表性宗教建筑布局特征

* 建筑布局类型:I 集中向心布局规划;II 纵向线型布局规划。


1.2. 吴哥地区寺庙建筑布局特征对其宗教信仰的表现


 

受印度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吴哥王朝时期众多君王以信奉印度教为主(阇耶拔摩七世时期国教由原来的印度教改换为大乘佛教,两教并存),建造的众多神庙大多是供奉印度教三大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寺庙建筑承载了整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内容成为当时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印度教的理念中,印度教神灵所创造的世界,通常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结构,蕴含着和谐、秩序、比例和匀称,宇宙的秩序、和谐、理性使人联想到神灵的至高至大、至善至美,于是由对世界结构的精巧、完美、秩序的惊叹与赞美转化为对造物主的信仰与绝对的信赖。印度教神庙建筑象征着诸神在人间的居所,同时也是印度教宇宙空间的图示,神庙往往通过各种宗教图示和符号象征向信徒传达宗教教义和意象。因此,印度教神庙建筑不仅是信徒朝拜神灵的地方,其本身也成了受崇拜之物,并围绕“中心”和“方向”两个宗教意象与诸神世界建立联系,将印度教和谐、理性、秩序的宇宙世界观和宗教教义表达出来。

 

图01/吴哥寺平面图


图02/巴肯寺平面图


图03/茶胶寺平面图

 

在吴哥王朝时期,高棉建筑师为了体现对神灵的敬畏和让建筑更能体现王权的威望,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将寺庙建筑描绘成微观世界的中心。吴哥王朝时期作为国庙的庙山建筑群,布局多源于印度教的曼陀罗图形,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中轴对称,主体神庙位于轴线的中央,一般建于逐层缩进的高大台基上,体量很大,细部雕刻精美繁复的纹饰,建筑设计思路主要着眼于空间由四周向中心聚集,中央神殿建筑挺拔向上,寓意宇宙的中心须弥山,蕴藏着宇宙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君王将自己信奉的诸神供奉于中央神殿之中,并通过神王合一的祭拜仪式使王权神化,将自身视为毗湿奴、湿婆等神灵的化身,使君主及其权力居于宇宙的中心地位,向众多信徒及民众传递出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无所不能。所以作为国庙的庙山建筑遗址均属于第一类集中向心布局,是寺庙建筑组群集中向心规划的典型代表,如吴哥遗址区的吴哥寺(Angkor Wat,图01)、巴肯寺(图02)、茶胶寺(图03)、巴戎寺(图04)、罗洛士遗址群的巴孔寺等(图05)。此类型的建筑遗址均以中央主塔为中心,其他附属建筑环绕在四周,部分寺庙则完全是中心对称布局形式。此外,空间上平面展布的塔布隆寺(图06)、圣剑寺等虽未建造成须弥山形式,但也以中央圣殿为核心,维持了寺庙建筑对称布局的原则。

 

图04/巴戎寺平面图


图05/巴孔寺平面图


图06/塔布隆寺平面图


2. 柏威夏寺建筑布局特征及其宗教信仰的呈现


 

柏威夏寺是吴哥王朝时期建造的一处重要宗教建筑,其自9世纪(耶输跋摩一世国王在位)时开始动工建造,建造过程屡经波折,直到12世纪中期(吴哥王城的修建者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才得以竣工,历时200多年,期间吴哥王朝更替了13位君主。柏威夏寺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构建筑物之一,艺术成就堪比吴哥的诸多名刹殿宇,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1. 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布局特征


 

柏威夏寺建造过程中经历了高棉建筑艺术史上巴方寺风格与吴哥寺风格两个时期。出现连续的拱顶和由排列的立柱所围成的回廊,回廊环绕中心主塔,是巴方寺风格时期的主要特点。吴哥寺风格时期的宗教寺庙建筑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机地融合了建筑艺术中的宝塔、长廊、回廊、祭坛等要素,宝塔和回廊融合成为塔门回廊,塔门回廊又和祭坛融合为一体,堆砌成为有多层塔门回廊的祭坛;二是一般有两种形式的对称:轴线对称和中心对称。从壕沟、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轴线对称;此外须弥山基台顶层宝塔的分布,除了中轴对称之外,有更严谨的中心对称。

 

由于柏威夏寺选址的特殊性,建造者在吸收上述两种风格特征的同时,又赋予了柏威夏寺自身特有的风格。

 

在选材上,寺庙主体结构主要由就地开凿的砂岩石建造而成;单体建筑的屋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砂岩石砌拱券结构,主要应用在回廊建筑的顶部;二是木结构铺设瓦片,主要应用在塔门、长厅建筑的屋顶;三是黏土砖叠涩建造藏经阁屋顶。

 

柏威夏寺的建造选址和空间布局,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现存遗址共包含梯道(1处)、娜迦(Naga)平台(1处)、塔门(5处)、神道(3处)、长厅及长廊(8处)、回廊(“U”形,2处)、藏经阁(2处)、净身殿(2处)、中央圣殿(1处)、塔(1处)、水池(2处)等十一大类、共计28处单体建筑遗迹。在规划布局上,依据地形地势特征,纵向线型布设各单体建筑,体现了纵向线型规划景观的特点。柏威夏寺将供奉湿婆神的中央圣殿布设于最高处的顶端,其余辅助建筑和结构都朝向主体建筑——圣殿,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设置了多处塔门及神道,其他回廊、藏经阁、长厅等建筑对称分布在轴线两侧。根据山坡地势特征,柏威夏寺遗址区自南向北至山脚可分为4级平地、4级缓坡,神道分布于缓坡处,5道塔门及各单体建筑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或中轴线的平台之上(图07)

 

图07/柏威夏寺遗址全景素描(上)及平面图(下)


图08/贡开大塔寺(Prasat Thom, Koh Ker)遗址平面图

 

与此同期,柬埔寨贡开的大塔寺(图08)、奇梳山寺(Phnom Chisor)、老挝占巴塞文化景观区主体瓦普寺(Vat Phou)(图09)都具有此特征。老挝瓦普寺即意为“山寺”,坐落在海拔1200米的甫吉山山腰,建筑群从山腰向下伸展达数百米,其主要建筑包括最高层的一座主殿,曾经供奉一座巨大的林伽(Linga),中层的6座神龛及下层的两个宫殿和一座神牛殿;泰国帕侬荣寺(Prasat Phnom Rung)(图10),高棉语中就是“建在高山上的寺庙”,这座印度教寺庙始建于10世纪,其中主体工程完工于吴哥国王苏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Suryavarman II),是王国在全盛时期的建筑杰作,建筑的布局和建造风格也同为纵向线型规划景观类型,这些寺庙大多供奉号称山峰之神的湿婆神。

 

图09/老挝瓦普寺(Vat Phou)遗址全景素描图


图10/泰国帕侬荣寺(Prasat Phnom Rung)平面图

 

在单体建筑风格上,一些单体建筑的门窗顶部采用了木材料作为支撑梁的双梁建造工艺。双梁的建造工艺在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统治时期的巴方寺艺术风格中也有所体现。此外,四面敞开式(方柱支顶屋顶)、半敞开式(立柱+石砌墙体)十字形塔门,矩形、“U”型长厅,半敞开式“L”型长廊(立柱+石砌墙体),多室净身殿,“T”形塔门,“U”形砂岩拱券屋顶回廊以及塔殿型中央圣殿等独具特色的单体建筑,使得柏威夏寺宗教建筑组群既吸收了吴哥王朝时期巴方寺与吴哥寺两种建筑风格的寺庙特色,又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宗教建筑风格。古代高棉建造者利用高超的建造技艺和对宗教的无限虔诚,造就了柏威夏寺这样一组奇特的建筑。


2.2. 柏威夏寺建筑遗址对其宗教信仰的呈现


 

在印度教信仰中,“山”被认为是印度教众神最初的居所——须弥山(Meru),被视为宇宙的中心,宗教建筑建造者自始至终均秉承一种对山的敬仰之情。吴哥平原地区所修建的地位显赫、作为国庙的宗教建筑,均被建造成须弥山形式。

 

柏威夏寺建造于柬泰边境海拔625米的扁担山山脉中段、一处“鹰喙”式摩艾丹崖顶,山峰东西两侧为陡峭山坡,遗址区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北倾山坡之上,中央圣殿位于南侧山峰的最高点,内供奉印度教湿婆神。

 

柏威夏寺是宗教建筑选址方面的杰出典范,具有极佳的地势,寺庙所处高耸的山峰代表着印度教至高无上之神——湿婆神的居住地——冈仁波齐峰,也象征着世界的中心。建造者把心中神圣的寺庙修建在高山之巅,用以昭显连通天地人神,从山上向下俯瞰就如同从天堂俯瞰人间一般。联想到湿婆神作为山峰之神的地位、超自然的神通力及其表达信徒虔诚朝圣之景象,就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线性营造柏威夏寺的精心布局。建筑师需要尽量将湿婆神的住处——中央圣殿安置于一处最高点,而对于柏威夏寺选址地来讲,这最高点即为区内悬崖的最南端。柏威夏寺的建造依据自然地势分4层建造4座庭院,各级神道指引着访客通往最高的圣殿,沿途穿过层层塔门及院落,攀登柏威夏寺代表了走入湿婆世界的一次旅途,攀登不同高度的阶地、跨过层层十字形塔门则具有经历不同苦难修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印度教盛行的东南亚地区,其他依山而建且具有纵向线性规划布局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组群,一般均供奉湿婆神,正是依托自然界山峰,从“形”和“意”两方面来传达和体现宗教的意象。瓦普庙建筑群规模宏大,从山腰向下延伸数百米长,雏形山峰本身即是一种神圣符号——湿婆神的男性生殖器象征(Linga),巧妙地表达了古代印度文明中天人关系的传统理念。帕侬荣寺的塔殿中供奉着湿婆神的化身——林伽,印度教徒们通过林伽来崇拜湿婆,通过长达160米的神道,从寺庙入口附近的十字平台直通向山顶的山形主塔,把“山”的雄伟气场和湿婆神的自然神通力演绎得淋漓尽致。


结    语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形式的建筑艺术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六百多年的辉煌吴哥王朝历史,给后人留下了璀璨的宗教建筑艺术成果。吴哥王朝时期,受西北方印度宗教文化进入的影响,古代高棉建筑师结合本土原生文化,在不同时期建造出惊艳于世的十余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宗教建筑。它们是古高棉本土神灵崇拜的原生文化、印度宗教神权文化以及王权等级观念三者共同融合、作用产生的。是吴哥历代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借用信徒及民众对印度教神灵的信仰,利用“神王合一”之理念,间接体现自己王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王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而单就宗教建筑所体现的信仰来说,吴哥王朝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寺庙建筑均体现了君王、信徒及民众对神灵的敬仰,是结合本地原有的建筑文化,通过不同规划布局、不同建筑风格的设计,使宗教理念、符号及元素在宗教建筑艺术上得以再现,形成印度教或佛教等宗教理念、世界观象征意义的一种传播。

 

吴哥王朝时期集中向心布局和纵向线型布局规划的建筑景观,特别是集中向心布局的庙山建筑,通过须弥台、围墙、壕沟、水的组合,将印度教或佛教的宇宙观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建筑各个角落以印度教神话史诗、花饰为题材的纹饰的精雕细琢,各色神灵的守护与斗法,使得建筑风格艺术与宗教信仰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创造出别具特色的艺术景观。

 

柏威夏寺的选址将所处的自然山峰视为印度教湿婆神的居所——宇宙的中心,通过逐层升高的极佳地势,独具特色的单体建筑纵向线型布局规划特征,营造出了信徒、访客沿途穿过层层塔门及院落、象征历经不同苦难修行进而达到精神升华、最终到达旅程终点接近神明的意象。在单体建筑的建筑风格上,柏威夏寺充分融合吴哥历史时期巴方寺风格与吴哥寺风格两种建筑艺术,宏伟的梯道与神道、不同风格的十字形塔门,多样的长厅与回廊,特有的净身殿等等,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宗教建筑风格。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课题(2014-JBKY-1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6ZDA148)成果。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本次发布版本略有改动。

 

刘建辉、邵明申、李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按二维码


关注“佛教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