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计划#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 他们整天事最多,而且还特别喜欢制造冲突。 见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各种挑拨生事; 一遇到不舒心的事,就大发牢骚; 无论遇到何人何事,总是吹毛求疵,难以满足。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将这类人的性格统称为“对抗型人格”。 他们对待任何人都会持有一种攻击态度,并以此树立自己的优越感。 你越是计较,对方就越起劲,然后不断攻击你。 遇到这种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躲远点。 01 挑事型事儿精 网上曾有个热门问题:如何与爱挑拨是非的人相处? 一个高赞评论说:“跟这种人没必要相处,直接远离就是最聪明的做法。” 对此,我尤为认同。 跟这类人在一起,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只有早早远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作家李思圆讲过一个故事。 有次,刚工作不久的表妹跟她打电话诉苦,说公司的同事都故意不理她,甚至给她穿小鞋。 等她追问了一番,才得知其中的缘由。 原来开会时,别人都怕负担新的工作量而缄口不言,表妹却一下子提出了好几个新想法; 领导要资料时,很多人都说需要一周完成,可她加班加点,只用了3天,便提前完成了。 公司里有几个爱挑事的老员工,对此积怨已久,就故意跟领导嚼舌根。 老板听信谗言,也开始看她处处不顺眼。 李思圆安慰表妹:不要去在乎那些爱挑事的同事们怎么看你,要一直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上。 表妹听了以后,主动远离了那些同事。 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没过两年,便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 古语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遇到爱挑拨是非的人,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被卷入是非的漩涡。 唯有及时认怂,才能让自己远离是非,得到解脱。 这并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放过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有精力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02 抱怨型事儿精 心理学博士亨利·克劳德,曾接待过一位漫画创作者。 对方在旧金山有个五人工作室。 在他们多年的努力下,工作室逐渐小有名气。 可就在上升期的关键时刻,他们却因为漫画拖更引来不少非议。 原因就在于工作室加入了一位新人。 这个新人毕业于艺术名校,能力不错,却唯独喜欢抱怨。 要么就是抱怨漫画情节不连贯,要么就是吐槽绘画技巧不立体。 甚至私底下还怪罪上司给的薪资太低,嫌弃同事的绘画水平不够。 时间一长,整个团队的创作热情再也不复从前,导致连载的漫画一拖再拖。 迫不得已,这位漫画创作者请求克劳德给点建议。 克劳德告诉他:新人能力很强,但太爱抱怨,唯有辞退他,才能解决问题。 他听了以后,立即辞退了对方,工作室才慢慢地恢复了活力。 这个新人就是典型的抱怨型事儿精。 这类人有个共同特点:总将自己的痛苦放大化,遇事就向外归因。 在他们的影响下,所有简单的问题都会复杂化,身边人也被压抑得痛苦不堪。 作家赵辉有个朋友,曾是一家修理厂的试用工。 但他平时却是个事儿精,只要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满腹牢骚。 每天不是嫌弃修车脏,就是抱怨上班太累,认为自己就是个被老板剥削的工具人。 那会儿,他整天找赵辉倒苦水,还把问题都推到别人身上。 赵辉安慰几次后,便看清了对方只会甩锅,从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于是,赵辉果断与其断交,从此不再来往。 而试用期结束后,其他工友都顺利转正,只有他没有考核通过,没能留下来。 听过这样一句话: “有的人就像一辆垃圾车,他们带着烦躁、焦虑到处游走,等这些垃圾情绪装满了,就有可能倒在你身上。” 靠近抱怨型事儿精,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迫害。 到最后,你不但要为他们收拾烂摊子,就连自己的人生也会被拖累。 遇到这种人,一定要转头就走,千万不要让他们浪费你一丝一毫的精力。 03 挑刺型事儿精 作家许开祯,写过实习生小林的故事。 小林毕业后参加选调,进入单位实习。 但她刚上班,就被领导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原因就是她没有提前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给领导倒茶。 尽管她满腹委屈,却还是听了对方的训斥。 可后来,她逐渐发现领导是个特别爱挑刺的人。 不管你做得再好,他总能从中挑出你的毛病,再批评你一顿。 日子久了,小林被折磨得十分压抑。 无奈之时,她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大学教授。 教授劝她换个部门,别再跟这个领导再打交道了。 申请换部门后,新领导很包容新人,在对方的帮助下,小林很快就找到了对工作的热情。 不过两年,她就成了单位的笔杆子,深受领导器重。 跟这种挑刺精相处,你根本讨不到半点好。 要知道,善心需要通过善言表现出来的,而恶言之下自有恶意。 避免自己受伤的最好方式,就是把爱找茬的人请出自己的世界。 作家菅原道仁写过单位的一名新同事,颇会挑他人的刺。 每次开会,不管是谁发言,他都要率先投出反对票,然后提出一大堆毛病。 同事们虽然接受了他的意见,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后来有次午休,几位同事聚在一起聊天,谈起一个明星唱歌不错。 没想到,他听到后又跑来挑刺。 几句点评下来,原本有说有笑的几人,当即换了脸色。 不出一个月,公司里的人都对他避之不及。 喜欢挑刺的人就像是个能量黑洞,跟他们待在一起,你的能量就会被其全部吞噬掉。 跟他们相处,无异于是对自己灵魂上的谋杀。 碰到这样的人,一定要绕着走。 远离消耗你能量的人,多靠近让你充满能量的人,你人生的台阶才会不断往上升。 ▽ 在一次访谈中,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和猪摔跤。损失钱都要让有毒的人滚出你的生活。越快越好!” 见的人越多,我对此越发认同。 跟事儿精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或许我们无法决定遇见什么样的人,但起码我们可以选择不跟什么样的人接触。 当你遇到事儿时,不是第一时间与其较劲,而是转头就走。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个聪明人了。
|
|