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刚登基就这样,难怪百姓憎恨他!

 江山携手 2019-02-27
洛阳宫城是穷极富丽奢华的建筑群。宫城正殿为乾元大殿,这里是皇帝在举行重大典礼活动时,接受全国臣民及四方邦国宾客朝贺觐见的庄严地方大殿所用的木材多数是从江南采伐搬运而来的上好木材,一间大殿所用的木柱,重达好几吨,搬运时需要发动民夫两千人才能拖拉得动,只能一路上缓慢推行前进。为了便于转运,还在大木底座架设铁制车毂;若用木轮,由于分量过重,移动时便会磨出火花,以致停顿。据估计一根木柱运到洛阳所耗费的费用就达数十万钱。宫内所建观文殿是备炀帝浏览图籍书画等精品的书室,内部装饰得十分精巧。
书室有多间,每隔三间都开辟有四向的移门,紧挨门内垂挂着锦彩幔幕,在其上端设置有二个回翔的飞仙。户外地中暗设机栝,用于启闭。若炀帝进入内殿观书,手执香炉的宫婢移步缓行,只要用脚轻踏机栝,飞仙便会自动由下而上缓缓地收起帐幔,冉冉升空,其中门扉、书橱都能自动旋转,不需人力操劳;若观赏完毕出殿,则机关转动,橱柜、人物等物件皆恢复常态。其工艺的精巧达到如此的地步,实令人叹为观止又在宫城之西建显仁宫作听政余暇的游赏别殿。这里所有的装饰物件样样精巧名贵,凡珍禽奇兽都从海内外搜集而来,宫内外散缀的草、木、竹、石等物也都来自四面八方。
凡此种种物类,皆是用来增加形胜观览,令人赏心悦目。宫的外围又修筑有占地广袤的西苑,其周回宽广修长达二百里,极目无际,种植着榆、柳、樱桃、石榴等各色树木花卉。苑内挖土为湖,堆土为山。湖周围十余里,有蓬菜、方丈、瀛洲三山,象征传说中海上三神山。山的高度高出水面一百余尺,新筑的台观殿阁罗络山上,海之北有龙鳞渠,萦迂曲折注入海内。沿着水渠又起造十六院,这是一座座精巧的小院落,院门皆面临着水渠,每院住着四品以上的贵妇人及服侍她们的宫婢。其中的殿堂楼皆穷极华丽,所种植宫树宫花,使之四季常新。每到秋后,花落凋谢,便命宫女用彩栽剪出各色各样的宫花,或缚扎在树枝梢头上,或散缀在池边水岸上,其形状有荷、芰、菱、芡等。
炀帝又好夜游,乘着月色明媚之际,由妃嫔簇拥、官女陪侍,前前后后夹道鱼贯而行,一行粉黛有上千人之多。队伍中乐队边走边唱边舞,有箫、笙、琵琶、弦琴伴奏,炀帝在美女陪伴下则边饮酒,边谈笑,边欣赏良辰美景,消遭时光在这犹如梦幻般的仙境之中。有时场帝兴之所至,便提笔挥毫吟诗作赋。有一次他诗兴大发,联想起了三国时曹植所作的《清夜游西园》之诗,便改作新辞,谱成《清夜游曲》由骑在马上的宫女歌伎吹奏弹唱,他则在月光如洗的夜色中游赏,尽情享受着这美妙的瑯嬛之声。
在建筑洛阳宫殿及西苑的同时,炀帝又诏命开凿通济渠。此渠自洛阳西苑引导谷、洛二水达于洛口的黄河,又自板渚引黄河水流,疏通已阻塞的莨荡渠故道入于淮河,到达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旧邗沟,再引淮河水经扬子(今江苏省仪征县东南)达于长江。这是沟通洛阳到江都的南北水道,因其便于交通运输,均衡物流,故名曰“通济渠”,亦泛称运河、汴河,又因其为供皇帝所用,故亦称御河。御河的设计亦极考究。河渠水面阔四十步,沿河岸边为供车马行进,筑有大道亦称御道,夹岸栽种榆、柳,自洛阳到江都二千余里间,树荫交映,极目葱翠。为了便于路上停顿,又在所经行的沿河处,大体上每隔两驿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行宫,作为大驾临时住顿之所,称为离宫。
自长安到江都间,新筑的离宫就达四十余所,但是多数修筑后备而未用。通济渠及行宫系征发沿河诸郡县的民夫百余万修建,由于工期紧迫,丁男供应不足,连妇女也要拉去参加。体弱力虚者日夜操劳,疲累而死的人很多,据说车载死丁,相望于道路之中。百姓感到不胜其扰,颇有怨言。为了便于从御河直达江都,炀帝又派特使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船,各种规格的龙舟、风艇、黄龙、赤舰、楼船等约数万艘限期交用,由此江南百姓亦大受其累。为了配备大驾出行的仪仗,炀帝命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云定兴广造仪仗,力求华美庄丽。由此州县向城乡百姓课征皮革羽毛,齿、牙、骨、角之属的苛捐杂税。百姓们被逼上山下水,遍地网罗捕捉水陆禽兽,取其骨角、皮革、羽丢等物,作为一切仪仗所用。由于官吏的强迫榨取、无穷搜索,百姓怨恨嗟叹之心也开始萌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