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垓蕤“听芬克博士讲拉康,论爱与转移”课堂笔记

 陶然一方 2019-02-27
讲座的一开始,芬克说:我本打算把我的新书命名为“爱,就是给你所没有的”,可是书商不答应,认为起这样的名字书会卖不出去。所以折衷一点的办法是现在的样子《拉康论爱:研讨班8,转移》,拉康必须出现在书名上。

这是一个有趣的描述,也一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该怎样用日常用语、不掉书袋的、说人话的来描述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呢?既要不失地气,又要能保持理论的严谨性。

还好芬克的这次讲座,以身作则做出了一个表率。

(本次文本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芬克6月25日大师公开课的录音,因课程内容较多,本次讲座被分为了两部分,本次文本为讲座的上半部分。)

关于爱

拉康对于爱的看法有些不一般,他说:“爱并不是给我们所具有的,而恰恰是给我们所没有的。”对此芬克博士的解释说,对爱说提出的要求并不是针对我们已有的资源,精神上的丰富,喜悦或者我们所具有的东西,而是我们身上所没有的。

这里所传输的信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我们缺少一些东西,我们在寻求这些东西。我们所缺乏的,或是脆弱,这些都在平常被我们所隐藏起来。而我们需要向伴侣承认这些东西,以获得我们想要的真爱。我们最能感受到自己被爱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财产、外表,或者那些好的品质,而是我们的缺点和失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就是我们所缺的东西。用精神分析的话讲,就是我们的无意识,我们的幻想。我们因为身体、皮肤、骨骼或是头发的颜色等原因被爱,并不会觉得深刻,我们希望因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被爱。

而能让我们成为唯一的,就是我们的无意识,我们的症状,我们的享乐。这些使得主体的构成和他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即使我们的一些症状、缺陷甚至最原始的幻想都是一样的,但那些经过精神分析的人通常会认为,正是我们的无意识,使得我们以独特的方式去体验享乐。

(享乐,Jouissance,是拉康创立的术语,指的是极度的快乐,甚至增加至痛苦的程度;是小他者/大他者向主体要求的东西;也是超我给予主体的命令。)

我们的那些缺点是无趣的甚至是令人生厌的,但爱我们的人,就会接受我们的缺点、失败和神经质。我很喜欢拉康所讲的,我们被爱不是因为尽管有这些缺点而仍被爱,而恰恰是因为这些缺点而被爱。

我们被爱,但并不希望自己从优点中去除掉这些缺点。比如我们的头发可能会变得灰白,身体状况会变差,智力可能下降,当优点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就使得自己处在一个危险的境地。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我们的爱就会变成有条件的。有些人所能看到的,远远超过我们想要展示给其他人的,我们好的品质和缺乏的东西夹杂在一起,而这些是我们希望为爱人所看到的。

我也知道有些分析师试图帮助病人消除缺点,但拉康认为这些是分析师自己的问题。一个人的缺点、瑕疵或者失败在精神分析中被认为是他的无意识和症状,也就是他的个人独特性,这正是我们真正去爱的那一部分。虽然这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

下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比如说,你有一位朋友,他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优点有:对于红酒有不可思议的品位;机智,灵活,不可思议;会捐钱给慈善组织。
缺点有:不知道怎样处朋友,不会维持和滋养友情;不会发私人邮件,会群发一些卡通人物和链接;从来不邀请任何人参加聚会晚餐,但看起来他自己又很高兴接受到类似邀请;在他的生意上弄虚作假,人很小气,记仇。

你一直愿意去见这个人,却不是因为他身上仅仅有这些缺点,而恰恰是因为这些缺点。这固然有些奇怪,但你会去说,你愿意见他,是因为他的好的品质超过了他坏的品质嘛?或者说是你经过很精细地算计,才决定要去见他?

对他的这些缺点,经过分析的人,可能会从他长大的环境里去考虑,比如破碎的家庭,父母离婚了,单亲妈妈养大他很不容易,也就是说这个人有点裂缝,但是什么能够让你和他保持单向的友谊呢?

也许是爱嘛?比如说是他的优点掩盖了他的缺点,所以可以继续交往嘛?还是说,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你自己分离的主体。这些不好的品质恰恰是你希望自己配得上爱的原因?也许是他的一些东西也在你的身上,比如说生意上投机取巧,永不原谅,从来不知道怎么去做朋友等等这类品质,可能在你的身上有个小小而秘密的地方,你就希望只是在自己很想做的时候才去做,而不顾及社会交往的规则,甚至你也想对别人永不原谅。而且可能你也希望朋友不通过这些品质来评判你。

这位朋友所有的这些品质,可能本来也是你有的。也许你内心深处还会对他心存嫉妒,虽然我们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和他所呈现的品质是完全相反的。也许在你的意识和无意识就存在着这些相反的东西。也许我们的意识想要去做一些事情,而我们的无意识却走到了相反的方向。也许在你内心中有一个欲望,一个人可以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在生意上不太道德的偷税漏税,这也是你想要的。

你可能在电影中能见到这样的角色,甚至在幻想中你也想是这样的人。尽管你从来不会允许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会碰到这样的人,也许你该想想为何总要去见他,尤其是那些缺点让你心烦意乱的时候,或许恰恰是你喜欢这些瑕疵和缺点。

希望这样的例子,可以帮助你理解,尽管是将友情替换成爱情。

对于爱情,有些人会问:如果一个人具有我想要的所有品质,我会爱上他嘛?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只有他呈现出在内心深处是不快乐的,笨拙的,对些事情没有头绪,对一些事情不完整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自己可以在他的情感当中占据一个位置。所以我们会想象自己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的某个人。

所以我们能爱上他,不是因为他有什么,而是他没有。我们通过给予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来显示我们对他的爱。对于拉康的观点,我做了个整理,关于爱就是:正是对方的缺点失败和不完整,恰好是我们可以把自己放到他的生命中的一种方式。换术语来表示,就是在爱当中,我们的自恋就占据了一个特权地位,因此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爱。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我来举一个临床的例子:
这是拉康对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女同性恋的个案,在第四个第六个讨论班中都有涉及。这个女同性恋向父亲展示出她爱对方所不具有的,以弗洛伊德的话说,好像一个骑士爱上了一个柔弱的女人。她爱上的好像什么都不具备的人——她没有很好的社会阶层,财富,甚至家庭。用拉康的术语说是她没有阳具(指其所具有的优势资源)。这个年轻的女同性恋觉得,她父亲认为只有拥有很多东西的人才配得上爱,甚至只有那些具有家中合法继承权的人才配得上爱。而女同性恋所展示的刚好相反,是爱她的没有也是自己所没有的。

——以上是讲座中,关于爱的部份。相比于上面更贴近生活的对爱的不同理解,下面对于移情(转移)的讲解,可能更加适合于咨询师的朋友——


关于转移

我想聊聊当代分析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就是反移情。希望你能看到爱和反移情的关系。

1951年拉康指出,反移情实际是分析师自身的问题。它是分析师的偏见、激情甚至是他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得到完整信息时的困难,用一句话来描述,反移情是分析师在分析过程中把自己放错了位置。

举一个弗洛伊德例子,这当然是有争议的,但我会描述一些对他的批评。

在鼠人的案例中,在他第一次治疗,鼠人就告诉弗洛伊德在他参军的时候,有过一次可怕的经历。1907年,他提到了某一个上尉,弗洛伊德说他是残忍的上尉,未据其名,提供了一个和老鼠有关的故事,紧接着如下的事情发生了——

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中这样描述“这时患者中断了联想,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并向我恳求跳过对细节的回忆。我向他保证,我自己绝没有这么残酷,也没有任何折磨他的欲望,然而我可没法授予他某些超出我能力的事物……克服阻抗乃是治疗的法则,没有一个念头可以被忽略掉。我要尽力去推测他给我任何线索的所有意义。”这里弗洛伊德说“我没有任何折磨他的欲望”,恰恰是这句话削弱了力量,其含义可能刚好相反。

弗洛伊德本来是可以再等一周或者一个月的,弗洛伊德假定必须遵从的法则,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法则(因为他是精神分析的创立者)。大度一点来讲,弗洛伊德自己不知道他把自己放错了位置,将自身放到了上尉的位置,并在第一次就强制鼠人说下去,是弗洛伊德一直以来的“激情”,我故意使用了“激情”这个词,它持续出现在弗洛伊德所有的治疗案例中,拉康指出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反移情。弗洛伊德希望能缩减治疗的时间,快速进行下去,而不是病人自己认为的好时间。弗洛伊德到死也没有克服这个激情。

相比之下,杜拉的案例更加糟糕,弗洛伊德仍然想要让某些东西更快的出来。

在治疗相当早期的时候,他就把k先生定义成仍然年轻,风流潇洒,这同样也是杜拉家里人所认为的那样,弗洛伊德对此深信不疑。(作为分析师,永远都不应该判断家里的是非对错或者给出任何选择的建议,关于嫁给谁不应该嫁给谁。)弗洛伊德开始的时候就给出了一个结论,认为k先生对于杜拉是忠诚的,他想要和杜拉结婚。

这后来被证明是个谎言, 这也反映了弗洛伊德的反移情,他非常不谨慎地对k先生做出了结论。他在无意识当中,想要吸引杜拉,他也关注到杜拉的身体形态等,最终证明他所有的努力是白费的:他所做的解释要么是错误的要么是杜拉所不接受的。另外,他还把自己放到了父亲的位置,在治疗早期就要求杜拉提供所有的想法和做法。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可能是因为他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杜拉的症状。

如果弗洛伊德那时有督导,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弗洛伊德自身的过度卷入。弗洛伊德在陈述这个案例时,依旧认为是杜拉把他当作是k先生,即使在最后一次治疗中,杜拉打了弗洛伊德的脸,弗洛伊德也还是认为她是在打k先生的脸。

弗洛伊德所做的事情也和k先生也差不多,没有坚持让杜拉继续治疗,而是和k先生一样生气,认为全部都是杜拉的错。他把自己对杜拉的反移情认为是杜拉把他移情为k先生。他把自己的移情当作是病人的移情。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当代的精神分析师一直在做的事嘛?

当代分析师把自己的想法、梦想、白日梦、身体感觉都归结成病人的问题,因为病人把所有的问题都投射进入到分析师里。如果是分析师在分析中很困,要睡着了,就会说是“病人的投射使得分析师要睡着了”。分析师的胃部不舒服,就会说“病人对他的胃做了什么”。是病人把他躯体化了,而不是去倾听病人。他的病人一定是恨他,想要他去死,就好像希望他父亲死一样。如果分析师有压力,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做了回答,那一定是因为病人给了他压力。

这样的理论在很多的精神分析流派中是广为认可的。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高度依赖于投射性认同。我并不寄希望于自己的判断,因为我并不充分了解这些流派。我只在解释所有这些流派试图取得的目标: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是直接移情,间接移情,系统性移情,很多是基于分析者话语的幻想。认为这是分析师对于话语的本能反应。这些幻想是分析者的幻想,分析师要想尽办法试图去找到它们。

让我来做一个并不公正的判断,说一些愤世嫉俗的话,我想指出这种趋势所带来的三个结果,其中没有任何好处。即使它们未必是以这些结果为目的,然而却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第一点,这种错误定位所产生的责备,被分析师放到了病人身上。
如果我觉得非常愤怒,不是因为我的神经质、我的激情、我的判断,也不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是不了解情况,而是因为——是病人让我产生愤怒。作为一个分析师,我们需要对此事非常谨慎,基于我们的自恋,这很容易发生。我是一个很好,很体贴的分析师,如果我很愤怒,那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另外的人,一直在触发我。

第二点,分析师所有的不适和敏感都变成了是自己的敏锐度。
这在以前的精神分析中是一个问题,而现在它变成了不可思议的美德,他需要变得敏感,才能感受到所有的感受,甚至是在病人没有感觉到的地方,或者是病人自己分裂的地方。所以很多的分析师和病人工作的时候,都产生了虚幻的感觉。病人就是那个需要被责备的对象,他们具有一些破坏性投射。而分析师与病人同步的敏感度,却使他获得了声望。一些分析师经历了太多的拒绝和自我拒绝,觉得分析工作没什么意义,如今这样的理论也会使他们变得能够接受。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病人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讲座停在了这里。期待后面的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